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认为不是一个文人,也没有什么情怀可言。从业几年来,看着汽车从走到竞走再到狂奔,到后来推陈出新的频率太快,快到只能留下美、丑、快、慢等只言片语。到头来,万万没想到心底会被林肯全新Navigator溅出一丝波澜。
传统,用来形容全新Navigator出人意料却不足为奇。和林肯回归中国后抛出的前几块超现代的“砖”来比,全新领航员的设计收敛了不是一星半点。家族标志性的天使之翼因为体型的庞大而显得异常宽厚,大灯也完全没有MKC那样的尖锐。如果用动物的翅膀来比喻,MKC就是鹰,而全新Navigator则是大雁。
这种宽厚、敦实的印象一直蔓延在车身的各个角落。门把手、反光镜、车窗、巨大的22英寸轮圈,新款少用了不少镀铬却依然看不出一丝轻佻。车里也不例外,厚实的座椅、超大的空间和高度、比一般SUV还厚实很多的仪表台,如果你有一双瘦而纤细的手,你会自觉地按捺住摸它4幅方向盘和超粗挡杆的冲动。虽然不同颜色赋予了Navigator不同的气质,但毫无例外的美国范儿。
而这款全新Navigator开起来的感觉面由心生。它超过2米的宽度让单向车道看起来更加狭窄,而接近两米的高度让香格里拉的小道无论如何蜿蜒都逃不出视线。如果滇西的风光可以算得上印象云南,那么V8发动机绝对是美国车的印象。全新Navigator放弃了5.4升V8发动机,它装备的是3.5升V6双涡轮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绝没有V8来的粗犷但低转速下还是很浑厚,当然还时常伴随着蓄力时的涡轮进气声。和想象中一样即便换上了更强劲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全新Navigator的加速也不能算暴躁。挂上M挡转速会维持在3-4000转/分,油门反应会在初段灵敏很多,但动力还是需要等个把秒钟才能释放,由于车重达到了2804公斤,它对速度几乎没什么反应。无论刹车还是方向盘都存在一定的虚位但都在承受范围,即便在下坡的急弯里也很少需要修方向。它的风阻系数很高以至于松油门时能感觉到速度掉得很快。
对于这款车的悬架,真的是船一样的感觉。和时下更偏重城市调教的大多数比,非承载式车身和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组合更符合SUV的定义。在细碎的柏油路上,它的震动过滤的不是那么彻底,弯道时车身甩得也不轻。但在纳西的一段狭窄山道上它让我们看到了功底。这段路最窄的地方也就比全新领航员宽个十厘米左右,最陡的地方接近30度,挂上2挡,选择好四驱模式,576牛·米会在想要的时候出现解决任何难题,全程倍耐力天蝎胎都能牢牢地抓住地面。185毫米的最低离地间隙几乎可以忘记长轴距越野的困扰。
科技一直是最主流的比拼方向。然而我并没有在林肯新Navigator上看到流行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等,但盲区监测、倒车影像、坡起辅助、陡坡缓降都有装备。除了方向盘电动调节,它的脚踏板也能调高低,做工、手感几近满分的真皮、木质包裹,打开车门迎宾踏板会自动伸出。当然有些设置比较奇葩,比如方向灯和雨刷被整合在了左边的拨杆上,右边光秃秃的。有点纳闷第二排的座椅舒适程度不如想象,但全新Navigator的第三排座椅是我开过所有SUV中最有人性的,即便是1米8的壮汉坐三个也不成问题,储物空间也不输前两排。而这一切的操作只需2个按钮就完成了。
少了怀挡、V8发动机的Navigator还是小时候那个让我瞠目结舌的大块头。一款经典的设计并不难实现,难的是它的后代如何在跟上主流设计语言的情况下保持原本的感觉。这也是林肯全新Navigator上最难得的气质,可能终将逝去,但尚未远去,我心中的美国车情怀。
传统,用来形容全新Navigator出人意料却不足为奇。和林肯回归中国后抛出的前几块超现代的“砖”来比,全新领航员的设计收敛了不是一星半点。家族标志性的天使之翼因为体型的庞大而显得异常宽厚,大灯也完全没有MKC那样的尖锐。如果用动物的翅膀来比喻,MKC就是鹰,而全新Navigator则是大雁。
这种宽厚、敦实的印象一直蔓延在车身的各个角落。门把手、反光镜、车窗、巨大的22英寸轮圈,新款少用了不少镀铬却依然看不出一丝轻佻。车里也不例外,厚实的座椅、超大的空间和高度、比一般SUV还厚实很多的仪表台,如果你有一双瘦而纤细的手,你会自觉地按捺住摸它4幅方向盘和超粗挡杆的冲动。虽然不同颜色赋予了Navigator不同的气质,但毫无例外的美国范儿。
而这款全新Navigator开起来的感觉面由心生。它超过2米的宽度让单向车道看起来更加狭窄,而接近两米的高度让香格里拉的小道无论如何蜿蜒都逃不出视线。如果滇西的风光可以算得上印象云南,那么V8发动机绝对是美国车的印象。全新Navigator放弃了5.4升V8发动机,它装备的是3.5升V6双涡轮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绝没有V8来的粗犷但低转速下还是很浑厚,当然还时常伴随着蓄力时的涡轮进气声。和想象中一样即便换上了更强劲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全新Navigator的加速也不能算暴躁。挂上M挡转速会维持在3-4000转/分,油门反应会在初段灵敏很多,但动力还是需要等个把秒钟才能释放,由于车重达到了2804公斤,它对速度几乎没什么反应。无论刹车还是方向盘都存在一定的虚位但都在承受范围,即便在下坡的急弯里也很少需要修方向。它的风阻系数很高以至于松油门时能感觉到速度掉得很快。
对于这款车的悬架,真的是船一样的感觉。和时下更偏重城市调教的大多数比,非承载式车身和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组合更符合SUV的定义。在细碎的柏油路上,它的震动过滤的不是那么彻底,弯道时车身甩得也不轻。但在纳西的一段狭窄山道上它让我们看到了功底。这段路最窄的地方也就比全新领航员宽个十厘米左右,最陡的地方接近30度,挂上2挡,选择好四驱模式,576牛·米会在想要的时候出现解决任何难题,全程倍耐力天蝎胎都能牢牢地抓住地面。185毫米的最低离地间隙几乎可以忘记长轴距越野的困扰。
科技一直是最主流的比拼方向。然而我并没有在林肯新Navigator上看到流行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等,但盲区监测、倒车影像、坡起辅助、陡坡缓降都有装备。除了方向盘电动调节,它的脚踏板也能调高低,做工、手感几近满分的真皮、木质包裹,打开车门迎宾踏板会自动伸出。当然有些设置比较奇葩,比如方向灯和雨刷被整合在了左边的拨杆上,右边光秃秃的。有点纳闷第二排的座椅舒适程度不如想象,但全新Navigator的第三排座椅是我开过所有SUV中最有人性的,即便是1米8的壮汉坐三个也不成问题,储物空间也不输前两排。而这一切的操作只需2个按钮就完成了。
少了怀挡、V8发动机的Navigator还是小时候那个让我瞠目结舌的大块头。一款经典的设计并不难实现,难的是它的后代如何在跟上主流设计语言的情况下保持原本的感觉。这也是林肯全新Navigator上最难得的气质,可能终将逝去,但尚未远去,我心中的美国车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