缓解黑眼圈 甩掉熊猫眼

来源 :健康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a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眼圈是由于熬夜,情绪波动大,眼疲劳、衰老导致眼部皮肤血管血流速度过于缓慢形成滞流;组织供氧不足,血管中代谢废物积累过多,造成眼部色素沉着。年龄愈大的人,眼睛周围的皮下脂肪变得愈薄,所以黑眼圈就更明显。
  黑眼圈分两种,一种是青色黑眼圈,是由于微血管的血液滞留;另一种是茶色黑眼圈,因黑色素生成或代谢不全而产生。青色黑眼圈多见于作息不规律的人,青年人多见。茶色黑眼圈则多和年龄增长相关,长期日晒等造成色素沉淀在眼周,久而久之形成黑眼圈。
  黑眼圈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血管型黑眼圈
  我们的皮肤不是完全不透明的,所以有时在比较浅层或是静脉曲张时就可以在皮下看到明显的一条青青的血管,如该血管在稍深的地方就会看起来蓝蓝黑黑或是紫紫红红的感觉。


  常见的原因包括过敏性鼻炎、熬夜疲劳、用药(具血管扩张效果的用药)、生病(贫血、肝病等)。
  色素型黑眼圈
  黑色素沉积在眼周所造成的黑眼圈,常见的原因包括体质、过敏、慢性皮炎、色素斑、使用会促进色素增生的产品,例如睫毛生长液。
  凹陷型黑眼圈
  眼眶周围的凹陷经由日光、灯光的投射所造成的阴影,又可以分为眼眶和眼眶下。眼眶通常是在眼球上面的凹陷所造成的阴影居多;而眼眶下通常就是以泪沟的表现居多。泪沟就是从眼睛内侧的眼角以一个半弧形往颧骨下方延伸的一条沟。泪沟的表现依外形又可以分为单纯凹陷型泪沟、眼袋型泪沟。
  单纯凹陷型泪沟:韧带(称泪沟韧带)往内拉扯所造成的一条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有些在年轻的时候就会出现,甚至在婴儿时就有泪沟的存在。
  眼袋型泪沟:眼眶内的脂肪往外凸出,而底下又有泪沟韧带的阻挡,造成泪沟韧带的上方是膨胀的(也就是眼袋),而泪沟韧带和其下方就是凹陷的(也就是眼袋型泪沟)。通常眼袋型泪沟和单纯凹陷型泪相比年龄层较高,但也有些人20来岁就有眼袋型泪沟。
  这些生活方式会造成“熊猫眼”
  吸烟;
  过度摄入咖啡因;
  过度饮茶;
  酗酒或饮酒过多;
  睡眠不足;
  过多的摄入盐分。
  健康生活方式 跟黑眼圈说“拜拜”
  足够的休息;
  敷温热茶叶袋于眼周,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
  减少色素沉着,夏天外出时戴太阳镜;
  避免吸烟;
  补充足够的维他命K和维他命C;
  平时用一下眼霜,两天做一次眼膜;
  病理性的黑眼圈请记得去看医生。
  学会按摩 告别熊猫眼
  一种方法是分别对这两侧眼角以及眼中的下方3个压痛点,用食指点压,画小圈进行放松。另一方法是在眼下鼻中间位置有一疼痛点,将食指置放于该位置进行左右移动压揉放松。每天至少按摩2分钟,时间更长将带给你更好的结果。


  额外的方法,建议加入至按摩之后:
  将2支金属汤匙冰冻;
  将金属汤匙置放于眼部下方位置进行冰敷;
  可以微微地左右移动进行按摩放松20~30秒。
  编辑/俞美玲
其他文献
笔者通过对MOOC课程学习的切身体验,从学习者视角对本土化MOOC的课程设计、学习支持服务进行分析,探讨有吸引力的MOOC是如何设计的,应具备什么特征。在MOOC的课程设计方面,对
内部控制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文章以中国2013—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运
流言:不锈钢电水壶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一款小家电,几乎每天都会用到 。但近日有消息称,现在的电水壶中标号204钢材的高锰钢,会释放重金属锰,导致记忆力衰退。  真相:正规的不锈钢制品并不会有锰超标的风险,而且,我们通过饮食摄入的锰也处于安全水平。  首先,不同材质钢材的锰含量与迁移量是没有任何必然联系的,两者之间也不存在简单的正比关系。实际上,我们用的钢材都是处于合金状态,这种状态下金属的惰性会变强很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体肝脏cDNA文库筛选到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1分子配体的xp1基因,构建pET-28(b)-xp1,pBV220-xp1和pBAD/gⅢA-xp1表达质粒,分别进行IPTG、温度和果糖诱导,
根据2002年4月至2003年1月在哑铃湾网箱养殖区水化学的现场调查,分析了网箱区和对照点底层海水中溶解无机氮磷的含量差异和季节变化特征,讨论了溶解态无机氮磷与环境因子的线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对饮食的享受不再仅限于一日三餐的美味佳肴。在工作、劳动的空余时间、茶余饭后、交友聊天、娱乐时光和节日休假等休闲时间,同样希望享受饮
结合福州市规范、政策意见,以某设计项目为例,就原有高层住宅结构体系下采用不同预制构件及其自由组合对建筑单体预制率的影响进行探讨,比较不同预制构件配置方案及楼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