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M分级标准与中医临床研究评价体系的建立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ki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循证医学(EBM)的分级标准作为参照,提出中医临床研究的评价体系。笔者反对一些西方学者将循证医学归结为单一的随机对照的“金标准”的做法,认为那样会扼杀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因素;同时也不同意“金标准”完全不适合中医研究的说法,主张“金标准”下得出的正面结论是可取的,但对其得出的负面结果则不要用来轻易下否定中医的结论。中医的许多临床研究可以用EBM原创者所描述的次级标准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符合目前的研究水平的,且对促进中医学的科学体系建立在扎实的根基上大有好处。本文特别提出以病人中医治疗前后的病状对照进行
其他文献
当前,中小学生的童年消逝已成为负担过重之下一种强烈的社会隐忧:儿童的自主时间无法自由支配,制度化学习占据儿童全部生活,社会竞争的过度卷入摧毁儿童童真。为此,将儿童从繁
生物粘附微球作为微球给药的一种制剂,具有延长药物的滞留时间、缓释和控释等优势,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