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淮山炭疽病菌的致病力分化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wy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我国南方淮山炭疽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力分化状况,为淮山炭疽病的综合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对从我国南方6省(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福建和海南淮山种植区典型炭疽病病叶分离获得的45株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通过接种在4种不同淮山种质(Do6-3、Do6、Do108和Do21)叶片上进行致病力检测,分析不同来源菌株的致病力差异。【结果】45株炭疽菌均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建立定性定量分析南極磷虾油中磷脂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方法,为南极磷虾油中磷脂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比较氨基固相萃取柱和硅胶固相萃取柱对南极磷虾油中磷脂富集效果的影响,并研究Zorbax Rx-Sil柱和Chromolith Performance-Si柱及流动相对磷脂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采用氨基固相萃取柱对南极磷虾油原液进行净化处理并富集
【目的】从抗氧化酶活性和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揭示氨氮胁迫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机体的毒性效应机制,为其健康养殖与水质调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挑
【目的】针对黄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和靶斑病,提出改进的病害识别方法,为黄瓜病害自动识别提供一种技术支持。【方法】将RGB模型的病害图像转换到HSV和YUV颜色空间,通过OTSU筛选,获取阈值分割效果最好的HSV颜色空间的V分量,综合全阈值法和局部动态阈值法对V分量进行分割,获取病斑区和过渡区的分割图像。分别提取病斑区和过渡区的颜色和形状特征,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摘要:【目的】明确广西农户户主特征、农民组织化及农业技术扩散三者的逻辑关系,为加快推进先进农业技术向农户、基层组织扩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构建Probit二元选择模型分别研究户主特征和农民组织化的相互影响及农业技术扩散的路径。【结果】户主个人较高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及社会身份是提高农民组织化建设的关键,婚姻、邻里关系、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并不显著;农民组织化发展显著提升农户的农业技术采纳水平;户主特
【目的】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载脂蛋白A1(ApoA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开展ApoA1基因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制作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模型打下基础。【
【目的】鉴定评价广西黄瓜地方品种的农艺性状,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具有潜力的地方品种,为我国南方黄瓜育种提供亲本材料。【方法】从广西各地区收集10个黄瓜地方品
【目的】利用多年大田轮作试验探究黔北黄壤烟区烟—非烟作物轮作的氮钾施用配比效应,为提高黔北烟区种植效益和减少烟地养分积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7年在贵州
摘要:【目的】探尋既能有效防止土壤结构发生恶化又能充分营造水、肥、气等茶树良好生长环境的合理耕作深度,为指导茶农科学耕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免耕为对照(CK),设耕10 cm、耕20 cm和耕30 cm等3个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深度对茶园土壤容重、水含量、孔隙度、土壤三相比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耕作后0~30 cm土层土壤容重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耕30 cm处理0~
摘要:【目的】探索苦玄參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苦玄参育种资源的选择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12份苦玄参育种材料的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多态性百分率(P)及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并基于遗传距离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以明确该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17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4.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