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展览的下一步是什么?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现场

疫情之下,关注人类共同情感


  摄影总是记录和反映着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疫情之下,摄影师承担起了为这场全球灾难发声的责任,全球各地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展览举目皆是,例如:来自“疫”线的纪实摄影展览、见证·造像——抗击疫情影像展览、共渡——公元2020抗疫影像展等,就连英国凯特王妃也策划了一场“坚持住”——新冠摄影展。这些展览分别从新闻纪实、公众视角、医护视角和专业视角记录了这场百年不遇的人类灾难,真实体现了全球疫情期间人类表现出的希望和恐惧,强调了人类对于未来的信心。
  除抗击疫情的展览外,全国各地区关于脱贫攻坚、抗洪抢险等主题性的展览也相继开幕,作品遵循客观记录的原则,定格了永恒瞬间和感人故事,展现了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壮丽图景,为社会留存了丰富而宝贵的时代影像。
平遥国际摄影节上由杜子策划的青年摄影师推广计划展 杜子 提供

虚拟展览迎来黄金时代


  进入数字化时代,特别是今年暴发的全球疫情,促进了虛拟展览的不断发展,同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观看模式和信息接收模式被改造和颠覆后,屏幕化的视觉体验变成了常态,这种趋势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不断增长。面对危机,摄影、艺术展真的可以虚拟化吗?
  2015年,艺术家克里斯·米尔克(Chris Milk)曾经提出,虚拟现实有一天可能会成为“最终的移情机器”。今年,因为疫情大流行,人类正经历着前所未遇的社会化大疏离,他的话重新被人们提起。
  世界顶级的美术馆、画廊,例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佩斯画廊以及国内主流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包括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等艺术机构、展览馆相继尝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筑逼真的3D全景展厅,以便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全方位地在网上观看展览。
第二届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 杨达 提供

  当然,关于虚拟展厅与传统展厅的争论一直都在,虚拟展厅总被人们冠以不真实、无法面对面交流等弊端,例如:走过了十二个春夏秋冬的“三影堂摄影奖”选择在今年暂停评选,正是对于线上评选、观看作品的公平性的一种正面质疑。
  回归展览本身,虚拟展厅可以带给观众更广泛的联想,更多与摄影、艺术相关的较长史料文献,以及来自艺术家、策展人等多方面的声音讲解置入空间中,这种多角度、全方位的切入,为观众提供了多维度理解展览的可能性。
  不可否认,以数字化为基础的虚拟展览,已经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2020年北京摄影周展览现场2020年上海摄影周(左上图)第二届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左下图)第五届芒砀山摄影季(右上图)上海摄影周(右下图)

规模缩水,质量精良,新作比重大


  由于疫情,今年的展览大幅缩水,展览频率随之下降,展览以群展为主,多为计划内的大型展览,例如:由海杰策展的《分层与合成:中国当代摄影的两个动作及其实践》展览、由何伊宁策展的展览“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等。
  常规摄影节如平遥国际摄影节、北京国际摄影周、上海国际摄影节、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规模都普遍缩水,尽管如此,展览质量却更加精良,策展人、艺术家与机构都有较长时间进行展览准备,展出作品也以新作为主。

以青年主导的展览备受关注


  今年,以青年主导的展览让观众眼前一亮,例如:平遥国际摄影节上由杜子策划的青年摄影师推广计划展、由杨达等青年创作者策划的第二届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大众摄影》青年策展团队推出的芒砀山摄影季、L.A.P.画廊推出的系列青年摄影师个展、西安美术馆青年艺术家项目系列展等,这些展览不同程度上把话题聚焦在摄影与影像、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新技术、新媒体的边界问题,探讨摄影与其他媒介的共生关系,并探讨在多元层面上表达的可能性。这些展览形式多样、慢慢从试验走向成熟,被大众关注和认可。
第五届芒砀山摄影季现场

共克时艰,疫情促进摄影生态链发展


  有利有弊,疫情的出现,激发了艺术家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并且积极通过各种形式推广。保持、强化良好的摄影生态关系至关重要,艺术家、策展人与艺术机构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得紧密。

以商圈、社区为中心,衍生出众多“游击型”流量展览


  今年,以摄影师、策展人、机构组织工作者合力完成的,在美术馆、画廊举办的大型摄影、艺术展,因为成本较高、策划时间长等原因,展览数量明显减少,相反,无论是当代艺术还是摄影展览,以商圈、社区为中心,结合艺术形式的小型碎片化展览比往年增加许多,例如:《时尚芭莎》在深圳地标平安金融中心商场 ,打造以“正当红”多元美学空间的影像艺术展、宁波网红书店(1844三联书店)举办的“行走的影像”展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文化、经济都需要迅速回暖,参与性强、变通性强、展览形式亲民、吸引年轻化群体的“游击型”流量展览涌现。展览的多元化快速发展,成为今年展览的另一种特殊现象。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国际当代摄影展何伊宁 提供

展览回归乡村、田野


  随着乡村振兴、发展的不断需求,近两年在乡村、田野中生发的公共空间展览越来越多,尤其后疫情时代,这些展览对于当地的人文宣传、旅游推广有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例如:莫干山驻地艺术季、溪·美术馆生长计划、朱家角驻地艺术家作品交换群展、“乡村考现学:修武的山川、物产、工艺和风度”展览等。

疫情催生公共话题


  展览离不开提出社会问题,全球疫情大暴发,引发了一些炙手可热的公共话题。例如:疫情期间对于个人的信息化采集、大量监控、摄像机进入公共空间等,这些由疫情带来的生活改变,引发公众对于公共与私人化空间界限的思索。
  病毒的传播,还催生了公众对于新科技、未来生物、宇宙等话题的想象。
  随着时代的前行,人类不断地对未来提问,关于未来的展览会是怎样?我们不知道。但是,一切的尝试都不应该轻易被否定,需要等待时间去验证。
其他文献
习武五年的小卓雅一招一式虎虎生威 张松摄小卓雅自信坚毅的眼神一下子吸引了我 張松摄通过多年的习武,小卓雅有着一种特殊的霸气 张松摄她学会了忍耐 张松摄也学会了坚持 张松摄  我拍照片30多年,深知用手中的照相机为我们的时代、社会服务是摄影人的职责。前一段源于社会新闻的“伪娘”之争着实热闹了一阵,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下,我无意评价孰是孰非,但在我的价值观里,依然把“拼搏、进取、奉献”等当作民族精神的重要
迅捷聪明的狐狸  iOS平台,免费有内购  在原始的Enlight已无法下载的如今,Enlight Photofox成了这系列中最值得上手的第一款应用。与前作相同,它的功能非常丰富,但最令我们感到满意的,是打开App后最先看到的Quick Art功能。这可不是简单的滤镜风格,而是将碎片、多重曝光、创意合成和特殊光效等丰富的效果做成了一键式处理。你要做的只是选择原图然后微调选项。这款App还内置多个
“兼职”微距超廣角摄像头拍摄的微距画面能获得不错的画质,但是视角过广,也容易让背景显得十分杂乱。  其实手机上的微距模式在前几年就已经出现了,不过相比在像素和焦距方面的突飞猛进,微距模式在厂商的宣传中一直被归在第二梯队。但实际上微距摄影的可玩性很高,在不同的季节和环境下可以发挥出不同的效果。如果超广角摄像头可以兼职微距功能,那么手机背面的摄像头数量就可以缩减至3个,对手机美感会更有利,但对拍摄效果
展览开幕式现场人潮涌动。 张双双 摄  6月8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百年·百姓——中国百姓生活影像大展(1921-2021)”在北京王府井步行商业街开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中国社会从凋敝到复兴,从封闭到开放,从贫弱到富裕,从屈辱到自信,其间变革,波澜壮阔。“百年·百姓——中国百姓生活影像大展(1921-2021)”
照片原图  我常常思考在拍摄一张图片时,按下快门是不是完成了内心的表达。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尤其是在拍摄风光的时候。我们总可以听到摄影师说“在一张作品中怎样融入了情感”。那么问题来了,在摄影创作中哪个步骤才是真正揉入个人感受的阶段呢?我的答案是“后期制作中”。  2020年2月,我计划了一周的沿海采风拍摄行程,马蹄莲谷是南行的第一站。为了避开人群,我在天蒙蒙亮的清晨来到这里。今天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
摄影师袁小鹏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曾在媒体做编辑,出于对摄影和摄影书的热爱,几年前他与朋友合作创办了独立艺术书店Closing Ceremony(闭幕式),正如很多独立书店一样,后来真的倒闭了,但他主理的出版机构Same Paper则依然存在。他们不仅引进海外的摄影艺术出版物,也出版自己的独立影像杂志《Closing Ceremony》,传播影像艺术类内容,每期的主题和编辑方式都与传统媒体不同。在世界
一个数码文件到底可以放多大照片  利用数字相机拍照已经很多年了,用手机拍摄也很多年了。但是如今依然有很多人问我,手机或相机拍摄能够放多大?我的回答是:理论上随便放多大,君不见手机拍摄的广告牌处处都是。那么一张照片的分辨率到底需要多少呢?有的人说需要300dpi,那么有个问题要问你,为什么是300dpi,为什么不是其他?这个问题很有趣对不对。若干年前的胶片时代,有人问我相机的标头到底是50mm还是4
毛缘毛杯菌佳能EOS 1DX Mark II,适马70mm F2.8微距,灯光:双头闪 柔光板,顶光拍摄  在自然摄影师的眼中,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有着独特的魅力,相对于其他的拍摄门类,自然摄影的拍摄更像是一场寻宝之旅,在拍摄前要详细了解拍摄目标,选择合适的季节和时间,同时更需要有发现的能力,才能记录那些微小却美好的生命。  自然摄影的拍摄目标群体非常庞大,不夸张地说会有百万种以上。每一个细分的门类都
[摘要]影视翻译是以艺术为加工对象的二度创作。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本文主要根据影视艺术和影视语言的特点,从它的多样性、限定性、性格化、及文化因素等方面探讨影视的翻译技巧,真正使译文在声画同步的前提下做到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观众。  [关键词]影视 翻译 技巧    引言    何谓影视翻译?简言之,影视翻译就是以银幕空间、特定时间、镜头和场景切换为艺术手段,将文学
桃花仙子的红舞鞋 王利江摄  目前外接镜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夹子固定式,用夹子夹到手机上,夹子上的镜头对准手机上的镜头即可。另一类是手机外壳与镜头一体的套装,拍摄时,外接镜头能迅速准确地移动到位。注重思想性、趣味性  微距拍摄面对的大多是花卉、昆虫等,画面表现形式上要主体突出、构图巧妙、色彩简洁。大家到自然界中想拍出一幅微距作品并不难,但要拍摄出有思想性和趣味性的好作品,还需要仔细地观察、耐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