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捆蹄趣话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zh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史记记载,在清朝的时候,淮安镇上有户商人郑有财去外埠进货,家中只留下他好吃懒做的妇人,郑有财一去几天不归,该妇人实在饥饿难忍,又不愿意动手做饭,就把家中后园的一头小猪放入灶堂里烤。正在烤的时候郑有财回来了,为了掩盖自己的做法,妇人说小猪不见了,无奈的郑有财只有把妇人打了一顿。第三天的时候,郑有财闻见厨房里扑鼻奇香,顺着香味的来源,郑有财找到了灶堂里的小猪。品尝后,味道奇香无比。郑有财震怒之下又不禁大加赞赏。在商人特有的直觉之下,郑有财又把工艺做了很大的改进,投向市场,果然大受欢迎,这就成为淮安特产——捆蹄。
  捆蹄,因为淮安地方狭小,不怎么出名,所以知道淮安捆蹄的人比较少。不过,我们这个捆蹄与福建所产的安海五香捆蹄、江苏徐州捆香蹄都不一样,用枓都是以精选的猪蹄膀瘦肉(前蹄膀最佳)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佐枓用肠衣包裹而成、经高温蒸煮和灭菌的熟食制品。其成品层次分明,香醇味美,鲜嫩可口。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 将猪蹄膀瘦肉洗净,切成手指粗的肉条,加葱、姜、冰糖、绍酒、麻油、精盐、味精、高级酱油以及纱布包好的各种香料(桂皮、丁香、八角、花椒、茴香、肉果、甘草、橙皮、砂仁、豆仁、火硝)等辅枓腌制(冬天24小时,夏天16小时);
  2 猪小肠清洗干净,用刀反复轻刮至透明,挂在阴凉处晾干成小肠皮。将小肠皮切30cm长,排放在砧板上,取大碗内腌制的猪肉码好,两头叠起来,再用剩余的小肠皮包裹好,然后用草绳捆扎。
  3 汤锅内放老卤,加水3000g,投姜葱与香料包,大火烧沸,小火焖40分左右取出。解开草绳,晾凉即可。
  成品特点:色泽酱红,鲜味浓郁、松软可口、咸甜适中、荤而不腻,食时细嚼慢品,回味无穷,称得上三餐美味、四时佳肴,是宴席和馈赠亲朋的上乘佳品。
  注意:做成的成品每个重约400~500g,长约18~20cm,直径4cm左右。食用方法是用快刀将捆蹄横断切成薄片,扣于盘中,作为冷盘食用。
  淮安捆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维生素,肌纤维和多种名贵中草药,具有改善人体细胞营养状况,促进新陈代谢,益精补血,滋润肌肤、光泽毛发等多种功能。
其他文献
明宫廷御膳龙凤面    在山西南端的临晋镇,流传着一种从宫廷里传出的“龙凤面”,据说在民间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而今成了当地的一种地方名吃。“龙凤面”是以小麦面粉为主料,加入鸡蛋、菠菜、香菜、虾米、胡椒粉、盐、香油、五香粉、辣椒油等佐料,以手工揉、擀、切而成。煮熟后的龙凤面呈白中有绿,绿中泛白,香辣适口,风味独特,几乎老少皆宜。由于它有一定的食补功效,营养价值高,颇受大众的喜爱。  相传,明朝天启
又到了冬季进补时节,我国民间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冬季进补并不是一定要吃好东西,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菜肴,只要用得时候适当,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鉴于此,笔者将所收集到的数款很适合冬季食用的家常菜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红辣油拌腐竹    做法:取腐竹200 g.红辣油10 g,精盐、酱油、白糖各适量。先将腐竹放入盆中,倒入80℃热水浸泡几小时,发好取出切成片,放入开水锅中焯
近年来,从国外传来一种理论,提倡“无谷物饮食”。国内也有很多人拥戴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的营养模式。在我们这样一个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中,要不要提倡不吃主食呢?谷物究竟犯了什么罪?这种饮食模式适合中国人吗?    何谓五谷  古人说“五谷为养”,这话被国人代代传诵,由此引出了“主食”和“副食”之分。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无论吃了多少肉和菜,不吃点饭,一餐就不像样子,也觉得不大舒服。  古人所说的五谷,比
顾名思义,豆腐肠就是以新鲜猪大肠、白豆腐、猪血、五花肉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特色食品。广西的永平豆腐肠主要产于厂街、水泄、龙街等乡镇的彝族山寨,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美食之一。  永平境内广大山区、半山区的彝族群众,家家户户都有宰年猪的习俗,少则一二头,多达三五头。每年寒冬腊月,气温日渐寒凉,人们便择定吉日良辰,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宰杀年猪。灌豆腐肠,是当天一项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