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经历着未有过的竞争压力。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实证结果探讨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途径,有助于其更好的定位自己,从而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中发展壮大。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一、引言
1.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尤其是对外资银行国民待遇的实行,开启了中外商业银行全方位竞争的时代,与此同时,国内同业竞争态势也日益严峻。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市场条件下,全面客观地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使其明确发展方向,采取针对性措施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金融体系竞争力评价方法。二是专业报刊杂志的评价。三是穆迪、标准普尔等国际著名信用评级机构每年对银行进行的信用等级评定。
(2)国内研究现状
焦瑾璞在其《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一书中从三性出发对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进行分解,他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是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魏春旗和朱枫的专著《商业银行竞争力》从七个方面对银行竞争力进行系统的理论诠释。戴国强认为商业银行既具有企业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他在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划分中通过盈利性、业务能力、技术和人力资源四个方面来反映这一特殊企业。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同时基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质,本文设计出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1所示:
三、实证分析研究
1.研究对象选取及数据来源
为保证数据的权威性,本文选取了14家银行。以这些银行2014年年报为样本来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数据通过直接获取或计算整理的方法获得,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处理。选取的14家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其中包括5家国家控股商业银行,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2家城市商业银行为。
2.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
(1)统计检验
使用SPSS19.0进行检验,KMO统计量=0.608>0.5,球形检验卡方统计量=187.523,单侧P=0.000<0.01,适合因子分析。
(2)因子选取
根据对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再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基于过程内定取特征值大于1的规则,前四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超过82%,基本解释了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的内容,所以,本文选取四个公因子因F1、F2、F3和F4。
(3)因子的命名解释
为明晰每个公共因子的含义,需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各因子包含变量的性质,将F1命名为规模实力和盈利因子,F2命名为发展能力及流动性因子,F3命名为稳定性及风险管理因子,F4命名为创新能力及公司治理因子。
(4)计算因子得分
由旋转后载荷矩阵中的数据和标准化数据计算可以得到指标的得分数值,再与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加权计算得到各个上市银行的综合主成分得分并进行排名。其具体结果如表3-1、3-2所示:
3.实证结果分析
(1)规模实力和盈利因子分析
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的规模实力和盈利能力排名领先,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性商业银行的规模实力和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同时,F1在所有因子中的高方差贡献率表明,在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阶段,规模水平和盈利能力对总体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发展能力及流动性因子分析
从银行发展能力及流動性分析,平安银行表现异常出彩,2014年平安银行进入快速发展期,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也排名靠前。而中国农业银行相较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性商业银行而言,进攻态势和流动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3)稳定性及风险管理因子分析
从银行资本充足性来看,各银行间差距不大,由于全球金融安全意识和我国金融业监管意识的逐步提升,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性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表现良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相对较低,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排名居中。
(4)创新能力及公司治理因子
在反映银行公司治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因子上,中国银行的得分为1.2425,排名第一。新市场环境要求商业银行加快创新步伐,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中制胜关键。中国银行始终秉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理念,其2014年的非存贷利差收入占比达到29.6%,有着绝对的竞争优势。
四、提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提高银行创新能力,塑造强势品牌
银行业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把握发展主动权。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业务创新,打造数字化金融平台,延伸虚拟经营空间;同时,加速发展低风险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提高竞争力水平。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人才队伍
首先,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细分,发挥其潜在优势;同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最后,创造良好多层次、多渠道的发展平台,让员工有更好的环境施展才能,发挥价值。
3.构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激励机制
上市商业银行应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董事会结构;健全总经理经营负责制;完善银行业绩评价体系,建立多样化、透明度高的激励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传统制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4.优化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控能力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有效化解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根除产风险的土壤,堵住产生风险的源头; 其次,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发挥市场约束的全面性、客观性、持续性特征;最后,完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发生的前、中、后期通过有效手段实施分段控制。
参考文献:
[1]焦瑾璞.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p54-p121.
[2]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与分析[J].中国金融,2004.
[3]焦迪,郑启文.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09(10):78-84.
[4]刘煜辉,张榉成. 2010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J].银行家,2010(09).
[5]孙莎,李明辉.刘莉亚.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与资本充足率关系研究[J].财经研究,2014(07).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一、引言
1.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尤其是对外资银行国民待遇的实行,开启了中外商业银行全方位竞争的时代,与此同时,国内同业竞争态势也日益严峻。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市场条件下,全面客观地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使其明确发展方向,采取针对性措施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金融体系竞争力评价方法。二是专业报刊杂志的评价。三是穆迪、标准普尔等国际著名信用评级机构每年对银行进行的信用等级评定。
(2)国内研究现状
焦瑾璞在其《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一书中从三性出发对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进行分解,他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是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魏春旗和朱枫的专著《商业银行竞争力》从七个方面对银行竞争力进行系统的理论诠释。戴国强认为商业银行既具有企业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他在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划分中通过盈利性、业务能力、技术和人力资源四个方面来反映这一特殊企业。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同时基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质,本文设计出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1所示:
三、实证分析研究
1.研究对象选取及数据来源
为保证数据的权威性,本文选取了14家银行。以这些银行2014年年报为样本来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数据通过直接获取或计算整理的方法获得,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处理。选取的14家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其中包括5家国家控股商业银行,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2家城市商业银行为。
2.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
(1)统计检验
使用SPSS19.0进行检验,KMO统计量=0.608>0.5,球形检验卡方统计量=187.523,单侧P=0.000<0.01,适合因子分析。
(2)因子选取
根据对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再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基于过程内定取特征值大于1的规则,前四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超过82%,基本解释了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的内容,所以,本文选取四个公因子因F1、F2、F3和F4。
(3)因子的命名解释
为明晰每个公共因子的含义,需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各因子包含变量的性质,将F1命名为规模实力和盈利因子,F2命名为发展能力及流动性因子,F3命名为稳定性及风险管理因子,F4命名为创新能力及公司治理因子。
(4)计算因子得分
由旋转后载荷矩阵中的数据和标准化数据计算可以得到指标的得分数值,再与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加权计算得到各个上市银行的综合主成分得分并进行排名。其具体结果如表3-1、3-2所示:
3.实证结果分析
(1)规模实力和盈利因子分析
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的规模实力和盈利能力排名领先,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性商业银行的规模实力和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同时,F1在所有因子中的高方差贡献率表明,在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阶段,规模水平和盈利能力对总体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发展能力及流动性因子分析
从银行发展能力及流動性分析,平安银行表现异常出彩,2014年平安银行进入快速发展期,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也排名靠前。而中国农业银行相较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性商业银行而言,进攻态势和流动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3)稳定性及风险管理因子分析
从银行资本充足性来看,各银行间差距不大,由于全球金融安全意识和我国金融业监管意识的逐步提升,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性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表现良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相对较低,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排名居中。
(4)创新能力及公司治理因子
在反映银行公司治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因子上,中国银行的得分为1.2425,排名第一。新市场环境要求商业银行加快创新步伐,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中制胜关键。中国银行始终秉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理念,其2014年的非存贷利差收入占比达到29.6%,有着绝对的竞争优势。
四、提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提高银行创新能力,塑造强势品牌
银行业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把握发展主动权。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业务创新,打造数字化金融平台,延伸虚拟经营空间;同时,加速发展低风险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提高竞争力水平。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人才队伍
首先,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细分,发挥其潜在优势;同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最后,创造良好多层次、多渠道的发展平台,让员工有更好的环境施展才能,发挥价值。
3.构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激励机制
上市商业银行应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董事会结构;健全总经理经营负责制;完善银行业绩评价体系,建立多样化、透明度高的激励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传统制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4.优化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控能力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有效化解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根除产风险的土壤,堵住产生风险的源头; 其次,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发挥市场约束的全面性、客观性、持续性特征;最后,完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发生的前、中、后期通过有效手段实施分段控制。
参考文献:
[1]焦瑾璞.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p54-p121.
[2]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与分析[J].中国金融,2004.
[3]焦迪,郑启文.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09(10):78-84.
[4]刘煜辉,张榉成. 2010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J].银行家,2010(09).
[5]孙莎,李明辉.刘莉亚.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与资本充足率关系研究[J].财经研究,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