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闹越大, 这届诺贝尔文学奖“闯大祸”了?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h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2月10日,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了万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
   然而,在颁奖典礼之外的街头和网络上,多名西方主流媒体的媒体人,以及阿尔巴尼亚、科索沃、波黑、克罗地亚等巴尔干国家的政府官员与外交官,甚至土耳其驻瑞典大使乃至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本人,都在谴责和抵制这次颁奖典礼。
   因为在他们看来,获得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著名作家和剧作家皮特·汉德克,根本“德不配位”。
   其实,在2019年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将汉德克定为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之后,除了塞尔维亚之外的巴尔干半岛各国,以及不少西方媒体人,就已经对这个决定表达过“强烈不满”了。
   几乎所有西方主流媒体,当时也都报道了汉德克获奖所引发的强烈争议乃至“愤怒”。
   汉德克的争议,源于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波黑战争。彼时,西方的政治圈和舆论圈,都将战争的发生以及其中的战争罪行,怪罪给了塞尔维亚人以及当时南斯拉夫的总统米洛舍维奇。然而,已经因为《骂观众》《左撇子女人》等一系列经典文学作品而成名的汉德克,却公开与这些认知“唱反调”,认为塞尔维亚人“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认为米洛舍维奇这个西方口中的“独裁者”和“屠夫”,不过是在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这位奥地利作家还反过来批判了西方媒体对于那场战争以及战争罪行“单向”报道,认为媒体不该偏听偏信,把一些“未经核实”的指控说成是塞尔维亚人的罪过。他认为媒体也应该听听塞尔维亚人的声音,更应该意识到战争不是一个巴掌就拍得响的,不应该非黑即白地撰写报道。
   在1996~1997年间,汉德克又将这些观点和思考写成书出版,书名为《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这本书,也直接令文学才华出众的汉德克,从此成为西方主流舆论和政坛的叛徒与“批斗对象”,更成为科索沃、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和波黑这些国家和民众的敌人。
   可汉德克仍然“我行我素”,不仅在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力挺米洛舍维奇,更在米洛舍维奇于2006年死在海牙国际法庭的监狱后,出现在他的葬礼上,为这位自己的“朋友”致悼词。一些痛恨汉德克的人干脆给他打上了“大屠杀否认者”“法西斯分子”等标签,走到哪儿都会跟着一群愤怒的抗议者。他本该获得的一些国际文学大奖也受到了影响,比如德国的海涅奖。
   所以,这次瑞典文学院竟然把诺贝尔文学奖这么一个重量级的奖项,颁给这么一号人物,可想而知这争议会有多么巨大了。尽管瑞典文学院一度解释说,这个奖是奖给他的文学造诣的,可汉德克的批评者也立刻反驳说,汉德克上世纪90年代后的很多作品,与他的政治观点根本就密不可分。
   如今,随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的举行,汉德克的反对者和批评者更是铆足了劲要让他难堪。根据英国《卫报》的报道,除了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波黑和克罗地亚的政府官员和外交官先后加入了对这次颁奖典礼的批判和抵制,瑞典文学院内部也有人在上周宣布会抵制这次颁奖典礼。
   同时,继土耳其驻瑞典大使2天前宣布拒绝出席颁奖典礼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于昨天(12月11日)公開批判了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汉德克的决定。根据土耳其媒体的报道,埃尔多安还感谢了那些抗议这一颁奖决定的各国官员和示威者。
   公开资料显示,土耳其与塞尔维亚一直彼此敌视,这既有奥托曼帝国时期的“旧恨”也有冷战时期的“新仇”。所以早在当年的波黑战争中,土耳其就是积极支持前南斯拉夫的其他民族找塞尔维亚“算账”的一员。如今围攻汉德克,自然也少不了他们一份。
   然而,不论上述这些国家怎么抵制,也不论西方媒体及其意识形态共同体上的学者和抗议者,如何威胁要把20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如何痛斥诺贝尔文学奖被颁给了一个“希特勒的支持者”和“大屠杀的否认者”和“假新闻的制造者”,早已习惯了这些争议和批斗的汉德克,还是从容地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了这份大奖,以及94.8万美元的奖金。
   他也并不介意在当晚的诺贝尔晚宴上,被安排在距离国王和王后最远的主桌座位上。
   毕竟,《纽约时报》在一篇名为“天才、大屠杀否认者,还是两者皆是”的报道中,就引用欧洲其他文坛名人的观点称:汉德克在文学上的才华,确实比其他人更配得上诺贝尔奖。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在骂他。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就对汉德克获奖表示祝贺,还称他是塞尔维亚“真正的朋友”,是一位“勇敢和有尊严”的“杰出知识分子”,并邀请汉德克访问塞尔维亚。
   最后,从今年10月澎湃新闻一篇关于汉德克的报道来看,他之所以不惜背负西方的骂名,也要坚持自己对波黑战争和塞尔维亚的看法,或许与他对于南斯拉夫深切的情感有关。
   这篇报道介绍说,汉德克曾在2016年访华时这样阐述过他对南斯拉夫的感情:
   “对我来说,南斯拉夫意味着一个没有民族主义的国度。在那个时候,南斯拉夫代表了第三条道路。但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崩溃后,民族主义又出现了。但当时有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是能坐下来和谈的,而不是战争。在这个过程中,西方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没有好的战争。可以说南斯拉夫一直深藏在我的心中,最后人们把南斯拉夫给毁掉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可耻的行为。所以我在这段时间写了这方面的东西。每个作家不应该对自己写过的作品感到骄傲,但我对自己之前写的关于南斯拉夫的作品其实是很骄傲的。”
其他文献
夜读《醒世恒言》,有一则故事发人深省:唐人薛伟偶感风寒,昏昏入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鲤鱼,游玩于湖中。正在精疲力竭、饥饿难耐之时,恰遇一渔翁垂钓。他明知是诱饵,怎耐饵香扑鼻,欲罢不能,犹豫再三,终未能抵挡住诱惑,一口咬住了渔钩。作者冯梦龙点评曰:“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无独有偶,宋人姚镕在《蜀封溪之猩猩》的寓言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揭示了同样的道理:四川封溪县有猩
在您似乎不在了的第一个父亲节,我很想念您。  您走了好几个月了,似乎总还是在屋子里晃悠。妈妈说您去买菜了,我觉得您是去出差了。尽管好久不见,但是在每个角落都有您层层叠叠的气息,似乎分分钟您会从某个房间里慢慢走出来。  您走了之后,哥哥、姐姐、我一直试图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当初,您成功了,现在,我们没成功,我们觉得您很了不起。我们试图像您一样和她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没做到;和她生活在一个楼里,也没做到;
苏东坡是宋朝一位不可多得的奇才,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誉为“杂家”。关于他的趣闻轶事,古往今来,一直广为流传,但他为了抗击疫情,拯救黎民百姓而与好友毁约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元丰二年(1079年),苏东坡被贬黄州时,赶上一场严重瘟疫,一时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城郊许多暴尸无人掩埋,风中纸钱到处飞舞着,生者哀殇,奔走号呼。苏东坡见此惨状,夜夜不能安睡,常常蹙眉低首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生命已走了一大半,此刻他们会格外珍惜每一分一秒,生怕意外比明天更早到来。长寿是每个人都想追求的东西,但并不是寿命越長越好,同时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想要既长寿又健康,需要注意做好生活保健,特别是70~79岁的老年人,这个阶段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处于长寿的关键期,一旦能安全迈过这个坎,健康状况就可以趋于稳定。注意以下5点,健康长寿不是梦。 一、注意饮食  食物与多种疾病的发生
近期,多省份密集启动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相较去年,不少省份的招录规模出现增加,一些地区还拿出一部分岗位专门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此外,各地还就考试期间的疫情防控提出针对性举措,确保考试顺利和考生健康。      多省份擴招公务员 这里扩招接近400%   近期,多个省份密集发布了2020年度的公务员招考公告,与往年相比,各地公务员招录的规模有明显增加。   6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
有的时候,你想传递一种体会,结果发现对方根本无从插话。也有的时候,你觉得那种体会只是自己的,说出来却发现,它是大家的。旧居这个话题,属于后一种。   所有的旧居,都是相对于当前的住所而言的。你小時候住过的已经不存在的老房子,你刚刚搬离的那个新小区,从现实意义上讲,都是你的旧居,属于已经翻过去的那一页。   在长长的数十年中,谁都可能翻过去那么几页,有的是随父母迁移的一个又一个家,有的是短暂停留
时隔近6个月,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努尔·白克力的问题有了最新进展。   3月1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挂出消息,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努尔·白克力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从去年9月21日白克力被调查的消息公开,到这次被正式双开的处分,这178天的时间里,白克力“对抗组织审查,在组织谈话时不如实说明问题”,但还是被揭了老底:贪婪腐化,大搞家族式腐败,以权谋私,生活奢靡,贪图享乐,道
01   结了婚就好了,是不是真的?   最近,微博上有一个话题引起了热议,叫“结了婚就好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这句话,甚至亲身经历过。   恋爱时一方还没完全收心,别人告诉你结了婚就有责任感了,然后你就盼着他改变;   婚前她解决冲突的办法就是冷战,电话不接,微信不回,你被灌以结婚了就成熟的想法,然后一味妥协。   可结果呢?   结了婚,原有的问题依旧存在。只要不努力经营
今天是2月4日,立春。武汉的街头依旧冷清,行人稀少。距离宣布封城已经过去12天了,大家都在感叹:2020开启得有些艰难。   在这个加长版的春节里发生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奇事”,魔幻又真实:有人摇号买口罩,有人深夜抢购双黄连,有人卖天价白菜被曝光,有人拒戴口罩撒泼被暴揍……   有人说:这场疫情人们像举着放大镜,发现善良的人是真善良,有本事的人是真有本事,坏的人是真坏,蠢的人是真蠢。   但是
白居易的《长恨歌》脍炙人口,其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成为千古名句,历久弥新。这里的粉黛,说的是皇宫内的妃嫔和宫女,其本意是指古代女神用的化妆品。   实际上,古代的化妆品不止粉黛,种类多样,与现代相比,毫不逊色。      妆粉   屈原的《楚辞·大招》中有“粉白黛黑,施芗泽只”的诗句,由此可以分辨,粉黛分为白黑两色。颜色不同,作用各异。粉,准确地说应该是妆粉,在战国时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