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大豆疫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安徽蒙城大豆疫病病株上分离得到2个疫霉菌株,对其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表明,2个菌株均为同宗配合的,雄器绝大多数侧生,偶见围生;孢子囊无乳突,不具脱落性,内层出;最高生长温度35℃,最低生长温度高于7℃,对孔雀绿敏感;对大豆具有致病性。根据研究结果,参照主要疫霉分类检索表,将上述菌株鉴定为大雄疫霉大豆专化型(Phytophthora megasperma f.sp.glycinea)。据此初步认为大雄疫霉大豆专化型是引致安徽蒙城大豆疫病的病原菌。
其他文献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共发现广西龙眼真菌性病害14种,其中桂圆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guiyuan、龙眼拟茎点霉菌 Phomopsis longanae 、龙眼壳二孢菌Ascochyta longan 、细链格孢菌
博优253是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利用自选的强优恢复系测253与博A配组,于1996年晚造育成的晚籼新组合.经多年多点大面积种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全生育期120 d,适合华南及种
锥形简体锻件的传统制造方法是先锻造出直壁筒体锻件,再机加工出锥形简体。新的锥形简体自由锻方法是采取局部镦粗、锥度和压下量控制、正确选用马杠、加挡块等多种方式直接锻
《旅游礼仪》课程是一门实训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易懂、易学,难养成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对学生的实际训练,探索有效的实训模式,建立合理的实训成绩认定体系,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