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环境中氟离子富集规律的轮次分析

来源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abo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浅表环境中的氟含量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地氟病的产生和流行与此无法分开,论文以河南省周口地区为例运用轮次分析方法对浅表环境中的氟离子富集规律进行探讨,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包气带中水分的垂直交替运动比较强烈,古氟组分和其他常量组分在垂直交替过程中参与了淋溶、吸附解吸、络合解离、离子交换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过程。实现了氟和可溶盐在包气带中的迁移富集:(2)浅表环境中土壤是地下水氟化学场的调节器,在一定条件下不仅可吸附氟又可将吸附氟释放到地下水中,完成一个水土间的循环过程。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新时代发展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
在当前OBE模式下,如何培养具有符合社会需求能力、素质、知识的专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更应明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并进行实践课程改革。为了解决当前
以硝酸铋和硫脲为反应物、水为溶剂,分别添加表面活性剂OP-10和PEG400,用回流法制备了菜花状、松果状和刽麻状硫化铋纳米花.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
采用二步合成法制备了CuO/meso-A1203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苯乙烯与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的环氧化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有很好的催化效果。在焙烧温度为3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也是师范类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基本依据。传统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类课程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课
以上海市某工业用地遗留下的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调查结果为基础,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推荐的RBCA暴露模型,并考虑到场地内以及场地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住人群的生活习惯、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CNT)修饰电极.以CNT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于-1.0V富集后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检测水中微量铅离子.从富集电位-1.0V正向扫描至0.2V,在-0.56V附近出现
针对神经网络的性能与网络的输入变量和训练样本关系密切的特征,提出基于互信息冗余性分析的神经网络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实现通过互信息的相关性排序滤波器来筛选各输入变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