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地调整是中国农地制度的重要特征,虽然均田的益处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借助土地调整来保证农民获得土地的均等机会是合理和必要的。从合理性来看,土地调整体现了村民的集体
【机 构】
: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SH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调整是中国农地制度的重要特征,虽然均田的益处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借助土地调整来保证农民获得土地的均等机会是合理和必要的。从合理性来看,土地调整体现了村民的集体成员权,在土地仍然承担社会保障功能的阶段,特别是在土地流转市场运转受限的情况下,农民在社会保障、资源配置与乡村治理方面仍对调整有较高的需求;从必要性来看,土地调整迎合了村民的"公平"观念,与村民自治制度相契合,并因正式法律的不完全以及替代性制度的运转受限获得了存在的空间;从总体来看,基本公平和成员权保障的土地调整已经不符合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未来要健全传统调整的替代性制度,削弱其社会基础,有条件地发挥调整产权整合优势,实现土地细碎化的治理。
其他文献
老龄化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年问题世界大会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口号来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老龄化问题,引发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各国对“
素养时代的项目化学习指向知识观的变革与人的心智的自由迁移。在进行项目化学习设计时,要指向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用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将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围岩稳定性较差,仅施作“锚喷+钢拱架”支护,难以确保施工安全,有必要采取超前辅助措施,提高围岩稳定性。依托尖子山隧道,建立二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隧
受矿山内部地形、煤层地质结构、开采方案及进度控制、煤炭运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的矿山巷道设计成倾斜巷道。不同于典型的垂直和水平类型的巷道,倾斜巷道主要用于矿
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其中土壤更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在当下大数据背景下,为使土壤资源深度挖掘并最大化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已俨然成为土壤信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是苏联最知名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一位作曲家,还是一位钢琴演奏家。作为苏联时期的
近年来,我国土地价格不断上涨,中央多次强调“房住不炒”,同时要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各地针对土地价格上涨的问题,施行不同的土地出让规则。为了应对不同时期、不同城市土地价格的上涨,“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配建”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出让规则出现。土地出让规则的出现,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抑制土地价格上涨,以免造成土地价格过高的现象。因此本文针对土地出让规则是否能有效抑制土地价格上涨,达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