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承气汤具有通腑泻热、祛痰化瘀、清热解毒、醒脑开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疗效,故大承气汤加减在脑出血术后的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术后;大承气汤
脑出血在传统中医中属于“中风”的范畴,亦称“猝中”,是以猝然昏仆、不醒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偏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笔者通过长期神经外科工作经历发现,由于中风病变多端,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可兼有腑气不通之症状,如腹胀满、便干便秘、烦躁不安、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洪大等症状,表现为脑出血患者术后便秘、发热、肺部感染甚至再出血。针对此特点,采用通腑法,辨证使用大承气汤治疗中风取得满意疗效。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加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脑出血术后患者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行开颅手术的脑出血患者,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46岁~90岁,平均年龄62.7岁;血肿量20毫升~100毫升,平均46.4毫升;幕上血肿72例,幕下血肿8例,破入脑室系统12例;术前格拉斯哥评分,8分以上39例,5~8分27例,5分以下14例。本组病例均于术后24小时表现不同程度的腹胀、发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1.2 方法 本组病例均于发病后4小时~24小时入院,经过头部CT证实为脑出血,根据血肿情况,个性化选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血肿破入脑室者加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常规补液、制酸、脱水、防治感染等。于术后24小时,清醒者可直接进食和口服,不清醒者安置鼻胃管进行鼻饲。加用大承气汤加减口服或鼻胃管注入,腹胀明显者可采用保留灌肠[1]。
疗效评定标准:腹胀、发热、肺部感染等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部分改善为有效,没有改善为无效。
1.3 结果 本组病例中显效56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
2 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对有手术指征的脑出血患者,经过手术清除血肿,解除了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等继发性脑损伤,能有效的挽救病人生命,但病人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严重受损,加上全麻、气管插管、意识不清、卧床、脱水药物的使用、丘脑激惹、血肿吸收等因素致病人腹胀便秘、发热、痰液粘稠不易排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很高[2]。特别便秘时病人用力排便,使血压、颅压升高,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此时病人仍可能面临生命的威胁,或不能达到良好的康复。西医治疗腹胀便秘采用果导片、硫酸镁、液体石蜡等易致腹泻、大便失禁;治疗发热多用物理降温,为感染发热则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则加强抗感染,有时甚至几联抗生素使用都无效和导致细菌广泛耐药。
传统医学认为,中风一证变化多端,风、火、痰、瘀相互交织,但总其要旨,当以火为主,正如《内经》所言:“时人所谓卒倒暴之中风,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由此可见,中风临床表现多以实证为主,阳热亢盛,炼液成痰,阴阳热结,腑热上蒸。因此患者常见神昏、高热、肢瘫、喉中痰鸣,腹胀、便秘、舌苔黄燥、口气臭秽等表现。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通腑泄热,选用大承气汤加减。大承气汤具通腑泻热之力,能使热结去,积滞除,并可排出其痰、热、瘀毒,使浊邪不能上扰清窍,清窍利则六腑通,诸症减轻后,再辨其气血之虚实及痰瘀之轻重施治。许多研究表明,通腑能帮助排泄积于肠中的代谢产物包括那些过量的氨类、吲哚等有害物质(肠源性毒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腹腔压力,从而起到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对减轻中风意识障碍和恢复大脑功能有积极作用。另外,中风后大多数病人长期卧床,胃肠功能减退,传导失司,极易形成便秘,大承气汤可使大便保持通畅,避免因便秘而用力排便引起的脑部血管再出血,而加重病情。由此可见,临床上大承气汤治疗中风可贯穿其全过程,辨证之时,可根据情况而定,只要未见极虚之证,均可投之。对于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痰多者加法半夏、陈皮、竹茹;仍有血瘀者加用赤芍、当归、桃仁;气血虚者加太子参、当归、甘草;阴虚者加玄参、生地、麦冬;肠燥津亏者加火麻仁、杏仁;发热者加柴胡、黄芩。
方中大黄、芒硝之功效有:借通降阳明胃腑之势,使实热邪浊随大便而去;借泻下阳明之力,上病下取,使血气下行,痰热消散,气血胃顺,元神府自然清静;借通导腑气之力祛痰化瘀,清热解毒,推陈出新,使痰热有其出路而达开窍醒脑、神明复用之目的;急下存阴,使欲竭之真阴得以保存,邪去正安[3]。
现代西医研究认为,大承气汤还有兴奋肠管,增加肠道推进功能,增加肠血流量和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抑菌、抗炎和解毒等功能[4]。
另需指出,在病人大便次数较多(每日5~6次以上)时应将大黄改为制大黄。
参考文献
[1] 赵清玲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护理体会 光明中医 2008,23(2)238~239
[2] 汤忠华 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脑出血术后并发症62例 陕西中医2009,28(10)1313~1314.
[3] 高敏 吕娜 卒中后便秘的中药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26(2)
[4] 何静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便秘48例观察 实用内科杂志 2007,21(1)67
【关键词】脑出血术后;大承气汤
脑出血在传统中医中属于“中风”的范畴,亦称“猝中”,是以猝然昏仆、不醒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偏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笔者通过长期神经外科工作经历发现,由于中风病变多端,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可兼有腑气不通之症状,如腹胀满、便干便秘、烦躁不安、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洪大等症状,表现为脑出血患者术后便秘、发热、肺部感染甚至再出血。针对此特点,采用通腑法,辨证使用大承气汤治疗中风取得满意疗效。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加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脑出血术后患者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行开颅手术的脑出血患者,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46岁~90岁,平均年龄62.7岁;血肿量20毫升~100毫升,平均46.4毫升;幕上血肿72例,幕下血肿8例,破入脑室系统12例;术前格拉斯哥评分,8分以上39例,5~8分27例,5分以下14例。本组病例均于术后24小时表现不同程度的腹胀、发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1.2 方法 本组病例均于发病后4小时~24小时入院,经过头部CT证实为脑出血,根据血肿情况,个性化选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血肿破入脑室者加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常规补液、制酸、脱水、防治感染等。于术后24小时,清醒者可直接进食和口服,不清醒者安置鼻胃管进行鼻饲。加用大承气汤加减口服或鼻胃管注入,腹胀明显者可采用保留灌肠[1]。
疗效评定标准:腹胀、发热、肺部感染等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部分改善为有效,没有改善为无效。
1.3 结果 本组病例中显效56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
2 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对有手术指征的脑出血患者,经过手术清除血肿,解除了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等继发性脑损伤,能有效的挽救病人生命,但病人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严重受损,加上全麻、气管插管、意识不清、卧床、脱水药物的使用、丘脑激惹、血肿吸收等因素致病人腹胀便秘、发热、痰液粘稠不易排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很高[2]。特别便秘时病人用力排便,使血压、颅压升高,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此时病人仍可能面临生命的威胁,或不能达到良好的康复。西医治疗腹胀便秘采用果导片、硫酸镁、液体石蜡等易致腹泻、大便失禁;治疗发热多用物理降温,为感染发热则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则加强抗感染,有时甚至几联抗生素使用都无效和导致细菌广泛耐药。
传统医学认为,中风一证变化多端,风、火、痰、瘀相互交织,但总其要旨,当以火为主,正如《内经》所言:“时人所谓卒倒暴之中风,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由此可见,中风临床表现多以实证为主,阳热亢盛,炼液成痰,阴阳热结,腑热上蒸。因此患者常见神昏、高热、肢瘫、喉中痰鸣,腹胀、便秘、舌苔黄燥、口气臭秽等表现。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通腑泄热,选用大承气汤加减。大承气汤具通腑泻热之力,能使热结去,积滞除,并可排出其痰、热、瘀毒,使浊邪不能上扰清窍,清窍利则六腑通,诸症减轻后,再辨其气血之虚实及痰瘀之轻重施治。许多研究表明,通腑能帮助排泄积于肠中的代谢产物包括那些过量的氨类、吲哚等有害物质(肠源性毒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腹腔压力,从而起到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对减轻中风意识障碍和恢复大脑功能有积极作用。另外,中风后大多数病人长期卧床,胃肠功能减退,传导失司,极易形成便秘,大承气汤可使大便保持通畅,避免因便秘而用力排便引起的脑部血管再出血,而加重病情。由此可见,临床上大承气汤治疗中风可贯穿其全过程,辨证之时,可根据情况而定,只要未见极虚之证,均可投之。对于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痰多者加法半夏、陈皮、竹茹;仍有血瘀者加用赤芍、当归、桃仁;气血虚者加太子参、当归、甘草;阴虚者加玄参、生地、麦冬;肠燥津亏者加火麻仁、杏仁;发热者加柴胡、黄芩。
方中大黄、芒硝之功效有:借通降阳明胃腑之势,使实热邪浊随大便而去;借泻下阳明之力,上病下取,使血气下行,痰热消散,气血胃顺,元神府自然清静;借通导腑气之力祛痰化瘀,清热解毒,推陈出新,使痰热有其出路而达开窍醒脑、神明复用之目的;急下存阴,使欲竭之真阴得以保存,邪去正安[3]。
现代西医研究认为,大承气汤还有兴奋肠管,增加肠道推进功能,增加肠血流量和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抑菌、抗炎和解毒等功能[4]。
另需指出,在病人大便次数较多(每日5~6次以上)时应将大黄改为制大黄。
参考文献
[1] 赵清玲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护理体会 光明中医 2008,23(2)238~239
[2] 汤忠华 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脑出血术后并发症62例 陕西中医2009,28(10)1313~1314.
[3] 高敏 吕娜 卒中后便秘的中药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26(2)
[4] 何静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便秘48例观察 实用内科杂志 2007,2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