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i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企业对社会影响的不断扩大,各种关于企业的安全事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再一次摆到了公众面前。为了更加合理的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文章以利益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内部利益相关和外部利益相关两个大类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指供一个参考。最后,就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实施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理论 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273-03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各种企业的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这些企业在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发展问题。新世纪初,证监会等国家有关部门就相继颁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等文件来规范和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2013年,KFC黑幕、人造鱼翅和毒牛奶等安全事件不断刺激着社会的敏感神经,人们再次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到了一个新的认知高度。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民众,都不断呼吁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为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如何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目前为止最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起始较早,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理论的提出阶段,E.Penrose(1959)在他的专著中提出了人力资本与人际关系是构建企业的两个方面,由此奠定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发展阶段,1984年,《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的发表与出版显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个飞速发展;最后一个阶段是普遍认可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之中,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进入到各国的相关政府文件当中。
  什么才是利益相关者,针对这个问题的定义有27种之多(Mitchell,1997),
  在本文当中,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和企业产生最直接联系的个人或者组织(Freeman and Reed,1984;Berman,1999)。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分析一个重要的基础,除了能够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提供指标范围外,还能让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不断变换新的思路。反过来,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分析也能让利益相关者理论变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为了使得评价的结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同时,评价的过程又必须足够的简便,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就必须在以下几个原则的指导下进行。
  (一)科学性
  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就是在指标的选取和筛选方面必须是科学的和合理的,构建过程必须有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撑,每个指标都必须有理有据,同时还要考虑到中国企业的现实情况。
  (二)可比性
  可比性原则是企业社会责任构建过程当中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要求不同的团队采用这套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同一个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的评价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而且采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企业的评价结果也要具有一个可比性,能够从结果中比较出优劣。
  (三)系统性
  由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多个方面的,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具有系统性,才能保证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能够全面。除此之外,评价指标体系当中的各个指标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整体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各个指标互相支持。
  (四)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原则是要求各个指标的数据收集应该比较简便,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节约成本。一般来说,数据由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两种构成,为了保证操作性,在指标的设计上,应该尽量采用比较好收集的定量数据指标,对于定性指标数据的设计需要相对的简单。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上述原指标构建原则,在指标的构建过程要将主要利益相关者体现出来。根据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联系方式,可以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两个大类。
  内部利益相关者是指从企业的内部对企业的运行产生影响的利益相关者,例如企业的股东和企业的员工等。
  (一)股东
  股东,是企业资金的投入者,通过资金投入来获取相应的收益,企业需要保證股东的利益,给予股东相应的回报,并且及时地向股东提供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股东可以分为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这两种股东之间存在一定的代理的问题。
  根据企业对股东的权益的保护的情况,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第一,收益性指标,例如净资产收益率等;第二,稳定性指标,如经常性总资产收益率等;第三,增值性指标,如每股净资产等。具体的指标如下所示:
  (二)员工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能够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相应的,企业要为员工提供相应的酬劳和劳动保护等。
  用来衡量员工利益的指标有不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第一,年龄指标,如未成年员工所占比例等;第二,性别指标,如高管中女性所占比例等;第三,报酬指标,如工资支付率等;第四,权益指标,如劳动合同签约率等。具体指标如下所示
  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对于企业的发生能够产生影响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了债权人、供应商和客户等。另外,由于各个利益相关者只能从企业给出的信息中来进行社会责任的判断,因此,加入了责任管理这个评价维度。
  (三)债权人   债权人是企业的另一种资金的投入者,企业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定时定量地返还给他们资金。有以下几个指标衡量债权人的利益:第一,短期负债指标,如流动比率等;第二,长期负债指标,如资产负债率等。具体指标如下所示:
  (四)客户
  目前的市场已经基本转换为买方市场,客户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客户与企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争取更多的客户是一个企业经营的目的之一,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衡量:第一,产品收入指标,如销售收入增长率等;第二,产品质量指标,如抽查合格率等;第三,产品售后指标,如是否提供售后服务等。具体指标如下所示:
  (五)供应商
  供应商能够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产品与服务,在企业的上游。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提高企业的经营生产效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一,资金指标,如应付账款周转率等;第二,信用指标,如合同履约率等。
  (六)环境
  企业需要消耗一定的环境资源才能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因此,企业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一,能源消耗指标,如单位收入耗电量等;第二,研发投入指标,如单位收入研发率;第三,废品利用指标,如单位净利润废物排放量等;第四,环保政策指标,如是否有环境保护记录等。
  (七)责任管理
  从2008年开始,我国就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尤其是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做出了要求,由于各个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信息存在不对称,因此,在社会责任的评价方面引入社会责任管理这个维度,通过这个指标来反应利益相关者对于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掌握的程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第一,政策制定指标;第二,报告公开指标;第三信息披露指标。
  综合以上类别,提出一个整体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五、结论与建议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基本覆盖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了推动企业去履行社会责任评价的实施,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增强政府的引导与监督
  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当中应当起到引导者与监督者的责任,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从理论纳入实践当中。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正在不断转型,政府在社会经济当中的主导地位仍然没有改变,要想推动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政府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得到体现,政府可以两个方面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实施:第一,与相关的研究机构共同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第二,积极推动已有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在现实当中的应用与改进。
  (二)兼顾法律的激励与强制性
  企业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但是仍然不能完全避免其道德风险,因此通过法律的途径来保证企业的社會责任的完全履行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正在建设的初期,目前的评价都处于学术研究阶段,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这些评价的具体实施。社会对于企业的信任问题必须经由法律的认可才能得到保障,充分发挥法律在这个方面的强制作用,将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问题常态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发展。
  (三)利用舆论的宣传与号召
  充分利用电视与网络媒体,发挥各种宣传工具的宣传作用,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变为一种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让企业通过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来实现改进,通过媒体宣传将这种改进或者现有企业的不足宣传出来,让大众进行评价。最终形成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的共识。
  参考文献:
  [1] Oliver Sheldon.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London: Isaac Pitm an Sons,1924
  [2] 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 仲大军.当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J].中国经济快讯,2002(38)
  [4] Wartick. S.L.,Cochran. P.L. The Evolu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Model[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5 (5)
  [5] Jeffery Sonnefeld. Measuring Corporate[J].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1982(6)
  [6] Clarkson. 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1)
  [7] 李正辉,李春艳.两型社会视角下工业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模型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06)
  [8] 宋建波,盛春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9(10)
  [9] 苗婷婷,徐鑫.基于过程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03)
  [10] Mitchell R K, Agle B R, Wood D J. 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22(4)
  [11] 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unk older Approach Boston: Pitmun,1984.
  [12] Berman S.L, Wicks S, Kotha and T.M Jones. Does Stakeholder Orientation Mat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keholder Management Models and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42(5)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 江苏无锡 214007)(责编:纪毅)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的重点,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从业者的素质,是解决边疆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文章以云南为例,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提出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云南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什么是校院二级管理?为什么要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怎样进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建设?要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缺一不可。文章以上述三个问题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为广东医学院乃至兄弟院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等院校 二级管理 体制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191
期刊
摘 要:高校以培育高层次人才、研制输出高端科研成果和兴办特色科技型实体产业等为核心内容,发挥着巨大的社会经济功能。但是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金钱至上的风潮严重侵蚀着高校,于是以行政化管理泛滥和失控为源头的种种偏离正确轨道的异化表现不断在高校出现,危害着本体和社会经济建设,为了正本清源,高校就必须以去行政化管理为起点,使用严厉的措施在教学、科研和产业等领域逐项纠偏,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实现其存
期刊
摘 要:中国金融行业在我国得到了有力的发展,特别广东省东莞地区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扩大了金融业人才的需求量,促进了相关高校金融专业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金融业发展新形势下金融专业培养人才模式的要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于2013年开设了金融专业。本调查分析报告主要根据一系列有关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统计结果,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有关课程设计、专业能力培养、师资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专业 人才培养
期刊
摘 要:文章对PDCA在集体食堂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集体食堂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围绕着食品安全保障这一中心,运用PDCA循环形成了从体系建立、体系实施到验证检查和有效性提升改进的食品安全管理闭环循环,达到保证食品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PDCA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集体食堂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254-01  “民以食为
期刊
摘 要:编辑出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担负着为传播人类优秀文化而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出版专门人才的重任。根据对部分高校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建议:抓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尽量适应出版市场行情,促进与出版业产学结合,加强应用类课程和实践操作环节教学。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专业 课程设置 市场经济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232
期刊
摘 要:在经济竞争发展日趋激烈的社会上,企业的生存发展变得异常艰难,营销策略、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以及生产线等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命运,企业发展的瓶颈衍生到了各个环节,尤其在这个生产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市场营销更加凸显它的作用。对于企业由于营销策略制定不当导致滑铁卢我们也都历历在目。因此,营销策略对企业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关键词:以旧换新 服装行业 李宁品牌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每个企业都必须有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来保证企业的生存与长期发展。但是,目前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无法满足新时期企业对于战略实现,即现有绩效的评价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文章以平衡计分卡思想为基础,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与15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以A公司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就促进该绩效评价指标的应用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企业
期刊
摘 要:职业发展是员工在工作上升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愿望,尤其是广大科研人员更为重视和关心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然而,目前适合科研人员成长规律的多样化的通道尚未形成,职业晋升通道狭窄。文章以G研究院为例,通过分析职业发展通道存在问题及原因,设计出三维多重职业发展通道模型,并针对三维职业通道进行职位设计,提出实施的保障措施,对于提高科研人员职业生涯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研人员 职业通
期刊
摘 要:在短缺经济时代,企业采取外延扩大再生产方式,企业还能生存发展;在产能过剩时代,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转型升级,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道,依靠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内涵式发展 科技创新 新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288-02  一、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由外延式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