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塞罕坝林业技术推广服务研究

来源 :中国农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林业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的林业技术推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健全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塞罕坝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构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加强;塞罕坝;林业技术;推广服务
  引言
  为了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对塞罕坝林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森林资源增长、林农增收、生态增量、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建立切合林农需要、科学有效的塞罕坝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塞罕坝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塞罕坝林业科技推广的方针政策,并加强组织协调和支持工作。本文就塞罕坝林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要点进行深入探讨。
  1 塞罕坝林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困境
  1.1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塞罕坝林业比较效益低,见效慢;人民群众对当前建设现代塞罕坝林业的理解不够;对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林地产出率,使塞罕坝林业成为新农村建设新的增长极信心不足;塞罕坝林业系统干部职工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
  1.2 运行机制不灵活
  当前市级从事塞罕坝林业技术推广的机构有塞罕坝林业局造林绿化科、塞罕坝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镇(处)从事塞罕坝林业技术推广的有塞罕坝林业管理站,村级由于机构改革只设分管塞罕坝林业的副主任。虽然有推广服务机构,但体系不全,人员老化,科技推广服务支离破碎,功能不全。推广机构拥有很少或没有自己的科技成果,缺乏推广示范基地等。科技人员福利待遇差,人心思迁,部分不安心本职工作。农村外出打工现象普遍,接受塞罕坝林业技术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妇女、老人等,推广运用效果受到限制。科技推广的手段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年初制定计划、方案,组织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开展技术培训、科技咨询等。但针对性不强,与服务对象面对面指导和交流不够,林农对种什么树、怎么种、怎样管才算效益不清楚,心中无底,同时缺乏推广服务场地,推广体系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3 服务形式不创新
  仅限于送科技下乡、开展技术培训、科技咨询服务等形式,形式老套,缺乏创新性,在建立信息网络、专家服务平台试验示范等方面做得不够。基层科技服务机构没有必要的试验示范基地,而试验示范需在林农林地进行。培植塞罕坝林业科技试验示范户不够,辐射、带动、示范效益有限。科技人员围绕塞罕坝林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科研课题不够,且缺乏必要持续的充电和知识更新,有的出现能力恐慌,难以适应现今生产经营发展对技术的需求。
  1.4 推广服务经费短缺
  基本上没有推广服务经费。推广服务工作主要通过塞罕坝林业项目实施进行。但因项目资金要专款专用,资金补贴要求“一卡通”直接全部发放到户,所以工作经费很难有着落,无法深入到村组和农户中进行技术推广和技术指导。并且由于经费问题,推广工作条件差,设施设备陈旧落后,甚至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如林木种子苗木检验检疫、病虫害鉴定等,使日常的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也难以开展。
  2 加强塞罕坝林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要点
  2.1 建立健全塞罕坝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乡镇塞罕坝林业站是架起塞罕坝林业高新技术与林农推广的桥梁与纽带,是塞罕坝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直接服务单位。必须稳定机构、稳定人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解决林农在塞罕坝林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把乡镇塞罕坝林业站的人、财、物划归县(区)塞罕坝林业局直接管理,更好地开展技术服务。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增加塞罕坝林业科技服务机构经费,增加一定科技服务经费,使其更好地开展科技推广等服务。逐步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更新技术服务手段,把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林农通过技术服务得到实惠,使塞罕坝林业在服务社会发展中起到更加积极地作用。
  2.2 改革创新服务体系工作机制
  塞罕坝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面向塞罕坝林业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塞罕坝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建设,林技推广单位要积极将研究的成果进行转化,变成生产力。充分融合农林专业知识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创新服务手段,变传统和单纯服务为复合型服务,向产前信息咨询及产后贮藏、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培育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品种。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速新技术推广,把科技兴林战略真正落到实处。市、县(区)、乡镇三级塞罕坝林业服务体系要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扶持民营塞罕坝林业技术推广实体,发展多元化的塞罕坝林业技术服务、农民教育组织,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动发展、互为补充的塞罕坝林业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新格局,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塞罕坝林业产业化经营。
  2.3 抓好林果示范基地建设
  引导示范基地立足市场调整结构,优化管理,提高效益。示范基地建设要与中心工作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争取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并与塞罕坝林业结构调整、塞罕坝林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带动周围林农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为全市优质高效塞罕坝林业的发展闯出新路。
  2.4 提高推广服务质量
  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建立塞罕坝林业科技服务中心,强化村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农民发展自我服务组织。建立完善塞罕坝林业专业协会,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塞罕坝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发挥服务主体作用,主动深入田间地头、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上。
  2.5 积极引进技术人才
  各级林技推广机构、各类塞罕坝林业专业协会经常组织科技交流和技术培训。通过委托项目、组织科技攻关、科技示范和培训等方式,把科研院所中的塞罕坝林业科研和技术力量吸引到塞罕坝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中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鼓励科技人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科技服务技能。培养林农科技示范带头人,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传播、扩散和转化。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各种办法接纳人才,吸收新技术,增强科技实力。请大学和科研机构专家来进行专题培训,组织科技人员外出进修,定向培养一批科技推广骨干,提升整体技术服务质量。大胆提拔青年学术带头人,把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推上重要技术岗位,压担子,强实力。鼓励塞罕坝林业科技人员到生产一线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推广、服务,联系一个基地,扶持一个大户,培养一个典型,通过大户、典型来辐射周边林农。同时创办科技实体,进行技术承包,生产经营,高效示范,积累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服务能力。
  2.6 增加服务工作经费
  政府要对从事塞罕坝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成绩优异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经济上给予扶持,政治上关心鼓励,成绩特别优异的可提拔为市级专业拔尖人才。塞罕坝林业主管部门也要拿出一定经费用于支持塞罕坝林业科技项目的引进、示范、推广、服务。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量配备推广服务工作所必须的办公用具,调查设计、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等,切实增强技术推广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韩武才.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2(02)
  [2] 刘一丹.开创我省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新局面[J].云南林业. 2010(01)
其他文献
2002年,北京市西城区社区警务战略全面展开,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区警务运行模式逐步建立.社区警务的实施,使派出所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区.219个警务工作站,226名社
目的:对腹腔镜实施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接受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共计12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将患者的临床表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环节中的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机械化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林业机械的发展推动了林业的现代化进程。机械在林业的各个环节发挥着作用,提高了林业资源的利用水平,而且林业机械的运用范围呈现出不管扩大的趋势,可以预见,今后林业机械将会有更大范围、深层次的利用,也会为林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本文主要研究林业机械发展的历程和应用范围。  关键词:林业机械;林业机械
高级时装,服装中的阳春白雪,由于它的奢华、富丽、高贵、典雅,不仅令各国皇室中的贵妇、公主们无限渴望,富贾、名流们甚为向往,就连一般平民百姓也都梦寐以求,每年到法国参观
采访者:设计界有一些声音说中国设计很难有自己的原创,您对原创的认识是怎样的?rn李怒涛:原创来自设计师对世界的洞察,包括外在的与内在的,反映出设计者极具个人情感的看法.
期刊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
摘要:如今的社会,我们已经深刻地感受到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困扰,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主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就是以改善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林业是所有生态工程建设的主体,在节能减排、保护绿色家园的工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本文分析了塞罕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封山育林;应用
期刊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76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经随机对照的方式分成观察组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疾病.急性脑梗死发病急、病死率高,后遗症率高,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