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hou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科学探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鲜事物,科学探究活动是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化学,在体验中感受化学,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探究过程与方法的指导.
  一、对探究性学习的正确理解和实施
  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在理解和实施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两方面的偏差,一是对探究的泛化,二是对探究的神话.前者就是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与学的形式贴上探究的标签,不论这种教学活动是否适合探究,都被冠以探究而且是自由探究的名称;后者则只把从问题的提出,证据收集,实验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等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才归为探究.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区别事物的基本方法要把握它们的特征,探究式教学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能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所谓科学性问题是针对客观世界中的物体、陌生事件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必学的科学概念相联系,并且能够引发他们进行实验研究,导致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的活动.例如,对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从问题的提出,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的实施,误差的分析,都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并对后续的化学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2.能够获得帮助学生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依据.与许多认知方式不同的是,科学探究是以实验数据为基础解释客观世界的运行机制.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测量获得实验数据.在观察与测量中,利用感官感知实验现象,或借助于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并运用数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
  3.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解释须同实验所得的数据一致,科学解释还须接受质疑,并要求运用各种与科学有关的认知方法(如分类、分析、推论、预测)以及一般的认知过程(如批判推理和逻辑推理).解释是将所观察到的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因此,解释要超越现有知识,提出新的见解.
  二、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唱主角,教师甘当配角,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备一瓶汽水,其他的实验仪器有:酒精灯、火柴、小木条、小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集气瓶、放有两支高低不一蜡烛的小烧杯;药品有:澄清石灰水、石蕊溶液.出示课题“探究汽水中气体的性质”,让学生情绪高涨.这时教师强调探究计划,“你准备探究哪些性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究.通过自由发言、补充、归纳,学生得出应该探究该气体的物理性质:(1)颜色、状态、气味;(2)密度;(3)溶解性.化学性质:(1)可燃性或助燃性;(2)能否与石灰水反应?(3)能否使石蕊溶液变色?实验时,学生打开瓶盖,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发出丝丝响声,泡沫溢出瓶口等.“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然后,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紫色石蕊溶液中,推断出气体的名称,并讨论紫色石蕊溶液变色的原因.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把生活、社会实际问题与已有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促使他们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构建知识,在讨论和争论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开展探究性学习需注意的问题
  1.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及其相互促进.在多样化的科目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应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2. 探究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关注个别差异.化学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应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
  3. 探究问题的设计应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例如,针对化学教学,应强调“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4. 探究学习的重点不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因此不必对此要求过高.
  5. 在探究中,教师要倾听学生,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6.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的相互倾听).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应针对教材中能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充分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优势,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乐趣,也要避免所有教学内容都探究的误区.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上还存在很多发展的可能性,现在的很多学校,都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在应用方面的技能.如果把这些想法都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能够对课程有深入的了解,并吃透初中物理课本内容,从而保证教学过程中的高效性,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参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下面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高效教学策略.  一、保证课堂教学的活跃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的高
摘要:沟通是人类行为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沟通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当教育遇到沟通的问题时,教师唯有以“艺术”的眼光和方法去应对,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沟通效果.  关键词:学生 沟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懂得如何有效地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才能建立彼此信任、尊重、接纳、理解的关系,也才能有
期刊
初中物理“合作 探究”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实验现象、和他人对话、反思自我,从而达到促进自身能力提高的目的.“合作 探究”的教学模式,从构建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两方面,鼓励学生良性竞争,让思维敏捷、个性迥然的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所获得的体验及认知的机会,通过合作、交流、
没有幽默感的教师,是一尊雕像;没有幽默的生活,则是一潭死水.幽默是一种艺术,恰当地运用它已经成为许多优秀教师教学成功的法宝和秘诀之一.化学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等方面去寻求契机,恰当把握和运用好幽默艺术,把课堂上的情趣和理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每一节课都充满笑声,让每一个学生在愉快、轻松中学习,真正让幽默艺术散发出熠熠光辉.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幽默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生动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