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际尿道修复与重建论坛暨尿道修复与重建技术学习班通知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w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主办的“2010年国际尿道修复与重建论坛暨尿道修复与重建技术学习班”将于2010年12月17—19日在上海举办。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相关的知名专家,包括部分国际尿道修复界的权威,围绕尿道狭窄内切开、尿道狭窄替代修复、后尿道狭窄手术方法、男女尿失禁治疗等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和手术演示,并安排重建手术的动物实验。参会者将获得国家一类继续教育学分10分。会议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会务费600元/人,学分证书费50元,

其他文献
患者,男,50岁.因无痛性终末肉眼血尿6 d于2008年10月15日入院.查体:耻骨上区轻压痛.尿红细胞(+++),蛋白(+).B超检查示膀胱右侧壁占位.CT检查示膀胱右侧壁6.0 cm×7.0 cm×7.5 cm肿块,肿块突入膀胱腔,怀疑膀胱癌;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输尿管及肾脏未见积水。
期刊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囊肿疾病,新生儿发病率为1/500~1/1000.ADPKD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出现在30~50岁,包括高血压、血尿、腰肋区疼痛、腹部包块、肾功能损害等.除肾囊肿进展外,常伴有其他器官的肾外表现:如肝、精囊、胰腺等囊肿,颅内动脉瘤、主动脉根扩张和动脉瘤、二尖瓣脱垂、腹壁疝等。
期刊
本研究通过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将结石完全取出与术后自行排石2种不同方式,探讨术后结石碎片白行排出的方法是否可行。60例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组1术中将结石完全取出,组2术中将结石完全击碎,术后自行排出。
期刊
脾性腺融合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临床上较易误诊.部分表现为睾丸肿大患者常因考虑为睾丸肿瘤而接受不必要的睾丸切除术.我们收治2例,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阴茎鳞状细胞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筛选淋巴结转移的高危患者.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年龄27~81岁,中位年龄49岁.病程<1年者46例(56.8%),≥1年者35例(43.2%).行单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6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75例.按2002年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并记录患者年龄、有无包皮过长/包茎史、肿瘤部位、大小、数目、形状、分级、腹股
患者,男,71岁.无痛性肉眼血尿1年加重1周于2008年3月12日入院,病程中无血精史.查体:腹软,右下腹压痛(+),未触及肿块,外生殖器正常.直肠指检:前列腺Ⅱ度增生,中央沟变浅,未触及压痛及结节,右上方可触及一约5.0 cm×4.0 cm不规则肿块。
期刊
患儿,5个月.家长发现左侧阴囊内肿物4个月于2010年3月29日人院.查体: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全身皮肤可见散在丘疹,直径0.5~1.5 cm,暗红色,按之不褪色,无抓痕,质地较硬,隆起于皮肤表面,疹与疹之间皮肤正常.左侧阴囊明显增大,皮温不高,无红肿,内可触及4.0 cm×3.0 cm×2.0 cm实性肿物,质硬、表面不平,右侧阴囊及内容物(一).辅助检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45.8
期刊
患者,男,52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个月于2008年2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腹胀,外院体检时发现左肾占位.B超检查示左肾上极占位性病变,大小4.7 cm×4.0 cm,边界清楚、中等回声、欠均匀、有  片状低回声,肿瘤周边有少许血流信号,肿瘤内部少血流信号.CT检查示左肾实质性肿块,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全麻下行左肾上极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直径4.5 cm,有包膜,与
期刊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是治疗BPH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因受到前列腺体积的影响,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1].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对60例大体积BPH患者采用120W与70W 2μm激光行前列腺汽化切除术,以探讨其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期刊
目的 验证西施泰膀胱灌注减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灌注化疗并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0例符合人选/排除标准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空白对照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患者均先行TURBt,之后观察组联合灌注吡柔比星和西施泰,对照组仅灌注吡柔比星。以膀胱疼痛直观模拟分级(VAS)评分为主要疗效指标,以血尿、膀胱刺激症状为次要疗效指标,严密观察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