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业发展集约化经营的优势与原则

来源 :养殖技术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羊业集约化经营是指通过规模、质量、效率、科技、人才等多种要素的集合来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经营方式。今后我国养羊业的出路在于集约化经营。
  1 优势
  集约化经营就是要利用现代技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通过技术、资金、土地、设备、人力、物资的投入实行专业化生产,达到获取较高劳动生产率,较高投入回报,较高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实现养羊业集约化经营具有以下八大优势。
  生产的先进性。每个劳动力在同等的饲养周期内可以获得更多的羊产品,更多的养羊业产值和更高的经济效益。传统的养殖方法一个劳动力管理100只羊都很困难,而利用现代化工厂化生产技术可以管理数百只只乃至千只,其羊产品产量、产值、效益是传统技术的数倍。同时,每一个自然羊在同等饲养同期内可以生产出更多数量的产品和产值。传统养羊法出栏周期为6个月或更长时间,先进饲养技术可使饲养周期缩短至1~3个月,单位产品产量、产值可提高1~2倍,所以集约化劳动生产率和自然生产率均显著高于传统分散饲养。
  技术的综合性。养羊业集约化经营不是人力、物力、财力的简单拼凑,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与养羊业相关的各种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发展规模养羊,离不开良种繁育,设施装备,棚圈建设、饲料加工、防疫灭病、饲养技术、物资供应等生产服务体系做保障。但技术的载体是养羊企业,是规模养羊户。只有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才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养羊技术。纵观我国养羊企业、规模养羊户的發展,其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科技贡献份额均在60%以上。比如标准化养羊车间、全混合日粮是规模养羊经常采用的技术,而在散养户就很难推广应用,导致羊群发病率、死亡率始终大大高于规模养羊企业或养羊大户。
  投入的密集性。规模养羊是集约化经营的前提,需要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对技术、资金、设备、生产资料的密集投入。现在不论在种植业,还是养殖业,也还是在加工业,多数期望低投入,高产出,这实际上是不科学的。衡量投入产出质量的主要指标是投入、产出比,讲究的是投入回报率。集约化养羊需要土地、资金、设备、人力的集中密集投入,但其最终追求的不应该是有多少产品数量和产值,而应该是多少经济效益。
  生产的连动性。养羊业集约化经营的发展可以带动良种繁育,饲料加工,设备制造,屠宰加工,运输贮藏等行业的发展。特别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可使上述行业得到长足发展,甚至成为一方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北方牧区养羊业一直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来源,随着时代的进步,羊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养羊业也同样会在我国南方农区形成当地经济的特色产业。
  规模的效益性。只有有了集约化,才能取得区域优势,形成一方市场。也只有有了集约化,才能演化形成“精品”、“名牌”,提高一个地区的知名度,产生“精品”、“名牌”、“区位”效应。黄淮海流域的黄淮山羊、辽宁绒山羊、陕西的莎能奶山羊、环太湖流域的湖羊都证明了这一点。有了集约化,才能形成市场,才能形成龙头,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格局,才能形成行业的产业化。
  周期的较短性。羔羊出生后2~3个月即可断奶上市,从断奶羔羊到成年羊随时可以出栏。但在市场行情好,市场需求量大时集中上市,这是一般散养农户难以做到。推行全进全出制,也是一般农户望尘莫及。肉羊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程序化免疫的推广,也只有在集约化经营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
  规模的示范性。典型示范作用的力量是无穷,一旦形成区域性规模,就会迅速向周边地区扩展,使规模越来越大,区域越来越广,优势变得更优,效益也就会越来越高。
  发展的渐近性。强调集约化经营,并不意味着盲目上马,盲目扩大。适度的规模,历来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在形成较大规模性之前,必须经历典型示范,资本积累,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形成等阶段,在强调规模生产、集约经营的同时,不能否定兼业经营的作用。所以,滚雪球式发展,是规模养羊生产必然过程。
  2 原则
  集约化养羊是在历史进步,生产要素重组的条件下形成,如何引导规模养羊健康、有序发展,是政府、管理部门和规模养殖户需要共同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加快规模养羊业的发展,应遵循以下八条原则。
  农户主体的原则。在日前我国农业经营的管理体制下,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是必要,但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是不可能。财政支持也只能向多数农户难以办到或办不好的良种繁育,肉类联合加工、养殖设备等行业予以倾斜,以消费生产为主的投入主体应来自企业、农户及联合体。集体办羊场多数以失败而告终。而企业、农户的投入与管理责任心捆在一起,投入的回报率高,风险小。
  市场培育的原则。集约化养羊的本质是科学化,出路是商业化,标志是集约化。养羊业集约化经营的四个特征:一是产品适应市场需要,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二是形成区域性;三是具有千百农户组合在一起的小规模、大群体;四是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规模养羊必须打破传统的“资源-技术-产品”,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形成“市场-商品-资源”,以市场为中心的模式,从市场到市场,走“市场-生产-加工-流通-市场”的循环之路。因此,在确定投入资金数量,生产规模、生产时间之前,首先要观察市场,分析市场,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精、人精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转”的原则,使规模养羊业立于不败之地。
  循序渐近的原则。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存在着“赚起亏不起”的情况,所以发展集约化养羊业,即不可畏首畏尾,错失良机,又不能不切实际,盲目上马。科学的原则应是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财力、人力、技术基础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循序渐近,“滚雪球”式发展,从事集约化养羊,交学费是允许,也是正常,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成功了要再成功,跌倒了要爬起来,切忌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特别是市场的变化变幻莫测,需要我们认真的、细致的分析和探讨,高潮时是发展的机遇、低谷时往往孕育着最好的机遇,要走在市场的前面,不要被市场牵着鼻子走,造成“亏本时赶趟,赚钱时没有”的恶作剧。巧妙的利用低谷,细致的分析高潮,确定养羊规模是我们应该永远记取。   科技先行的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采用传统的粗放性经营,上马快、下马也快,规模越大、风险越大。因此,在设计集约化养羊企业之前,就要首先掌握必要的先进适用技术。没有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集约化养羊就绝对没有出路。准备启动养羊业,就首先要探索料肉比,摸清投入产品比,然后根据市场变化而变化,以不变应万变。纵观国内集约化养羊业的发展历史,其综合经济效益多数来源于科技含量。
  合理区位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区确定期疫的养殖项目,要考虑自身所处的区域,根据区域内的资源配置、交通运输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来确定。
  服务第一的原则。集约化养羊发展到一定水平,就会出现土地的矛盾,资金的矛盾,所以促进集约化养羊业的发展,就要解除这些限制因素,树立服务第一全新观念。作为管理部门就应从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全程出发,在产前提供苗羊供应,给予必要的土地、信贷支持,产中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给予养殖用药品、用具、器械、饲料、饲料添加物、医疗服务,产后提供销售市场、市场信息、协助养羊企业、养羊户开发市场,建立市场,占领市场。服务包括建立龙头企业,包括羊产品加工、贮藏、运输、营销等。
  超前发展的原则。养羊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有四次革命,第一次是由野生转交为家养,使养殖业成为可能。笫二次是品种革命,即品种的培育、杂交技术的应用,人工授精的普及。第三次是配合饲料的推广应用,在我国已经形成气候,目前巳发展成為全混合日粮。第四次革命将是畜禽环境控制技术的应用。目前的设施化养羊、高架床上车间养羊、物联网技术应用、移动终端智能化管理等均为这次革命的前沿。要发展规模养羊,就要朝着人工创造适宜环境,最大限度的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劳动力成本来创造最佳投入、产出比。
  横向联合的原则。养羊业生产是由直接生产、非直接生产和产品流通三个部分组成。直接生产者为养羊企业、养羊户,非直接生产包括为养羊生产服务的各类组织,如种羊繁育场、饲料加工厂、兽药厂、饲养机械厂、防疫机构、屠宰加工厂等。产品流通是商品的货币交换。规模经营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三者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己的使命。未来的养羊业集约化经营,就是要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一条龙,走联合体、协作化的道路,借以加大投入,扩大规模,风险共担,逐步形成跨地区经营,尽量减少生产者的经营风险。因此,跨地区、跨行业和养羊企业内部合作是必需必要。
其他文献
密封件的作用是封闭箱室油液外溢的缝隙,并防止灰尘,沙土等污物侵入厢式内部。但若安装或使用不当,则容易造成油液泄露,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造成烧坏轴承、打坏齿轮、拧断传
益生菌又称有益菌,在自然界和动物体内广泛存在,是对动物机体有益的一类微生物的总称,常见的有乳酸菌、酵母菌、双歧杆菌、芽孢菌、光合菌等。目前益生菌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的保健
有效养分是指饲料中能被动物吸收并能被利用的那部分养分。通过动物试验测定饲料的有效养分,能反映动物体内部变化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所以在平衡动物饲粮时,根据饲料有
肉仔鸡具有饲养高密度、增重高速度的特点。随着体重的不断增加,其产热量大大增加,而鸡缺少汗腺且羽毛丰满,所以很容易造成热应激现象的发生。加之夏季异常炎热,随着温度的升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传统的饲养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化养猪生产的需求,养猪生产已逐步向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规模化养猪场要做到合理的消毒管理,才能使投资者
随着养猪业向集约化、科学化、工厂化方向发展,农村散在养猪户面临挑战。这部分养殖户占有一定的比例,大约40%~60%,提高其饲养管理水平,使其增加效益刻不容缓。加强母猪、哺乳
1体重的控制笼养育成鸡的管理与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的成熟周龄有关。多数条件下,该年龄变化于16~22周龄,但偶尔也有小母鸡在14周龄时转入产蛋鸡群。从经济角度考虑,在61厘米&#
兔球虫病是肉兔寄生虫病中危害最严重的原虫病之一。依据球虫种类和寄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肝球虫病和肠球虫病,但以混合感染最为常见。1病原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
1温度的要求现代化大型养殖厂房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从交配、妊娠、分娩期,至仔猪的养护、育肥期的温度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从我们给几家大型养猪场完成的设计中可看到对猪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