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安全设计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w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建筑发生火灾,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带来人员伤亡,并造成巨大的不良社会影响。为此将针对人员密集的防火安全设计、地质和地震灾害防控安全设计及恐怖袭击安全风险防控设计展开探讨,为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安全设计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安全设计;研究
  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在使用中面临着火灾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爆炸和生化污染风险等多重风险。在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安全设计中,必须做好对这些安全风险的防范,有效提高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安全设计质量,确保公共建筑的绝对安全。
  一、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火灾安全控制策略
  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由于建筑结构复杂,人员成分复杂,因此很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1完善被动防火设计
  所谓被动防火设计,就是建筑物本身和火灾防范系统对火灾的预防。被动防火设计包括提高建筑物的耐火性能,设置安全疏散楼梯等。完善的建筑被动防火设计,能够有效降低火灾发生时的蔓延速度,并便于人员的及时疏散和救援人员展开救灾工作。公共建筑的被动防火设计,首先要确保建筑布局的合理,在对公共建筑进行布局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其功能需求、交通需求和视觉效果,还要确保符合火灾防范等级要求。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要主动划分防火隔离区,对容易发生火灾的位置优先采用防火材料施工。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疏散通道的安全,确保当火灾发生时,疏散通道的排烟系统能够将烟尘及时排除,便于建筑内人员主动疏散。除此之外,在建筑选址时,还要尽量避开地震易发区、加油站、加气站、化工厂等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尽量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2加强主动防火设计
  主动防火设计,是指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的破坏火灾构成条件,防治火灾事故发生和蔓延的结构设计。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要根据火灾防范等级,并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做好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及防火装修材料的使用等主动防火设计。在主动防火设计中,要明确建筑容易引发火灾发生的火源或易燃物,并对该区域进行重点防控设计。除此之外,还要强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提高建筑对火灾的应急响应效率和速度,另外,还要合理设计排烟系统,避免火灾发生时烟尘无法散去导致人员疏散和救援困难。
  3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畅通
  人员密集公共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人群秩序很容易陷入混乱。如果此时建筑内的安全疏散通道存在狭窄、曲折等问题,必然会导致人员在安全疏散过程中发生拥挤或踩踏,导致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出现。因此,在设计安全疏散通道时,首先应该根据建筑的防火等级,确保安全通道的数量和单个通道的宽度符合要求。其次,要合理设计安全通道的出入口,便于寻找,方便灾害发生时人们及时疏散。最后,对于安全出口的疏散路径,要简单明了的在建筑内装饰墙壁上进行标示,以确保当火灾发生时,人们能第一时间在疏散路径指示标识的指引下,及时疏散。
  二、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自然灾害风险控制策略
  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建筑安全风险,主要是地质灾害和地震的发生。当地质灾害和地震发生时,会直接影响建筑的结构稳定性,给建筑和建筑内的人群带来最直接的伤害。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自然灾害风险控制,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地质灾害风险控制
  在城市化稳步推进的今天,城市建筑面临的地质灾害种类比较复杂。大多数地质灾害都是自然和认为共同作用导致的,这些地质灾害包括地基沉陷、滑坡等。在公共建筑安全设计中,应对地质灾害的主要策略就是避免公共建筑在事故易发的地点建筑。除此之外,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优化建筑结构质量和基础施工质量,还要尽量减小建筑接地面积,降低地质问题对建筑稳定性的影响。另外,还要做好排水系统的设计,避免地下水运动对建筑的基础带来破坏,影响建筑基础稳定性和承载力。最后,还要做好灾害的预防和管理工作,如果发现建筑地面出现开裂、泛水等反常现象,要及时进行技术勘察,如果发现威胁建筑安全的因素存在,则及时疏散建筑内人群。
  2地震灾害风险防控
  自汶川大地震以来,我国逐步提高了公共建筑的地震防控质量,在公共建筑安全设计中,做好地震的灾害防控也成为公共建筑安全设计的重点。在地震灾害风险的防控中,首先要做好建筑场地的选择,避免建筑在地震易发区建设。如果建筑选择在地震容易发生的地区,则应该选择地震危害最小的地段建设,不在危险的地区建设。其次,在建筑设计时,要根据建筑所在区域的地震防范等级,合理的设计建筑形状。对于地震易发区建筑,禁止设计异性建筑,并对建筑的高度、形状、里面布局等做好控制。最后,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并选择抗震性能好的建筑材料。确保当地震发生时,建筑材料的结构延性不至于结构倒塌,降低地震对造成人员伤亡。
  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对爆炸袭击与生化污染传播的风险控制策略
  目前,针对建筑物的恐怖袭击与破坏事件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爆炸袭击和生化袭击。其中爆炸袭击由于具有杀伤力强、简便易行等特点,在将来一定时期内,仍然会成为恐怖分子的首选方式。另外,由于生化袭击所使用的生化制剂或武器具有花费低、易于获取、杀伤力大等特点,在将来恐怖袭击中运用的可能性也较大,这种袭击方式最常用的是利用建筑中薄弱的通风空调系统作为生化毒剂的传播工具,当然这种方式的危害程度也最大。因此,在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安全设计中,要构建应对爆炸的阶梯状防御系统,并均匀布置电子监控系统,做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及时发现爆炸或其他恐怖袭击,将恐怖袭击风险降到最低。此外,还要利用建筑的自然通风系统,加强建筑内通风效率,并做好重点位置的防控,避免可能的生化袭击给人员安全带来威胁。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安全设计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公共建筑的安全设计质量,就一定要做好火灾风险防控、地质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和恐怖袭击风险防控,不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将可能出现灾害对人员的伤亡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崔秧娜.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场地安全设计研究——基于CPTED理论[J].城市地理,2015,(16).
其他文献
“碰瓷”的传统形态是指手托瓷碗,故意与他人碰撞导致瓷碗破碎,借机索财的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用汽车等交通工具,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以索取对方财物的“碰瓷”事件时有发生.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以人的创意为主要经济增长模式的产业,人才是保证文化创意产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支柱。北京作为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正在着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它已经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一、培养规模  北京具有全国最为丰富的大学教育资源,这些高等院校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不可否认,高考招生依然是反映社会人才需求和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近四
【摘要】相比于其他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具有很大的区别,其实质上是一种装饰艺术。近年来,清水混凝土在建筑室内设计中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室内混凝土元素的设计要点,并结合自身多年建筑设计经验,提出了清水混凝土装饰元素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技巧,仅供参考。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建筑室内;设计;装饰元素  建筑室内设计对细节和质量标准十分高,因此要想在建筑室内设计中运用清水混凝土装饰元素,并充分发挥其功能
合理地确定安装工程造价,是施工企业能否中标、控制分包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关键,也是施工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对于安装工程造价中的常见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加合理
本文对水利水电施工阶段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
案情简介rn德莱公司是一家合作经营企业,张某是该公司的总经理,袁某2001年6月至9月任该公司进出口部经理.2001年2月至2001年9月,德莱公司委托黄某以包税包证的方式代理进口柴
本文就成都市锦江区两乡农民转非后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调研,对其现状、路径选择等进行了分析;对再就业政策提出了建议.
民以食为天 ,餐饮业的兴旺是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进步的表现。锦江区作为商贸繁华区 ,理应在发展餐饮业中有所作为 ,有所贡献。随着锦江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和城市建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在我国的大力推广,生态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问题不断的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出现,而在这其中新形势下生态建筑设计方法的效果,是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环保生态设计的最后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就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生态建筑设计方法也随之得到较为全面的实施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