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岛"时期,电影《木兰从军》不仅是上海民族电影产业复业的开始,同时创造出国家意识转化性表达的一套电影语言语法。在政治高压下,电影无法直接表达抗日爱国等宏大叙事,电影创作者只能拍摄一些表面看似与现实无关的古装/民间题材、爱情故事、喜剧故事等影片,通过借古讽今等方式曲折的表达民族主义和家国情怀。与此同时,上海电影产业面对大量市民观众的观影心态和情感诉求,影片的创作渐渐消解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表达,过渡到直接关注现实生活细节的时装片。正是这样的表达方式才有利于与上海市民互动,共同建设上海都市文化,并且形成对都市的情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