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探究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65210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茶叶是全世界三大无酒精天然饮料之一,也是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流通商品。对茶园的病虫草害防治是一直以来茶叶种植的关键问题,传统中依赖于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不但破坏生态环境,也会带来病虫草害的3R(农药残留Residue、抗药性Resistance、再生增殖Resurgence)问题,导致茶叶中有毒物质指标过高。所以本文主要参考借鉴了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园的茶叶种植经验,分析了他们以生态控制为主要手段的茶园病虫草害防治方法及技术策略。
  关键词:茶叶;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研究方法;技术策略
  一、大埔县茶园种植概况
  (一)大埔县茶园概况
  大埔县位于广东省梅州市,粤东边陲,拥有峰峦起伏、溪河遍布的良好自然环境,被称为是“山中之山”。作为广东省的重点产茶县,它拥有21.5万公顷的山地面积,而且县内气候温暖和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于种植茶树。2016年,大埔县更是建成了西岩山万亩茶园玻璃栈道,通过旅游业招揽大量游客来到县内参观,打造以茶为主的文化休闲路线,体现大埔县茶园生态之美。近年来,县内也在种植技术方面积极采用了多种优质栽培方法,并配合生态控制理念来培育纯天然绿色茶叶,杜绝农残超标,决心成为广东省无公害茶叶生产种植的标杆县。
  (二)大埔县茶园的生态系统特征与防控原理
  大埔县茶园多以乌龙茶种植为主,乌龙茶树作为多年生作物植株不高且树冠相对密集、树幅宽大,拥有四季常青的显著特征。在茶园生态系统控制环境下,新植茶园可以达到5年封园效果,形成独立的、特殊的小气候环境,使整体气候变化幅度降至最低,栽植过程相对平稳。考虑到茶园属于易于受人为干扰的大型次生生态系统,所以大埔县茶园也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生态控制技术方法来提高茶树从垦地、种植、修剪、施肥、采摘和病虫防治方面的整体效率。
  大埔县茶园的病虫草害生态技术主要围绕茶园内部生态系统相关因素特征而展开动态控制过程。它希望利用有效技术手段创建一个不利于病虫草害繁殖延续的生态环境提醒,同时充分发挥茶园中诸如害虫、杂草、病虫害等防治对象的因子调控作用,保证茶园生态系统的高能效、低消耗,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换言之,该县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所秉承的就是自然生态系统内动植物物种丰富且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所以它也被称为“茶园中的动态平衡体系”。这种体系可以对外界变化环境及内部种群波动形成较强的制约性与适应性,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希望达到一种能够为系统内所有生物环境所接受的既经济核算、又友善和谐的生态标准。同时,也按照园内茶树的生长发育阶段来实行茶树病虫草害生态优化管理[1]。
  二、大埔县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的技术策略
  如上文所述,大埔县茶园在种植乌龙茶树时讲求生态动态控制,基于各个关键因子对茶园病虫草害群落进行分析调控,实现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完美优化。就这一原则,本文主要探讨大埔县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的5点技术策略。
  (一) 走农业防治基础路线
  重视农艺、走农业防治基础路线也是沿袭传统,首先在选育和推广阶段就明确茶树树种优化程序,做到合理重施基肥并配合适量追肥。在大埔县茶园所采用的是叶面肥,它基于对病虫草害的分布动态理解之上,在采茶期间分批多次进行,并对茶树进行合理修剪,抑制插葱中芽叶病虫草害的频繁发生。再一方面,也要抓住茶园越冬期,做好越冬期预防工作,实现综合防治方针。在越冬期实施茶园浅耕、中耕不翻土策略,做到合理及时的除草和覆草,保护茶树安全越冬。
  (二) 实施生物多样性管理
  要实施茶园内部的生物多样性管理,强化茶园自我的自然调控能力,同时有效保护和巧妙利用天地资源,展开以生物为主的防治策略,全程不用化学农药来调控病虫草害的繁衍速度。具体来说,就是要为寄生性天敌昆虫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例如在茶园周围种草植树,创造茶树、害虫和天敌昆虫三位一体的生态防治通讯机制,再结合人工助迁、微生物治虫、生物农药等等结束来保护天敌昆虫,做到纯粹的生态平衡维持。
  (三) 采用物理机械配合生态控制系统
  物理机械配合生态控制系统是有效利用了病虫草害的生物学习性,比如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生态光照灯等等来吸引和捕杀病虫害生物,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防治效果。
  (四) 严控茶叶农药残留
  采用健康无农药生物制剂、矿物制剂来防治产园内病虫草害,强化生态预测预报功能,并在适当时期对症下药,针对不同茶树品种实施不同药剂,同时严控用药数量及频率。还要设置农药用药安全间隔期,实现对施药方案的改进,使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接近于0。
  (五) 采取茶草复合生态系统
  茶草复合生态系统也是整个生态控制策略中的关键,它主要针对茶草畜3大类型生物,意图将它们有效结合,并全面推行生态控草技术。比如说,在每行茶树植株间的空白环境种植豆科牧草,进而抑制杂草的肆意滋生,同时提高茶园的有效覆盖率。该复合生态系统也能够有效降低茶园中的雨水径流速度,改善传统茶园种植中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问题。另外,以牧草养畜也能保证茶叶生产的良性循环,做到林茶结合,有效保持山地良好生态平衡环境[2]。
  总结:在大埔县未来的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工作还要更加注重对茶树抗性强化的研究,以及对茶树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积极做好虫草害控制工作,并有效培育天敌资源,全面开展生物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1] 黄斌,李鸿辉.大埔县优质茶叶的高产管理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2):104,124.
  [2] 黄秀娟,刘小容,杨云娜等.广东省大埔县茶叶种植生态气候条件分析[J].北京农业,2016,(6):137-139.
其他文献
水稻双季机插栽培技术有利于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能够保证水稻生育进程与我县的温光资源同步,设计符合水稻高产栽培的要求,插秧机在保证大行的同时,对株距、栽插深度可以进行量化调节,实现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满足了高产群体栽培中宽行浅栽稀植的要求,提高了栽插质量,并结合“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路线,实现高产稳产;同时具有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以机械插秧代替人工,大大减轻了栽插劳动强度,有
[摘 要]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只有促进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玉米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关系,如何提高玉米产量一直是国家和广大农民十分重视的问题,而病虫害会对玉米的生长和收成造成不利影响,必须做好防治工作,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文章从玉米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玉米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 S6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071-01  大棚春黄瓜、韭菜一年两茬高产栽培,每667m2黄瓜产量达4000kg,韭菜产量2000 kg,效益可达万元以上,该栽培方式以韭菜茬作为春大棚黄瓜的前茬,做到合理倒茬,可明显减轻黄瓜病害,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1 栽培茬口  黄瓜12月中旬育苗,1月中下旬定植,3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一、整地、施肥  黄瓜应选择在前作不是瓜类,而且地面平整、排灌方便、土层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的中性微酸性土壤种植。采用起畦种植,起畦规格为畦面宽1米,畦高0.4米,沟宽0.3米。翻耕时结合施入基肥,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有机肥1500公斤。施肥前将过磷酸钙混入有机肥料中堆沤2-3天,可提高过磷酸钙的肥效。  二、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抗病、耐低温的品
[摘 要] 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还是饲料、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2009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措施以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把科研单位,推广部门,农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集品种、密度、资源和各种农艺措施于一体,提升农户种植管理水平,不挤占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综合农业经济效益。文章从探索思路出发,详细阐述了开展玉米高产创建的方法措
[中图分类号] S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065-01  1 找差距,寻原因,清除发展蚕桑产业的障碍  1.1 科技创新体系滞后,蚕桑生产科技含量低。表现在生产上主要是:蚕农缺乏熟练的养蚕技术;养蚕操作不当、养蚕人员文化水平低,对蚕、桑病的预防能力差等方面;纸板方格簇、省力化蚕台育等先进的养蚕技术经过多年的推广和普及,所占比例仍然不大;优质高
[摘 要] 近年来,水稻防治工作是科研工作人员的主要目标。经过这些年的研究,科研人员不断的研发出新的品种来应对病虫。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水稻生产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水稻病虫害依然是现在农民头疼的难题。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但现如今推荐绿色防控技术,所以尽可能的少量使用农药来治理害虫。在保证农民收入的情况下,努力实现水稻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防治技术 防治策略  [中
[摘 要] 简述了霍山县一季中稻高温热害发生的特点,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水稻高温热害 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076-01  发展水稻生产,实现水稻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是每一个农技工作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之一。近几年来,由于水稻高温热害较为突出,作者就此类问题做了一些
[摘 要] 目前阜阳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所辖界首市还成为安徽省土地流转“第一市”。本文就以阜阳市为例,提出了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 土地流转 阜阳市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019-02  我国经济发展目前已经进入新常态。为响应国家农业发展新理念,各
[中图分类号] S43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30-01  鉴于苹果病毒病与其他病害相比危害有其独特之处:其一,果树是多年生植物,一旦被病毒侵染,则终生带毒,危害持久;其二,病毒病主要经人为嫁接、接穗、苗木,修剪、工具,根系交叉损伤,刺吸式害虫等传播;其三,病毒病与其他病害不同,果树染病之后难以用药剂进行有效控制;其四,病毒浸染后,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