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故事+声音”:《朋友请听好》治愈系慢综艺叙事逻辑分析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38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慢综艺;治愈系;《朋友请听好》;叙事逻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101-03
  慢综艺,是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形态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它与快餐式综艺节目强调受众感官强烈体验不同,更倾向于内心情感的表达,主要是由“一系列具有思想引导性的情感类节目内容”构成[1]。近年来,我国也有大量慢综艺节目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表现,比如《爸爸去哪儿》《向往的生活》《花儿与少年》《小手牵小狗》等,开拓了综艺节目的制作边界,构建了不同于现实的快速社会发展与受众消费习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返璞归真式”综艺表现形式,往往由于这种形式的治愈氛围,更加能聚焦于内在的情感连接。
  《朋友请听好》是芒果TV自制,2020年2月19日起全网独播,2020年5月27日,12期全部播放结束。作为国内首档原创声音互动陪伴真人秀节目,聚焦真实人间百态,倾听来自全国各地的声音,以何炅、谢娜、易烊千玺组成的“三位真火”加上每期不同的助播来宾,通过来电、信件分享等方式与听众连接,以用心交流、学习倾听来自陌生人的“十万个为什么”与人生故事,以陪伴传递温暖,以纯粹的声音找寻情感共鸣。

1 以每期“一小时”广播直播和听众来信“对话”为叙事目标


  《朋友请听好》叙事目标的出发点(为什么)是在纷扰的电子信息环境下,提供一种纯粹的仅靠声音的交流渠道,达成情感上的依附、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正如先导片中陈述的那样:“广播小站将会迎接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人生故事,可能并不是简单想要一个评价,或者简单的想要一个答案,更多的是想倾吐,想要一个听众,我们就是你最好的听众。”这种互不相见,却每日如约而至的陪伴感在不确定的世界给予了行色匆匆的人更多的确定感。
  叙事目标的主要内容(做什么)是搭建和运营一个广播小站,完成每期“一小时”的广播直播和与听众来信“对话”两个主要部分。这里的一小时可能或多或少将排练准备过程也涵盖在这部分,来信的回复实则是达成信息和情感“对话”。由于电台节目和视频节目的差异性,主要内容的实现目标分为两个具体层次:对听众与对观众。对听众的层面,主要通过纯粹的声音,寻求忙碌节奏的暂时放空,给予倾诉的渠道和陪伴感,倾听他人故事时,找到自己的影子,传递温暖和幸福感。对观众的层面:通过搭建和经营广播小站的点滴过程,全面展现小站日常生活和成员与嘉宾间相处过程,在答疑解惑中,分享自己经历与观点并给出真挚建议。
  叙事目标的实现结果(到哪里)是每期设定的“点亮的耳朵数”为检验目标,在直播结束后检验目标的达成结果。过程中可能会有其他补充和附加要求,以及各类小目标,虽然每次设定的其他小目标不一致,仍然以实现“点亮的耳朵数”作为最关键的主动力。这也是《朋友请听好》的叙事目标清晰且简洁的关键,让整个综艺节目的叙事过程完全围绕叙事目标展开,整个叙事动线连贯、目标导向明确。

2 “电台与听众”和“节目与观众”的内外关系逻辑双重契合


  《朋友请听好》搭建了三组关系:分别是“三位真火”和观众之间的关系、每期助播嘉宾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广播小站与听众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在《朋友请听好》前几期开始搭建广播小站的过程中,重点主要在搭建各位成员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的连接与互动,通过环节的设置或者是后期的剪辑完成,主要是为了叙事目标的更好实现,为服务受众搭建出的关系效果,比如“三位真火”作为广播小站的常驻主播,易烊千玺“弟弟”的称呼、三个人打打闹闹的“一家人”相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亲相爱、相爱相杀的深层关系。
  同时,“三位真火”与每期助播的关系搭建,开始主要是以粉丝效应吸引为主,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话题度且符合节目“调性”的助播来到广播小站,自带流量构建综艺与观众的关系,在不断的与主播互动、与观众互动中提供更多的关注点,根据来信、来电的内容进行分享的过程,直接搭建了强聯系的关系。随着播出的进行,由于《朋友请听好》节目的内在关系逻辑是以电台和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其内在社交关系与综艺节目要搭建的与受众的强联系不谋而合。同时,随着节目的进一步深入和延续,节目与观众的关系,除了粉丝向的关系属性外,还附加了以故事打动受众,触发个体独特感受的情感依附关系。并且,在整个节目的播出过程中,内在关系逻辑的电台与听众与外在关系逻辑的节目与观众始终保持双重契合、相辅相成、相互加持的促进“朋友”关系的稳固。

3 主播的“强个体”与助播的“弱个体”凸显节目的整体概念


  叙事逻辑的个体分类,主要包括常驻主播何炅、谢娜、易烊千玺的“三位真火”和每期的助播嘉宾两种类型。《朋友请听好》的助播嘉宾是以“小鲜肉”即自带流量与话题度的青年艺人为主,具有较好口碑和人气的娱乐明星为辅,主要都是“三位真火”的比较熟悉的嘉宾。其中包括周震南、李锵、董又霖、范丞丞、郭麒麟、张新成、鞠婧祎、汪苏泷、杨迪、沈凌、好妹妹乐队、张颜齐、李俊濠、快乐家族等。
  对于主播和助播这两种类型,采取的个体塑造方式并不一样。何炅、谢娜、易烊千玺的“三位真火”采取“强个体”的叙事方式,三位主播首先具备超高人气且具有差异性,分别代表着男性、女性和“00后”的年轻一代群体,这也为广播小站对于听众、观众问题的倾听与感受中提供天然的感同身受和共情的基础,同时,在观点和建议的提供中,又有效地破除了局限性,具有更加全面的视野和分析维度。不仅如此,“三位真火”也各司其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且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易烊千玺性格内向,作为才艺和流量担当,谢娜性格外向,作为活跃气氛和搞笑担当,何炅是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同时作为环节和进度节奏的控制者和决策者。然而,助播采用“弱个体”的方式,不设置强关系节点人物,将助播设置为“不具象化的个体”,只是通过助播的补充和添加,来凸显和协助营造节目的整体概念和氛围。换个角度来看,《朋友请听好》中助播嘉宾的到来,仍需遵循节目本身的逻辑和运行方式进行配合和表现,总体并不突出助播个体的独特性,而是为了叙事目标和整体概念服务。

4 时间和空间的“二维绝境”以及为实现目标附加的条件设定


  《朋友请听好》首先设定了时间与空间的“二维绝境”,时间上每期要保证充足一个小时的广播直播,空间上主要设定在广播站小屋的空间维度内。广播站小屋的设置是一个范围有限的“绝境”,但不论从装修氛围到家具摆设上的温馨舒适,以及还有“苔”和“点点”两只小猫的陪伴,都提供了让成员放松和让观众放松的环境,同时,这个绝境也限制了手机的出现频率,大大降低了手机在成员日常生活的比重。因此,在节目中主播和助播都是全过程穿着拖鞋,周震南甚至在节目中一直穿着睡衣,在节目中的动作也会将脚放在凳子上或者慵懒的靠在沙发上,从整体的情境和氛围营造中均以治愈系的温暖主题为主,从感官层面让受众放松。
  从固定环节来看,每期的主要环节是阅读来信、一个小时的电台直播,设定每期不同的“点亮耳朵数”的小目标,并且对每位来电听众还会赠送一句“朋友的话”。“朋友的话”这个固定情境的设定,会留下一个可记忆的亮点、直接进入受众心智。从变化环节来看,每期根据不同的主题会有附加的条件设定为更好的实现目标,比如:董又霖和范丞丞到商场送奶茶发放调查问卷,周震南、张颜齐、李俊濠和“三位真火”两两组队单独直播十分钟,“三位真火”每个人接通“一通、两通、三通”电话,郭麒麟、王锵和“三位真火”读故事环节,以及“在水一方”的湖心直播。此外,对于附加条件设定还在于为个体和关系服务,在附加条件设定上更加突出对于易烊千玺这个“顶流小鲜肉”的个体呈现,比如让他吹葫芦丝、吹唢呐、跳拉丁、唱歌等附加条件,更加突出“强个体”属性,为实现更好的受众情感联系目标。

5 手绘插画“点亮”观察式摄影和治愈系后期制作的温情包装


  《朋友請听好》采用全面铺设摄像头和无人机的观察模式摄影方式,首先避免了摄影师存在的跳戏和疏离感。比尔·尼克尔斯在其专著《纪录片导论》中这样论述:“观察模式”的创作为了观察现场所自然发生的一切情况与现象,强调放弃所有用于操控的手段,将拍摄者比做是“墙壁上的苍蝇”[2]。《朋友请听好》的摄影方式虽不能等同于严格意义上纪录片的观察模式,但其作用和效果具有一致性,所收集的内容也为剪辑工作提供了更多方向和素材。
  同时,《朋友请听好》的治愈系的基调,也让该节目的后期不论从滤镜、色调、音乐、以及剪辑节奏上,且一致的回归了治愈系的“慢综艺”温情基调。同时,手绘插画大量融入综艺的形式在国内的节目中实属少见,也是近年来手绘插画风格和艺术被受众更广泛接纳的结果之一。在《朋友请听好》中手绘插画的运用成为点睛之笔,在整个的治愈系温情画风中为效果的呈现加持不少,比如:杨迪在吃夜宵时表演“柯镇恶”,手绘插画的后期补充让这个搞笑且有些出位的情景,反而融入进整个叙事动线的流程中,成为朋友间聊天和倾诉衷肠的活跃气氛内容,与整个综艺的温情与平和的节奏更相适配;以及在“在水一方”的水中小岛的直播过程,手绘插画在天空中绘制流星划过、在湖面上绘制鲸鱼相伴,契合后期包装的风格特点。

6 “受众为中心”形成“以情动人”的治愈系慢综艺叙事逻辑


  社会的飞速发展与技术变革,让“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慢综艺成为日常生活的喘息空间,提供了与现实生活的“隔离感”,留下了对自己对话的余地。《朋友请听好》返璞归真的温情慢综艺着眼于“广播”这个已逐渐被边缘化的媒介,重新唤起了每个个体专属的“广播记忆”,重燃了依附于广播电台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
  同时,“信件+故事+声音”这些文艺又温暖的载体,带来的倾听状态和交流口吻,具有温暖治愈、抚慰人心的力量,与浮躁而效率至上的环境并分而立,声音的陪伴拉近了心灵的距离,将可听、可知、可感融合这些载体中,传达以情动人的力量。
  并且,《朋友请听好》所安排的叙事动线,给予受众一种以家庭和生活为核心的情境感受。何炅、谢娜、易烊千玺的“三位真火”将广播小站以“家”的方式经营,一日三餐的生活呈现,让助播的到来类似于“做客”的形式,广播电台直播、阅读和分享听众来信更像是朋友间的“互动小游戏”,而本质是精致且认真的生活。
  《朋友请听好》也将明星的“降维”实现到位,将明星人设加入亲民化、接地气的元素,将明星从“高高在上”变为相知相伴的朋友。不论是明星直播、短视频还是Vlog,都是“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实现明星降维的方式,《朋友请听好》广播电台的方式,更是明星用声音直接和听众交流、产生和听众一样的共情心理,直接拉近了明星和受众的距离。同时,广播小站的直播环节的“实时热聊”部分,类似于弹幕和直播房间,“好的电视节目,除了能够为特定的受众群体提供焦虑投射,还要能够创造出在现实社会中具有延伸性的社交话题”[3],而这种直接对话和参与互动的方式,将节目拓展到社交平台的新媒体端口,除了加强粉丝黏性,更开放了观看者甚至社会层面的参与感。
  最后,《朋友请听好》依托于全面摄像头与无人机的铺展和布设,提供了后期剪辑更多的垂直类细分素材,生成了多种垂类节目,契合受众的细分偏好。其中,《朋友请听好秘密版》属于明星偶像的单向剪辑,是针对以易烊千玺为主的粉丝人群设定的“粉丝向”后期剪辑模式。《喵喵请听好》主要以“点点”和“苔”两只猫的日常和撸猫互动为主,是针对“云撸猫”的受众群体推出的节目形式。《朋友请直播》是记录了电台直播完整版,也是该综艺节目的核心环节和重点环节的单独呈现。《朋友请吃好》更加富有生活化,仅将做饭吃饭的一日三餐作为节目内容,是针对日常生活感兴趣的“美食向”的制播样态。
  参考文献
  [1]殷俊,刘瑶.“慢综艺”:电视综艺节目的模式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7(11):50-53.
  [2]比尔·尼克尔斯.纪录片导论[M].2版.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
  [3]黄烨.新媒体背景下慢综艺节目成功原因及发展建议[J].新媒体研究,2017,3(22):58-59.
其他文献
泛娱乐化现象是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腾讯新闻和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人物访谈节目《十三邀》,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辨性的节目内容在众多娱乐至上的谈话节目中突围,兼具社会功能与文化功能。该节目从传播娱乐转向传播文化的策略和跨界的创新模式对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个性化算法;公共性;信息茧房;算法权力;数字鸿沟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90-03  在当今“万物互联,人机共生”的时代背景之下,“人工智能+算法”已经走上了风口浪尖,成为社会讨论的核心焦点。那什么是算法?简单来说,就是由计算机来模拟某些人的思维和智能,通过“算法”来实现在存在一定的输入的条件下,由计算机来完成特定功能的输出,
新时代共青团通过创新新媒体宣传方式团结青年,积极打造宣传平台发挥辅助国家治理的作用。以共青团系列公众号为例,从平台定位和发文维度明确其创新特征,发现其通过包装、打造与加强三种方式促进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展。通过使读者在态度上乐易接受、资讯需求上获得满足、行为上主动靠拢,进而促进组织与青年有效联结,最终形成了“国家—社会”良性互动的局面。
以媒介仪式为理论基础,以淘宝“女神节”构建路径为切入点,就电商对传统节日的再仪式化进程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这种再仪式化进程实则是通过消解、迁移与重构的步骤完成,亦包含多维主体共建的框架构建策略。然而,这也可能引发文化价值的消弭与弱化、女性主义的过度消费、商业宣传的肆意与无度的价值悖论,需要引起注意和反思。
关键词 事实核查;“NJU核真录”;生产机制;困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107-03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宽松的网络环境使得人人可以发声,用户生产内容(UGC)充斥着网络空间,信息的传播呈现出碎片化、快速化的趋势,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逐渐被打破。但由于缺乏严格的核查机制,“把关人”的作用被弱化,信息时代下的社会
关键词 迷因理论;“马保国现象”;互联网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113-0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通过手机等设备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1]。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互联网之中,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人能够
通过分析第30届中国新闻奖部分短视频类获奖作品(包括短视频现场新闻、短视频专题报道),探究新媒体语境下的短视频新闻报道在选题视角、叙事模式、技术手段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从而为主流媒体日后打造更加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有情感的优秀新闻报道提供有益的经验探索。
摘 要 当今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号越发成为受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华中师范大学第二课堂”之称的“桂子山上思政说”便是其中的成功案例。文章结合拉斯韦尔的5W模型,从传播媒介、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传者、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桂子山上思政说”的成功之处做出分析,试图为高校思政类公众号的发展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从5W模式出发,针对“桂子山上思政说”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网络思政
关键词 用户需求;知识付费;运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64-03  近年来,我国知识服务行业迅猛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规模已达392亿元,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675亿元[1]。用户是知识付费的根本,知识付费平台如何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留
如今科普杂志媒介融合已完成初步探索,进一步加深融合却难以继续,因其发展陷入“表面融合,内在独立”的困境。科普杂志作为专业类传统媒体,在开展和推进媒介融合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进程缓慢依赖国家政策;新旧媒体分开经营导致纸媒与新媒体间内容断联;新媒体人才的缺失使得科普杂志的媒介融合在实操层面难以推进。措施在于整合传播内容,创新线上科普方式,校企联合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