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韦中立①论师道书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o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②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③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④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⑤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⑥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⑦,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⑧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後,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敎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於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苟亟来以广是道⑨,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宗元复白。
  (选自《河东先生集》,有删改)
  【注】①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②仆:自称谦词。③吾子:对人相亲爱的称呼,可译作“您”。④卜:估量。⑤增与:加给,此处有渲染的意思。⑥屈子赋:指《九章·怀沙》。⑦仆来南:唐顺宗永贞元年,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中途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说“来南”。⑧病:诟病,辱骂。⑨苟亟来以广是道: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亟来:常来。是道:指作文之道。
  1.下面句子中黑体词的注音和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辱书云,欲相师 (xiāng,互相)
  B.虽常好言论,为文章 (wéi,写作)
  C.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hǎo,美好)
  D.如是者数矣 (shù,多次)
  2.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B.因抗颜而为师 小学而大遗
  C.愈以是得狂名 作《师说》以贻之
  D.至无雪乃已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在这封回信中,反复强调“不敢为人师”,他虽赞扬韩愈“奋不顾流俗”“抗颜而为师”的精神,但又主张“取其实而去其名”,即不必讲求为师之名,应该注意为师之实;师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B.本文在阐述道理的同时,对于反对师道的人,不论从形象和用词上,都无不透露出批判的锋芒,把他们比作庸蜀吠日、南越吠雪的狗,他们的群怪聚骂,如“越蜀吠”等等,都见出其批判的尖锐和力量。
  C.为了说明拒绝“欲相师”的道理,他首先说“仆道不笃,业甚浅近”“未见可师者”,言自身条件差,够不上资格当老师,这也是他拒绝“欲相师”的真正原因。
  D.从全文来看,这篇文章在论述时人不重师道的弊端时辛辣幽默,在答复韦中立时则婉转平易,表现出长者之风。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