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血浆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P-gp活性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浆样本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相关的磷-精蛋白(P-gp)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生化反应方法.将血浆样本与化学试剂混匀,根据反应前后透光率的不同,计算每个样本P-gp活性的改变以及对长春新碱的相对活性,相对活性大于30%即判定为P-gp阳性.结果 治疗前P-gp阳性率为16.2%.化疗3个周期后P-gp阳性率为4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化疗后P-gp阳性有淋巴结转移的分别为5/6和9/16,无淋巴结转移的分别为1/6和7/16.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浆P-gp活性测定,对乳腺癌化疗用药选择及其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对提高多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质量的临床价值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对比剂:A组按照1.5 ml/kg体重计算;B组按照1.0 ml/kg体重计算,另注0.9%氯化钠溶液0.5 ml/kg体重(注射完对比剂后按照相同速率注入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结果 A组和
目的 分析含奥沙利铂(L-OHP)与含顺铂(DDP)方案行肝动脉化疗柃塞术(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08例中晚期HCC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5例,行含L-OHP方案介入治疗,L-OHP 130 mg/m2,替加氟(FT207)500~750 mg/m2,用葡萄糖溶液稀释后分别注入血管.根据肿瘤病灶的大小以多柔比星(ADM)40 mg/m2+超液化碘
目的 采用Transwell小室筛选胃癌细胞高侵袭亚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利用Transwell小审筛选高侵袭力胃痛细胞亚系,通过HE染色、Western blotting、Transwell小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及生长曲线研究亚系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利用Transwell小室反复筛选10次,从MKN-28细胞中筛选出高侵袭力胃癌细胞亚系MKN-28S10.母亚两系细胞形态上无明显差异,但
放射免疫治疗是众多免疫靶向治疗的一种,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独到的优势,目前主要应用于淋巴瘤以及部分实体瘤的治疗.关于前者的综述较多,而鲜见有关实体瘤的放射免疫治疗综述.现就实体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全面综述。
目的 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PTC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VEGF、COX-2的表达,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肿瘤大小、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VEGF、COX-2的关系.78例PTC中腺内浸润42例、腺外侵袭36例.淋巴结有转移38例、无转移40例;癌旁组织中结节性甲状腺肿(NG)34例、
期刊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清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性,寻找对原发性肝癌更有效的肿瘤诊断标志物.方法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榆测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蛋白质谱,寻找有意义的蛋白质谱.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4个蛋白质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354.71,882
目的 对胸段食管癌病变长度的不同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探讨CT测量食管癌病变长度的准确性.为食管癌放疗靶区的精确勾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598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经CT扫描、X线钡餐造影测量的病变长度与术中手术标本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对其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CT扫描、X线钡餐造影、手术标本的食管病变半均长度分别为(6.70±2.52)cm、(5.13±1.91)cm和(5.23±1.
肿瘤是一类细胞周期性疾病,将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导入肿瘤细胞可代替或补偿缺陷的基因以抑制肿瘤的异常增生或逆转基因型.p21cip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它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及死亡过程,同时义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就p2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主要策略作一综述。
5-氟尿嘧啶(5-Fu)作为一种抗代谢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但是,由于肿瘤及个体异质性的影响,仍有部分患者对该药不敏感或出现严重致死性毒性反应.着重论述了几个影响5-Fu疗效和毒性的预测分子的药物基因组学和药物遗传学研究进展,初步探讨了它们在指导化疗药物选择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