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部县人民医院 四川 南充 637300)摘要: 目的:分析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按照数字分组法将10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分析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投诉率、差错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安全意外事故,意义广泛,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安全管理; 老年患者; 应用及意义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83-02 老年患者是医院患者中的特殊群体,机体免疫力降低,营养丢失严重,运动功能、反应功能均明显衰退,在住院期间极易发生安全问题,如坠床、跌倒、烫伤、管道脱落等,在很大程度上危及了患者生命安全,并会引发医患纠纷,影响了医院形象。现以5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安全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科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男67例,女33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7±4.2)岁;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经处理分析,无明显差异,可参与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定时巡视病房,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所需。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中,需建立安全护理管理小组,定期组织护理指导工作,制定安全的护理管理制度,以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中心主体工作,且善于倾听护理管理建议,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创建良好的环境因素,保证病房及走廊光线良好、明亮,尽快修复已损坏的路灯。地板需垫上防滑垫,合理布置病房,病房物品摆放整齐,桌椅靠墙,合理放置。尖锐物品要合理摆放,尽量包裹,以免误伤到患者。同时帮助患者采取功能恢复情况,加强对患者的行动、言语等功能的锻炼,加强患者反应能力的培训工作。患者长期卧床,需定期翻身,定时按摩受压部位。加强患者的用药安全管理,按照配药原则[1],减少药物误用的不良反应。
1.3 评价指标[2]: 护理安全管理效果:自制调查问卷表,根据老年患者的意外事故(跌倒、坠床、烫伤等)、心理功能、身体功能障碍、不良反应等内容评价安全管理效果,总分为100,分数越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也越高。
护理质量满意度:根据护理质量满意自评量表,共4个项目,共4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满意度也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在处理分析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在表示时使用(X±s),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为(91.4±4.3)分,护理质量满意度(92.6±3.2)分;对照组护理安全管理为(75.8±5.2)分,护理质量满意度(80.4±5.7)分;两组间对比(T=5.2496,P<0.05)。
2.2 两组护理人员投诉率、差错发生率对比 两组各15名护理人员,观察组无护理人员被投诉,1名发生差错,占6.7%;对照组5名被投诉,占33.3%;9名发生差错,占60%;组间差异明显(x2=5.18,P<0.05)。
3 讨论
安全管理是现今医院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及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医院护理实施中,避免患者发生除了法律、法规等范围意外的损伤和死亡。在老年患者管理工作中采用安全管理,可明显完善护理管理方案,充分发挥出护理工作的效果和作用,加大对护理人员的组织培训工作,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水平,强化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安全管理也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明显增强老年患者的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3],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强化自主管理和保护意识。通过护理安全管理,可明显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使老年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全方位的优质护理,以此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对照组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投诉率、差错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老年患者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的投诉率和差错率,降低安全意外事故,避免医患纠纷,意义广泛。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时,需构建完善的护理管理小组,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在护理小组中包括:护理部负责人、护士长及护理人员,定期组织护理指导,制定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护理培训工作,开展积极的中心指导工作,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在护理安全中,需加强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知识,积极沟通交流,排除患者孤獨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在开展安全管理时,需定期组织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定完善的护理培训方案,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意识,使护理工作得到不断提高。总而言之,在老年患者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安全意外事故,意义广泛,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晓风.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5):82-83.
[2] 孙群.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2,33(05):223-224.
[3] 杨方明.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3):2715-2716.
关键词: 安全管理; 老年患者; 应用及意义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83-02 老年患者是医院患者中的特殊群体,机体免疫力降低,营养丢失严重,运动功能、反应功能均明显衰退,在住院期间极易发生安全问题,如坠床、跌倒、烫伤、管道脱落等,在很大程度上危及了患者生命安全,并会引发医患纠纷,影响了医院形象。现以5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安全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科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男67例,女33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7±4.2)岁;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经处理分析,无明显差异,可参与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定时巡视病房,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所需。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中,需建立安全护理管理小组,定期组织护理指导工作,制定安全的护理管理制度,以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中心主体工作,且善于倾听护理管理建议,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创建良好的环境因素,保证病房及走廊光线良好、明亮,尽快修复已损坏的路灯。地板需垫上防滑垫,合理布置病房,病房物品摆放整齐,桌椅靠墙,合理放置。尖锐物品要合理摆放,尽量包裹,以免误伤到患者。同时帮助患者采取功能恢复情况,加强对患者的行动、言语等功能的锻炼,加强患者反应能力的培训工作。患者长期卧床,需定期翻身,定时按摩受压部位。加强患者的用药安全管理,按照配药原则[1],减少药物误用的不良反应。
1.3 评价指标[2]: 护理安全管理效果:自制调查问卷表,根据老年患者的意外事故(跌倒、坠床、烫伤等)、心理功能、身体功能障碍、不良反应等内容评价安全管理效果,总分为100,分数越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也越高。
护理质量满意度:根据护理质量满意自评量表,共4个项目,共4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满意度也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在处理分析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在表示时使用(X±s),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为(91.4±4.3)分,护理质量满意度(92.6±3.2)分;对照组护理安全管理为(75.8±5.2)分,护理质量满意度(80.4±5.7)分;两组间对比(T=5.2496,P<0.05)。
2.2 两组护理人员投诉率、差错发生率对比 两组各15名护理人员,观察组无护理人员被投诉,1名发生差错,占6.7%;对照组5名被投诉,占33.3%;9名发生差错,占60%;组间差异明显(x2=5.18,P<0.05)。
3 讨论
安全管理是现今医院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及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医院护理实施中,避免患者发生除了法律、法规等范围意外的损伤和死亡。在老年患者管理工作中采用安全管理,可明显完善护理管理方案,充分发挥出护理工作的效果和作用,加大对护理人员的组织培训工作,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水平,强化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安全管理也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明显增强老年患者的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3],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强化自主管理和保护意识。通过护理安全管理,可明显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使老年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全方位的优质护理,以此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对照组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投诉率、差错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老年患者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的投诉率和差错率,降低安全意外事故,避免医患纠纷,意义广泛。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时,需构建完善的护理管理小组,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在护理小组中包括:护理部负责人、护士长及护理人员,定期组织护理指导,制定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护理培训工作,开展积极的中心指导工作,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在护理安全中,需加强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知识,积极沟通交流,排除患者孤獨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在开展安全管理时,需定期组织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定完善的护理培训方案,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意识,使护理工作得到不断提高。总而言之,在老年患者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安全意外事故,意义广泛,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晓风.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5):82-83.
[2] 孙群.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2,33(05):223-224.
[3] 杨方明.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3):2715-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