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即学习”真实发生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w9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这是关于课程评价功能的一种新认识和新提法,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以“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实践为例,探索“评价即学习”理念的评价方式。主要围绕“真实评价”的内涵和“如何设计真实评价任务”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主张让“评价即学习”真实发生。
  关键词:评价即学习;家乡文化生活;真实评价设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这是关于课程评价功能的一种新认识和新提法,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为“家乡文化生活”实践活动单元,实践活动单元是新教材设计的亮点,也是根据新课改精神新增加的内容,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拟以“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实践为例,探索“评价即学习”理念的评价方式。
  一、如何理解“真实评价”
  新课标要求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建设语文课程,强调以任务群为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参与真实的言语实践活动,广泛联系社会生活,全面提升语文素养。这些要求有一个共同点,都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这就对语文课程的评价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即评价要完整地反应学生在真实语言情境中的学习表现,准确体现学生在实现个性化需求方面的语文素养发展。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引入真实评价理念,让评价过程伴随学习过程,准确、完整地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和表现,是“评价过程即学习过程”的基本意义。
  最能体现“评价即学习”理念的评价方式即“真实评价”。丹尼·哈特认为:“当一个评价使学生进入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中时,这个评价就是真实的。这样的评价看起来像是学习活动,而不是传统的测验。”他提出了真实评价设计原则,主要包括:
  把握基本学习活动的中心和对我们有意义的理解及能力。
  富有教育意义和吸引力。
  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除了“等级评定”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目的的干扰。
  反映真实的生活、学科间的挑战。
  经常终止于学生完成的作品或设计师或者学生的表现。
  给学生呈现复杂的、不确定、开放式的问题,以及整合知识和技能的任务。
  认可和重视学生的多种能力、各种学习风格,以及各种文化背景。
  这些评价原则的核心是让评价伴随学习过程、反映真实生活、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从“真实评价“的内涵和设计原则来看,它非常适用于语文综合实践学习活动。笔者在开展“家乡文化生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真实评价设计来自学习任务中的活动主题、选题及要求等,活动的内容为拍摄一段与“家乡文化生活”相关的短视频(本次活动统一以苏州为调研对象),要求主题明确,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短视频可以多样化,时间不超过5分钟,在片头或片尾需注明组员分工情况。提供的选题参考如下:《听吴侬软语——苏州语言文化调查》;《多些责任,少些遗憾——苏州非遗保护与传承》;《最“苏州”——不同领域中的苏州特色》;《朋友与不约——苏州业余文化生活调查》;《文化自信——调研苏州文化类公共场所》;《节气下的苏州——苏城节气民俗调查》;《小窗口、大世界——社区宣传栏文化调查》;《食在苏州——苏州美食文化之旅》;《苏州名人风云——发现苏城历史名人》;《与“文明”为邻——发现、寻找苏城的“文明”》。以上选题仅供参考,学生也可以在提供的选题方向范围内自由发挥或者另行选题。但是一定要围绕“苏州文化生活”这一核心主题选择具有苏州文化特点的人、事、景、物等,从而表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针对上述学生任务的主题和选题参考,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选题并且在班级做开题报告,阐述小组选题的可行性、活动方案、价值意义等,这本质上是使学习主体变成评价主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參与评价内容选择、评价标准制定的反思等等,这对接下来学习活动的进行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教师在此活动中也要对小组选题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价,从而更好地明确评价标准。“真实评价”的观念,有助于学生懂得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学习、促进学习。
  二、如何设计“真实评价”任务
  “真实评价”要求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但长期以来,学生一直习惯处在被评价的位置,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评价主体”意识欠缺。因此,教师在引入学生评价的时候应引导学生做好必要的准备。
  首先是知识上的准备。一是关于语文学习评价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语文学习评价有所了解;二是关于本次学习任务中所涉及的文体知识,比如笔者在“家乡文化生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这样两个学习任务:总结和反思,撰写调查报告,呈现对家乡文化的理解与反思;共建或传承,写倡议书,增进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这两个学习任务涉及的文体为调查报告和倡议书,对于这两个学习成果的评价一定要基于学生对“调查报告”“倡议书”的文体格式要求与写作特点把握的前提之下操作。
  此外,评价任务的设计还要注意如下原则:
  首先,让评价活动、评价任务具有真实性。比如,在“家乡文化生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对于学习任务“家乡短视频”的拍摄作品的评价,可以设计成这样的评价任务:作为班级公众号“基米花”的负责人,认真审核各小组上传的视频投稿,为通过审核的视频写一段推荐词,对于未能通过审核的视频提出修改意见。这样的评价任务是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的,评价过程即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并且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对评价标准的深入思考和实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思辨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
  其次,评价内容要具体,对象要明确、要求要实在,并且要设计明确的步骤和评价要求。这样能让学生对评价意图、评价内容和评价要求更加清楚,方便学生的评价操作。例如,笔者对学生访谈提纲评价设计了以下评分表,如表1所示:
  在小组完成访谈提纲后,教师和学生根据访谈提纲评价表进行评价,评价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本次“家乡文化生活”实践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学生通过评价打分对访谈提纲及访谈的实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优化访谈提纲及访谈方案,以保证最佳访谈效果。例如,有的学生就“苏州古建筑及文物”这一选题,对苏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钱玉成老先生进行了访谈:   学生:钱爷爷,您能跟我们聊聊苏州博物馆的历史吗?
  钱先生: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迄今为止已有60年了。一开始,建立在太平天国忠王府,后来迁到了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
  学生:苏州博物馆现存藏品状况怎样?
  钱先生: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东面展厅中有许多来源于国外的文物。
  学生:我先前机缘巧合参与修复了一尊大佛。但我想到,文物都会受到历史的冲刷,那么怎么做好这个危防的工作,修缮的程度又是多少呢?
  钱先生:文物保护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文物修缮有一个基本原则,叫做修旧如旧。我们要修,就要保持原来的材料,原来的形式,原来的组合,原来的功能。一切都要保持原状。
  学生:既然这么复杂,那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它呢?文物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钱先生:文物象征一些思想、思维这些代表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的东西,对于这些,我们得继承并尊重前辈的遗产,但同时得克服它的弊病,不畏过程中的困难。
  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大量外来文化流入,对于现代社会的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你有什么见解?
  钱先生:传统文化是一个基础。我们现代人对于东方的文化,对于东方的思想,都是需要继承的。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只有有了他们,我们才可以工作,才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
  从以上访谈片段可以看出采访者的提问思路清晰,层层深入,转换自然。并且采访者提出的问题明确,角度多样,都紧扣“苏州古建筑及文物”这一主题展开,并且谈及到文化的内核。
  最后,充分利用新媒介优势,更好地体现评价多元性。比如,对于发布在班级公众号“基米花报“上的“家乡文化生活”视频作品,可以采用“我最喜欢的作品”投票方式以及参考各小组作品“周阅读量”进行评价。这样不仅体现了评价形式的多元于创新,更加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也能突破评价主体的师生单一限制,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原则。
  三、结语
  语文学习应该回归真实的生活,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真实学习的过程去提升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把所有的学习设计指向学习过程本身,学习评价作为课程设计的一部分,更应得到重视,体现出新课标“評价即学习”理念的评价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让“评价即学习”真实发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习”真实发生。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是以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为主线,是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综合能力的运用和体现。如上述“家乡文化生活”实践活动单元的真实评价活动的设计的实践与探索,是以学生实践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真实语文情境中的深度学习,对此我们还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实践,以期真正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
  
  作者简介:赵琳琳(1985— ),女,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其他文献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必须管住嘴  王锦蓉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在关节软骨或滑膜处沉积,导致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典型的首次发作为单关节炎,以足部第一跖趾及拇指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关节。多起病急骤,常在夜间突然发生,患者常痛醒而难以忍受。病情反复发作,则发展为多关节炎或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可伴有发热、寒战、疲倦
《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准确地表明了诗歌是传达诗人情感和志趣的一种文学样式。人的情感是丰富的,因而诗歌所传达的情感也往往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回顾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都有大量试题涉及情感的鉴赏。纵观这些试题,我们会发现命题动向有了新的变化,更注重了抒发情感的多元化,这类题解答有一定难度,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很难做到准确全面,这就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
摘要:将“生活真实”上升为“艺术真实”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串联素材,发现美点,提炼中心,表现“真”“善”“美”,选择人称结构,抒情达意;对“生活真实”素材进行剪裁加工,展开想象,通过多种手法突出主旨;对初稿修改润色,注意段落衔接照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巧借历史穿越,嫁接出新,表达对话题或事物、社会现象等的深刻看法。  关键词: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抒情达意;剪裁加工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一方面表明生活
广告效果  老马:“昨天电视台播放了我们公司招聘仓库保安的广告。”  小王:“现在没工作的人很多,这广告一定有效。”  老马:“太有效了!中午播出广告,晚上仓库就被盗了。”    找剪刀  理发店里坐着一个长发蓬松的年轻人,理发师拿着一大块磁铁围着他的脑袋上下左右不断地比划。  年轻人忍不住问:“这是您最新的理发技术?”  “不,我在找剪刀。”    小学生   小学开学了,刚满6岁的冬冬不肯到学
[摘要]要使EVA得到良好的应用,就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澄清,使之既能反映价值创造的结果,又能解释价值管理的过程。本文结合中国企业环境深入探讨EVA在价值管理领域应用的科学性问题,尤其是它的计算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EVA;价值管理;应用难点;解决对策    现代企业要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就必须实施基于价值的管理;而要使管理者对价值进行管理,就必须对管理者价值管理的贡献进
不论是诊断疾病还是常规体检,都少不了要抽血化验。每当看到护士拿着一大把五颜六色试管帽的采血管,很多人还没开始抽血就被吓倒了。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惑:抽血为什么要抽这么多管?可以少抽一点吗?关于这些问题,下面请專家为大家一一解惑。  为什么要抽多管血?  这是因为有时需要检验的项目较多,而这些项目又不能在同一台检验仪器上完成,因此需要采集多管血。而且不同的检测项目,对采血管的要求也不相同。为了区分各种
《再别康桥》是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材里的一篇课文。从创作角度,情感角度以及选景用意角度品读此文,就会发现《再别康桥》极具古典美与意境美。不带走一片云彩,潇洒中带着一点遗憾与惆怅。从理性角度讲,本文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慧悟。  《再别康桥》是我国现代诗的代表作。很多人认为其韵意是诗人徐志摩被康桥的自然美拨动心弦引发的依依惜别之情。其实仔细品读会发现,《再别康桥》所蕴藏的是一种慧悟。在诗歌中,韵意往往是藏
摘要:对于高中生来讲,在接触一些经典的语文篇章时,想要阅读得更加深入,需要注意三点内容,其一是作者的个人情怀,其二是作品的时代背景,其三是文本与情怀及背景的关联。现基于这几点,以老舍《想北平》为例,谈谈经典的语文篇章阅读指导策略。  关键词:想北平;高中语文;阅读指导  老舍先生的经典散文作品《想北平》,以温暖朴实的文字,抒发了他对于故乡即北平的无限热爱之情。作者创作本文的时间是1936年,当时日
对于台湾作家王鼎钧先生的散文名作《那树》的主旨,曾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如“环保意识”、“生命意识”、“亲情意识”、“文化意识”等等。最有代表性的当是“环保意识”说,因为人教版教材对“那树”这一形象寓含的主要价值有一个指导性的定位——“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车轮的辗压下,它倒下了……这一切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慨和思考”。显然,这种解读是将“那树”作为与人类相对应的大自然的代表而言的,因此解读的基点就是人
摘要:“读为依托,文言融合;的诗文教学模式研究是以维果斯基模式教学思想为蓝本,李泽厚美学层次论为依据,姚鼐“格律声色”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支撑,语感训练为核心,文言融合为突破。在创新诵读方法,丰富诵读内容,提升文言素养等方面具有科学性、操作性和启发性。  关键词:读为依托;文言融合;模式;研究;反思  近几年来笔者结合维果斯基模式教学思想,以李泽厚美学层次论、刘大櫆“因声求气”理论、姚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