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氧化法降解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1987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蓝藻水华现象日益严重,甚至威胁了人类饮用水的安全。传统水处理技术对微囊藻毒素去除效果不明显,新型降解技术亟待研究。概述了光Fenton氧化法、二氧化钛系列光催化氧化法的特点和类型,研究其应用进展,并提出未来光催化氧化法降解微囊藻毒素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饮用水;微囊藻毒素;光Fenton氧化法;二氧化钛;降解
  中图分类号 X1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32-01
  近年来,大面积的蓝藻水华污染以及蓝藻细胞破裂释放出的具有高致癌性的微囊藻毒,严重影响了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低剂量的微囊藻毒素残留就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肝脏损伤,过量饮用会诱发肝癌甚至死亡。根据我国2007年7月起实施的新版《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饮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含量的上限是1 μg/L[1]。现有的传统水处理技术一般按照“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工艺流程,能滤去未破裂的藻细胞及胞内毒素,但对于胞外毒素不起作用。因此,探寻微污染水中微囊藻毒素的高效降解方法成为当下的紧要问题。
  常规MC处理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紫外光降解和化学氧化法,但各有局限性[2]。高级氧化技术的操作条件易于控制且具有强氧化性,成为国内外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包括光催化氧化法、湿式空气催化氧化法、(类)Fenton试剂氧化法等。其中,作为一种高效的水体净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法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光Fenton氧化法
  光Fenton氧化法是指在传统的Fe2 /H2O2的基础上加入紫外光及光化学活性物质以提高羟基自由基的产生速率。一般包括UV/Fenton法和UV-vis/草酸铁络合物/H2O2法2种。
  1.1 UV/Fenton法
  UV/Fenton法相当于普通Fenton法和UV/H2O2系统的复合,其作用机理是在普通Fenton系统的作用基础上,由于Fe(OH)2 络合物的存在使Fe2 与UV具有协同作用,促进H2O2的分解,从而减少Fe2 的使用量,提高H2O2的利用率。相对其他高级氧化反应,光助Fenton系统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的优点。目前,在这方面的已有研究报道。乔瑞平等[3]进行了光助Fenton法降解微囊藻毒素的试验,与普通Fenton系统的降解效率进行对比,发现UV光照可以大幅提高降解效率和矿化程度,使藻毒素的半衰期降到2~3 min。另外,文章还提到,UV光照有助于Fe3 还原为Fe2 ,可以用Fe3 代替Fe2 进行水质处理,降低应用成本;Fenton系统适用的pH值范围也有所扩大,不再只适用于酸性环境。Bandala et al [4]也进行了相关试验,得到的结论支持以上论述。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光助Fenton系统中光照仅限于UV光源,在太阳光中仅有4%,若要推广这项技术需要大量能耗,催化剂不能循环使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陈登霞等[5]在研究中指出,均相催化剂固定化是实现催化剂循环利用的途径之一,因此促进了新型金属有机复合物催化剂和催化剂负载技术的研究。负载型异相Fenton光催化剂的降解基本原理与传统光助Fenton系统类似,但稳定性和活性都有所提高,且更经济绿色。如何推广应用异相Fenton光催化剂,分析可见光异相Fenton光催化剂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机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1.2 UV-vis/草酸铁络合物/H2O2法
  光助Fenton系统一般适用于微污染水的降解处理,当微囊藻毒素的浓度较高时,需要投加草酸铁络合物以提高光化学物质吸收光量子的效率,避免辐照时间的延长。所处环境的pH值不同时,适用的光化学活性物质也不同,草酸铁络合物适用于酸性环境,而柠檬酸铁络合物适用于碱性环境,但前者适用的光谱环境更广且更具发展前景。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现实中饮用水经过传统净化工艺的处理后微囊藻毒素的浓度一般较低,不需要进行高浓度降解。
  2 TiO2光催化氧化法
  TiO2光催化氧化法是高级氧化法中的一种,其作用机理是以TiO2半导体材料作为催化剂,在光照下积聚一定能量,使表面电子分离产生电子——空穴对,同时激发产生羟基自由基,在其强氧化性的作用下使Adda侧链中的共轭双键断裂,减弱藻毒素的毒性,加快降解速率。
  2.1 UV/TiO2催化氧化法
  UV/TiO2催化氧化法在降解微囊藻毒素方面独特高效的降解效果已经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乔瑞平等[3]等分别对MC-RR、MC-YR、MC-LR 3种藻毒素进行UV/TiO2催化氧化试验后发现,降解速率相对单独紫外光照试验有很大的提高。Lawton et al [6]等进行UV光照下TiO2催化氧化降解微囊藻毒素的实验后得出一致的结论。在催化氧化开始的20 min后微囊藻毒素得到了快速完全降解,但矿化度较低,生成副产物。这种副产物经过咸水虾生物检测[2]证明是无毒的,说明这种降解方法快速高效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TiO2作为一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毒性小、稳定、催化能力强的优点。催化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TiO2的类型是其中之一,Liu et al [7]经过试验证明P25的降解效能最高,且粒径越小降解效果越好。从试验环境条件分析,pH值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8]。溶液的不同pH值会使TiO2表面羟基有不同的带电状态,其零电荷点pHPZC接近6.4,当溶液的pH值高于6.4时TiO2表面带正电;近似6.4时,TiO2表面为中性;低于6.4时,TiO2表面带负电。微囊藻毒素有一个pKa值为3.0,低于该值时微囊藻毒素带正电,高于该值时带负电。因此,当pH值为3.0~6.4时微囊藻毒素与TiO2的吸附能力较好,降解效率相对较高。另外,TiO2的投料量、晶型、光照强度等都会对催化效果产生影响。   2.2 可见光/TiO2催化氧化法
  目前,许多研究都集中在UV/TiO2催化氧化法上,但由于UV光照的获得需要大量的能量投入不利于低碳发展,相反,太阳光中43%的可见光是可以加以利用的能源。在已有的研究中,拓宽光催化剂吸收光谱的方法之一是对半导体材料进行改性,主要方向有惰性金属沉积、过渡金属掺杂、复合半导体表面光敏化等。Hyeok et al [9]进行了掺氮试验,发现改性后的TiO2能将可吸收光谱红移到468 nm,在420 nm以上波长的可见光照射下能对藻毒素有效降解,并提高了紫外光催化能力。此外,同时掺加了氮、氟2种非金属元素,发现改性后的N-F-TiO2对藻毒素的催化活性高于单独掺氮或单独掺氟,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降解效率更高[10]。这方面的现有研究才刚起步,尚不成熟,但其价值已受重视,成为今后光催化氧化的重要研究方向。
  3 结语
  综上所述,微污染水中微囊藻毒素的降解处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光催化氧化法在这方面独具优势。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光助Fenton系统,TiO2光催化氧化法的降解效果得到一致的认可。今后的主要研究将集中在推广应用负载型异相Fenton光催化剂,TiO2半导体材料的改进,以可见光替代紫外光作为主要光源等方向。
  4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 鲁金凤,郭文娟,郭晓燕,等.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0,36(4):14-18.
  [3] 乔瑞平,漆新华,孙承林,等.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微囊藻毒素-LR[J].环境化学,2007,26(5):614-617.
  [4] BANDALA E R,MARTINEZ D,MARTINEZ E,et al. 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n-LR toxin by Fenton and Photo-Fenton processes[J]. Toxicon,2004,43(7):829-832.
  [5] 陈登霞,杨静,赵小蓉,等.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消减研究进展[J].三峡大学学报,2009,31(5):88-94.
  [6] LAWTON L A,ROBERTSON P K J,CORNISH B J P A,et al. Detoxi-fication of microcystins(cyanobacterial hepatotoxins)using TiO2 photoca-talyticoxidation[J].Environ Sci Technol,1999(33):771-775.
  [7] LIU I,LAWTON L A,BAHNEMANN D W,et al.The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microcystin-LR using selected titanium dioxide materials[J]. Chemosphere,2009,76(4):549-553.
  [8] FEITZ A J,WAITE T D,JONES G J,et al.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he blue green algal toxin microcystin-LR in a natural organic-aqueous matrix[J]. Environ Sci Technol,1999(33):243-249.
  [9] HYEOK CHOI,ANTONIOU M G,PELAEZ M,et al.Mesoporous nitrogen—doped TiO2 for the photocatalytic destruction of the eyanobac-terial toxin Microcystin—LR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J].Environ Sci Technol,2007,41(21):7530-7535.
  [10] HAYDAR S,FERRO-GARCIA M A,RIVERA-UTRILIA J,et al.Adsorption of p-nitrophenol on an activated carbon with different oxidations [J].Carbon,2003,41(3):387-395.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夏季高温季节渔业生产管理的措施,包括养殖户提高抗风险意识、加强水质管理、增加水体、移植水生植物、科学投饵、合理施肥、日常巡塘、鱼病的预防和起捕水产品,以供广大渔业养殖户的参考。  关键词渔业;高温;生产管理;夏季  中图分类号S96;S95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31-02  6—9月,养殖鱼类摄食量大,生长快,但此季节鱼病常大量暴发,管理不善就
摘要 对郴州市烟草上发生的病虫草药害进行了动态监测,采用系统调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监测了主要病虫害10种,害虫天敌2种,调查并鉴定的病虫草种类达136种,其中虫害21种、侵染性病害13种、遗传病1种、气候病害2种、缺素症2种、药害2种、草害95种(分属于2个门、34科),取样送检样品5种,对田间发生的主要杂草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 烟草;有害生物;调查;湖南郴州  中图分类号 S435.
摘要 通过对2012年7月4—5日发生在威海地区的降水过程进行高空形势、地面形势、数值预报释用和物理量诊断,找出此次过程并未在山东半岛东部的威海市形成强降水的原因,为以后类似降水形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此次降水是由于高空槽、副高配合西南急流和地面低压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但由于并不处于水汽辐合中心,造成的降水强度不大,且分布不均匀。  关键词 降水;环流形势;数值预报;物理量;山东威海;2012年7
摘要 滇东高寒山区会泽县驾车乡发展夏播油菜,已成为会泽县经济作物增收的新亮点之一,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施肥、播种、栽植、化学除草、苗期管理、喷施多效唑、防治蚜虫、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相应地区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菜;夏播;栽培技术;滇东高寒山区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048-01  夏播油菜是利
摘要 从品种和地块选择、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介绍东北农牧交错带花生栽培技术,以指导花生栽培。  关键词 花生;栽培技术;东北农牧交错带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018-01  东北农牧交错带土质以砂壤土居多,年平均积温3 000 ℃左右,日照2 90
摘要 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现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生态系统的各个领域,该文主要论述了能值分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尺度;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Q1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325-02  20世纪80年代,能值分析的理论由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Odum创立,可转换生态系统内流动和储存的各种不同种类的能量和
摘要 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贵州省铜仁市主城区的181家餐饮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餐厨垃圾的产生情况、收运和处理现状,分析了铜仁市餐饮业餐厨垃圾处理中存在市民环保意识不强、收集处置不规范、监管体系及市场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并针对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餐厨垃圾;现状;对策;贵州铜仁  中图分类号 X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摘要 [目的]筛选具有生防潜力的蔬菜灰霉病拮抗菌,为灰霉病的生物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山东泰安和寿光蔬菜温棚采集根围土壤样本进行菌种的分离,采用生长对峙法筛选灰霉菌拮抗菌株,并测定菌株发酵液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1株拮抗效果较好的细菌,在细菌发酵液拮抗灰霉菌的研究中,筛选出了SG-8.5、SG-1.8和SG-8.3等3株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  关键词 设施蔬菜;灰霉
摘要 总结了五丰优T025的特征特性,并从播种育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超级稻;五丰优T025;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114-01  五丰优T025是江西农业大
摘要 选取大同盆地作为研究区域,研究内陆苏打盐化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全膜覆盖双垄沟种植与普通地膜覆盖效果对比试验、膜下滴灌与普通灌溉效果对比试验、耐盐碱高产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分析了各项技术对内陆苏打盐化土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内陆苏打盐化土上,全膜覆盖双垄沟种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并延长玉米生育期;膜下滴灌技术使玉米产量和土壤脱盐率均明显提高;大丰26和并单5号较耐盐碱,冀玉9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