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根本不敢说自己是NO.1

来源 :新潮电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 2015年的5月6日可能是手机媒体记者们最近两年来最忙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在北京城的不同角落,360奇酷、努比亚Z9、小米note顶配版同时举办了盛大的发布会。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展示出如今国内手机大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4月中国手机市场上在售的机型数量为1237款,总量与3月相比减少了近百款,而退市的产品数量更是将近200款。从品牌数量来看,目前国产手机品牌数量已经达到数十家,除了华为、联想、魅族、金立、中兴、小米、vivo、OPPO、酷派、努比亚、天语、夏新等专攻手机的品牌之外,海尔手机、老罗的锤子手机、庚phone等明星手机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恐怕也没有哪一家厂商敢肯定地描述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也许今天的领头羊明天就会被颠覆。可以肯定的就是,中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真正的“战国时代”。
  国产手机的时代还是Android的时代?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日前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IDC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1.1亿部左右,同比下滑5.6%。其中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9800万部左右,同比下降4.3%。而国内智能机市场出货第一的品牌,却是苹果,出货量为1460万部。
  这一组数据体现出的信息,是国内手机市场已经从追求性价比到追求品位。当越来越多的用户拥有一款以上的智能机时,第二次购机的用户对新手机的选择则更加倾向于品牌,而主打性价比策略的国产手机在二次购机的用户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远低于苹果。
  事实上,由于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所以国产手机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几乎一致地选择了Android,这导致国产手机厂商在产业链上游的话语权与生态系统构建都几近空白,难以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研究主管汤姆 康(Tom Kang)曾表示,目前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渗透率已超过90%,这意味着中国几乎所有人都已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在人手一机甚至一人多机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仅仅在配置参数上的少许提升,再难打动用户购置新机,因为用户不需要对接近同质化的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更新换代,这只能造成用户越来越多的无处安放的电子垃圾,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负累,所以,往往只有影响力的品牌在这个时候成为选择标准。
  Android并不是不能支持品牌,但在Android阵营内,国产手机要面对的是三星这样的国际巨头。大多数国产手机无论是做工、硬件还是配置,其实并不逊色于三星,但由于缺乏自己的品牌效应,在Android系统层面的品牌价值被持续拉低的情况下,Android阵营内原本影响力就不足够的品牌也跟着受伤,因此即便是国产手机翘楚,想要通过硬件升级与工艺设计来凸显自身品牌也难上加难。
  对于Google来说,Android只是用户的入口,它所作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让Android形成手机厂商规模继而形成用户规模,让Android阵营的手机用户能成为其搜索引擎为核心的软件生态。Android厂商在系统层面无法突破的情况下,始终无法避免在Android阵营内的同质化竞争。而缺乏软硬件融合的能力,国产手机在享受了Android快速发展的红利之后,却已经走到了核心技术创新的尽头。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发展已趋平稳
  根据IDC报告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是过去6年以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次出现季度同比下滑的情况。在过去多个季度里,中国智能手机的季度出货量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率。但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可能已经接近饱和。根据CNNIC今年2月3日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网民依旧是我国网民的主力军,但2014年上半年手机网民增速为5.4%,下半年为5.6%,增速未出现明显增长,手机网民即将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IDC中国区研究总监王吉平表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今年第一季度进入调整期,跟去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的需求提前释放有关。此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截至2014年底,很多厂商都积累了过多的库存量。另外,2014年下半年运营商调整了补贴方式和补贴预算。“综合以上因素,2015年第一季度市场不得不进入一段调整期。”
  中国在2011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公司在中国的智能手机销量超过美国。人气颇高的新款iPhone 6和iPhone 6 Plus手机在中国销售状况非常良好,也带动苹果在今年第一季度超越小米,成为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智能手机制造商。
  这一观点也被很多专家所认可。智能手机市场放缓目前已经给苹果、三星等外国品牌以及小米这样的新兴本土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有分析师称,鉴于市场放缓且竞争加剧,小米今年或难以延续国内业务的增长势头。而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在华市场份额从上年同期的第一位滑落至第四位。虽然三星表示,在新款Galaxy S6等高端机型的支撑下,三星在华智能手机业务前景依然向好。三星在一份声明中称,虽然有迹象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经历了爆炸式增长后或将在今年放缓,但中国8.85亿手机用户中的大多数仍在使用低端和中端智能手机,这意味着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趋于成熟,仍然有足够的升级换代需求。
  智能手机增速放缓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也很明显,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速从两年前50%左右的增速下滑到如今的20%以下。三星电子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甚至连续数个季度负增长。相比于三星,苹果虽然也一度受困于大环境的萎靡,但凭借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热卖,又将增速提升到了40%以上。
  中高端机型将成必争之地
  国产手机战国时代的新常态
  在过去的连续五个季度里,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的位置曾四度易主,三星、联想、小米和苹果轮番成为老大。这一方面反应了市场整体的竞争激烈性,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智能手机的客户忠诚度并不高, 这也是“多品牌”策略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以6.5亿美元入股魅族,正式加入智能手机战局。凭借阿里巴巴昔日创下的种种辉煌,大多数人认定获得阿里巴巴支持的魅族有能力将国产手机行业竞争格局更加明朗化。随后5月周鸿祎又宣布将与酷派联合推出奇酷手机品牌,虽然产品尚未面世,但就凭周鸿祎本人,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众所周知的是,多年以来周鸿祎一直扮演一个“行业老大挑战者”和“行业规则破坏者”的角色,360公司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服务、智能手机系统方面、数据分析等方面,深度挖掘的数据都可以为手机行业所用;而酷派在手机研发推广、针对硬件和用户在视觉和交互上的用户体验、市场策略、线下销售渠道方面也拥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但光是这样还不够,国产手机的短板依然非常明显。一方面,缺乏品牌影响力、创新研发能力不足、核心专利非常稀少、产业链控制能力较低的国产中低端厂商很可能在接下来的战国时代被淘汰出局,销声匿迹;另一方面,专利战的战火也会逐渐烧到家门口,从去年开始,华为、中兴、联想等拥有大量专利技术的企业诉讼之战已经打响,小米、魅族、OPPO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未来,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格局的成熟、企业国际化的深入,缺少专利的国产手机品牌日子会更加艰难。
  而整个市场的趋势,也将成为国产手机和国际品牌此消彼长,拉锯战的趋势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目前,苹果、小米、华为、三星和联想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前五大厂商,这些厂商在2015年第一季度共计占据56.3%的出货量市场份额。在这5家厂商中,苹果、小米和华为实现了同比的增长,但是三星和联想都出现了严重的出货量下滑,其中三星出货量同比下滑54.8%,联想出货量下滑22.8%。
  后记
  当然,无论谁赢谁输,最后受益的将是广大用户。以酷派、魅族为代表的传统手机厂商正在积极向互联网手机转型,更多地放下身段倾听消费者的声音;而小米、锤子等互联网手机品牌则在积极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用户体验,使之具备传统手机厂商的优势。市场竞争的过程也是融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摩尔定律将继续生效,手机的配置越来越高,使用体验越来越好,而价格越来越公道合理,用户的选择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其他文献
说起电视机或是家庭影音娱乐系统的品牌,你或许会如数家珍般报出一堆日系、韩系和美系的品牌,但说到欧洲品牌,可能国内的消费者就所知不多了。LOEWE,这个于1923年在柏林设立的品牌,在欧洲高端家庭影音娱乐系统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将年轮的指针回拨到90年前,Siegmund和David Ludwig Loewe兄弟在柏林开设了一间小型收音机工场,拉开了LOEWE品牌的序幕。之后,其不断创新与先锋精神开始
几乎每一年,我们都在重提无线互联的话题,然而,我们每一年的话题却各不相同。相比渺如烟海的无线技术,我们的数码产品的类型却是极为有限的,往往同一领域,就有数个、乃至十数个无线标准相互竞争,而每一种新标准的胜出,都会带动硬件产业链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同时,无线网络让消费电子产品功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延伸,让我们更方便得驾驭。2011年的无线互联话题,将集中于DLNA、NFC、蓝牙4.0与5.8GHz四个标
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历程中,虽然高端领域一直被苹果、三星牢牢把持,但以小米、华为、联想为代表的大批国产品牌却在中低端市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千元级智能手机更成为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难以进入的“禁区”,而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成熟,国产手机品牌也渐渐将目光放到了高端市场,当小米意图通过小米Note冲击高端手机市场时,华为Mate S的发布也将苹果、三星这两个高端手机市场的霸主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的决心。当
有开始,就必定有结束,对于人的生命是这样,对于我们所使用的每一件物品来说也是这样。不好意思地说,笔者是个有点收集癖的人用坏的东西经常都不愿意扔掉,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习惯。一段时间里,笔者的案头曾经一度堆满了手机、MP3、掌上游戏机和好几台笔记本电脑,其实并非不想扔掉它们,只是觉得不能像普通垃圾一样直接扔进垃圾桶。  毕竟,穿坏的衣服不扔掉,只不过是浪费了存储空间;而废旧的电子设备不扔掉,拖的时间越久
对手机发展历史稍微有点了解的用户,一定不会忘记2005年~2006年日系手机的惨败,先是2005年1月,日本东芝公司与南京普天王芝通信分手,成为日系手机品牌中率先退出中国手机市场的企业;之后。在同一年里,索尼、三菱、松下也纷纷败下阵来。而随着2006年11月22日NEC手机正式退出中国手机市场,则标志着日系手机企业以集体退市的方式黯然收场。时间飞逝,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各大正品市场里已再难觅日系手机
从加入通话功能向智能手机领域渗透,到配备键盘转战笔记本市场,平板电脑在新功能设计和应用转型方面从未安静过,而IFA2015上,沉寂需求的平板电脑领域再次依靠游戏、投影等众多“异于常人”的功能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一场围绕应用功能的全面变异正在平板电脑领域发生。  难言乐观的平板电脑  五年的时间,让平板电脑这一新兴产品领域走向成熟,面对逐渐饱和的市场和理智的消费者,平板电脑整体销量的下滑已是不可
2014飞利浦旗舰品牌Fidelio新品发布会  2014年12月10日,“2014 Fidelio品牌新品发布会”在钱塘江畔“杭州印”正式举行,4款Fidelio耳机全新亮相,吸引了各地的耳机发烧友、经销商以及新闻媒体出席本次新品发布会,共同领略Fidelio新品风采。Fidelio是飞利浦全新打造的旗舰品牌,以“执着于音”的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绝佳的聆听体验,其产品涵盖耳机、家庭影院、蓝牙
上海世博会自2002年申办成功以来,历时八年潜心备战,终于迎来了开幕的激动时刻。这场世界性的盛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无限机会,促使大家相互了解和学习。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更是一场所有人都不愿意错过的历史性盛会。当全世界的人们为着世博前来观看时,他们还将带着中国和上海留给他们的生动印象,带着对这个国家、这座城市之华丽转身的更深理解,满载而归。    与此同时,由上海市迎世博600天行动
当我将索尼MDR,Z1000拿到手中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轻得出奇,与以前那些Hi—Fi或监听级的大耳机相比,z1000显得有些小巧、纤细,特别是相对于欧美系耳机,远没有那么“彪悍、阳刚”,但却显得更为细致、优雅。而这种轻盈并不让人反感——其细密的结构、精致的接合工艺,让我完全不担心它的防损能力会逊于其他同类型的耳机。而极小的机身自重,也让我体会到的更好佩戴效果——它的头带并没有分散重力的设计,但耳
管苹果一再表示,最近沸沸扬扬的专利侵权官司耗费了“巨大的时间和成本”。但我们丝毫看不出它有停下来的意思,它已经成为近年来世界上起诉案件最多的科技企业。自首席专利法律顾问Richard Lutton离职后,苹果展开了针对高级专利诉讼顾问(Sr.patent Lit gation Counsel)和法律诉讼顾问(Legal Counsel,Litigation)新一轮招聘,这无疑预示着这场持久战远还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