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6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正确地把握教学中的“度”,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度”,对搞好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把握知识传授的深浅度
  中学政治课教材知识面涉及较广,在教学中,有时为了讲清某些问题,必须对教材的内容加以深化和扩展。但这种深化和扩展必须有个“度”,即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在讲授中忽视了这个“度”,教师随心所欲,不着边际,这不仅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还会影响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掌握。所以,深化和拓展教材,教师心中要有一把尺度,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为原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找到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扩大知识层面的最佳结合点。
  例如,在教“剩余价值”这一概念时,首先要求学生准确地把握它的科学含义。剩余价值是指除去工资,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其次,要求学生对剩余价值这个概念进行多层次的理解,把握好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中可通过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事例,用数字计算出剩余价值 ,来说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二、课堂提问要适度
  提问历来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一个精当的提问,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提问不当的情况,如:不加思索,信口乱问;语意含混, 题意不明;故弄玄虚,为难学生;千篇一律,不分对象;等等。要克服这些现象,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把握课堂提问的“度”。第一,提问难易有度。若问题过于简单,没有一定的思考性,学生张口能答,就失去提问的意义;若问题过难,学生的思维启动不起来,就激不起学生答题的兴趣。第二,提问要数量有度。尽管课堂的提问作用很大,但也不是提问次数越多越好;提问过于频密,使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精神高度紧张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第三,提问要“点”“面”有度。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可以按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问题,按问题的难易程度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让他们体味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切忌把回答问题当作某几个优等生的专利。
  三、针砭时弊要把握准确度
  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回避时弊,要敢于触及。在针砭时弊时,一定要准确适度,过分渲染反而产生与愿望相反的教育效果。有的教师对党内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不加分析地罗列,对社会一些不正之风夸大其辞,这样做不但不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片面认识,把个别丑恶现象当成是普遍现象,把支流当成主流,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因此在针砭时弊时,教师既不能捕风捉影,也不能在某些细节上浓墨重彩,而要准确适度。特别要讲清楚时弊产生的原因,党对消除时弊、反对腐败的决心及其已经取得的成绩。同时,要大力宣传一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能够实践“三个代表”的典型人物,达到弘扬正气的目的。
  四、事例举证要有力度
  中学政治课是理论与实际联系较为密切的一门课。联系实际的事例是由教师来选择,但选择的标准应由教学内容决定,应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因此教师在运用事例时,应明确所选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选用这个,而不选用别的事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说明力度。有的教师在课前不进行选择,上课时天马行空、信口开河,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但都与教学内容无关,只能是哗众取宠,失去运用事例的目的性,减弱了说明力度。列举的事例同时要典型要有代表性。例如,讲授“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时,我讲了一个中学生从违纪到一般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事例。然后叫学生对照教材分析:“他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属于犯罪?犯罪有没有违法?他犯了什么法?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作归纳小结。这样学生不仅理解透彻,记忆也牢固,还受到了启发教育。
  总之,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不管是对知识的传授,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而应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紧紧把握“适度”原则,力求使每一节课的处理都恰到好处,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其他文献
【摘要】地理是中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需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地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是联系紧密的,如果地理教学脱离了生活本质,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都有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地理的生活性、综合性和地域性,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地理教学回归到生活中来。  【关键词】中学地理回归生活教学方法  引言:当
【摘要】根据目前政治开卷考查反馈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政治过程中存在一个重要不足就是学生对政治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语言的驾驭能力还十分缺乏,说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解决政治问题的方法还有待于提高。  【关键词】人才观 课堂氛围  政治课新《课标》强调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要研究和关注学生在什么样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
唱游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儿童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儿童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教学途径。认真开展唱游教学,引导儿童以优美而富有感情的动作,表现歌曲中歌词的内容、情感或乐曲中的韵律节奏,这对于完善儿童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逐步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唱游教学的要点  在唱游教学中,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唱游作品的选择。
生物比较法教学, 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 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中学生物学主要讲述生命现象和规律。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概念, 并从中归纳出生命活动规律, 采用比较法是最好的选择。 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特点灵活运用, 使比较法真正应用于生物教学第一线, 成为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一、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优点  就初中生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