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常规筛查系列皮肤斑贴试验反应的影响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常规筛查系列皮肤斑贴试验的影响。

方法

顺序选取门诊皮肤斑贴试验阳性(++)患者42例。第1次斑贴试验后予白三烯拮抗剂孟鲁司特口服,每天1次,每次10 mg,共14 d,在服药后第11天再次进行斑贴试验,服药后第14天判读斑贴试验结果。斑贴试验反应程度由"-"至"+++"统一转换为数值0、1、2、3、4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版软件进行秩和检验。

结果

完成试验的41例受试者,初次斑贴试验共49个格子中变应原显示强阳性(++)反应,干预后第2次斑贴试验,45个格子显示强阳性(++),1个格子由++变为+阳性,2个格子由++变为+++阳性。两次整体斑贴试验结果经秩和检验,Z= 0.82, P= 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常规筛查系列皮肤斑贴试验反应抑制作用有限。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了解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型别分布特征及与HIV阴性人群的差异。方法选择门诊患有尖锐湿疣或主诉近期与可疑尖锐湿疣患者有性接触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HIV阳性组62例和HIV阴性组2 716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外生殖器部位皮肤黏膜样本进行HPV检测,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HIV阳性组中,HPV总感染率74.19%(46/62)
目的检测Netherton综合征患者SPINK5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其相关亲属外周血DNA,用PCR扩增SPINK5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结果直接测序发现患者SPINK5基因的第13号外显子中的第1111位碱基发生C→T杂合突变(c.1111C> T),导致其编码第371位氨基酸变为终止密码子(p.R371X);第32号外显子中的第3121位碱基发生
目的通过对一个罕见早老症家系的分析,探讨早老症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遗传学因素。方法收集1个早老症家系(2代共5名家庭成员,子女3人均为患者)3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对其进行临床检查,并对患者手部、肺脏和下颌骨进行影像学分析;同时对3例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该家系进行LMNA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家系中的3例患者半岁左右即可见皮肤硬化症,并表现出生长严重迟缓,极度衰老面容。年长患者影像学检查显示骨质疏
期刊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豚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观察3周;银屑病模型组,用5%普萘洛尔乳膏外涂豚鼠耳背,造模3周;造模后观察组,造模后观察2周;造模后对照组,造模后给予25%聚乙二醇溶液灌胃2周,每次1 ml,1次/d;低剂量姜黄素组和高剂量姜黄素组,造模后用姜黄素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2和4与黄褐斑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黄褐斑患者和健康对照各40例,采集外周血,并收集其中10例黄褐斑及10例健康对照者皮损,用RT-PCR方法检测血样及皮损中TLR2和4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TLR2和4在皮损中的表达及分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褐斑皮损中TLR2和TLR4在mRNA水平表达(分别为9.72 ± 2.93, 9.52 ± 2.88)明显高于健康
期刊
目的评估口服避孕制剂屈螺酮炔雌醇片(YAZ)治疗女性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YAZ组和安慰剂组,分别口服YAZ和安慰剂。两组患者在月经的第1天服药,每日1片,连续服用24 d,后服用4 d无活性药片,28 d为1个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分别于治疗第1、3、6周期及治疗结束后8~15 d,对丘疹、脓疱、结节、开放性粉刺和闭合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