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案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合并输尿管迂曲的效果分析

来源 :新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C_li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3种方式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合并输尿管迂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85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合并输尿管迂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结石的处理方案分为FUL组(35例)、PCNL组(32例)和RLU组(18例),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价(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血红蛋白下降值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PCNL组术中出血量最多、术后疼痛最明显,RLU组的手术时间最长,FUL组的住院时间最短(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 对于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合并输尿管迂曲的患者,FUL、PCNL和RLU均安全有效,各有优劣,术者可根据自身经验选择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 揭示腹膜透析(PD)患者透析流出液中T淋巴细胞随PD时间延长的改变轨迹,探究其与PD相关腹膜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对笔者前期研究获取的10例PD患者(短期PD组6例,长期PD组4例)透析流出液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细胞分类,提取出T淋巴细胞的数据进行2组间的差异分析、通路富集分析;同时收集23例患者PD治疗前及开始后随访的血常规数据,比较PD开始前后免疫细胞组成的差异.结果 PD患者透析流出液中T淋巴细胞在免疫细胞总数中的占比随PD时间延长增加(P<0.05).差异分析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1(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