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特色品牌活动背景
我们的学校在相城区渭塘镇上,这个小镇,是以珍珠闻名全国,在七八十年代,基本家家户户养珍珠,成立了全国最大的一个珍珠交易市场,现在我们的珍珠市场不仅走向了全国,而且还走向了世界。优质的淡水资源和深厚的吴文化,使渭塘百姓依托珍珠过上了勤劳致富的生活。我校地理条件独特,学校正好建在美丽的珍珠湖畔,因此我校就被命名为珍珠湖小学。良好而独特的地方资源,成为我校少先队研究和实践的独特优势。
从珍珠的本质属性延伸,它具有许多象征性的内容。比如:珍珠圆润光洁、珠光璀璨,让人想到纯洁、自然、气质高雅的品质;珍珠有着多种药用价值,默默为人们谋求幸福;珍珠生于逆境中,却充满爱心回报社会(天然的珍珠是因为蚌壳内进入了沙粒,经过长时间的磨砺,一层一层包裹才形成的);沙粒变成珍珠,再到制作成精美的饰品,这是个升华的过程。就像一个懵懂无知的儿童,通过少先队特色活动的教育变成一个闪亮的珍珠娃,这些象征性的内容能充分唤起队员的主体意识,从而形成队员学习的精神力量。
我们把这种珍珠的特色内涵,融入于队员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对珍珠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使队员进一步热爱劳动,热爱家乡,提高审美情趣,逐步形成高贵、安康、完美、纯洁的珍珠文化品质。为此,我们将珍珠文化内涵提升为:勇于尝试、勤于实践、追求创新、提升自我。“勇于尝试和勤于实践”是解读珍珠文化的基础和动力源泉;“追求创新和提升自我”是解读珍珠文化的终极目标。
二、特色品牌活动精彩纷呈
(一)借助校本课程,感悟珍珠独特内涵
《珍珠文化》是我校的校本课程,里面介绍了有关珍珠的传说,珍珠在渭塘的发展,珍珠的养殖等等,内容详尽。我们通过“地安课”,在一至三年级中开展教学,使队员从小开始就对我镇的珍珠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使他们初步感受到珍珠与我镇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还能培养他们对珍珠的喜爱之情。四到六年级的孩子主要是学习珍珠养殖方面的知识。
(二)开辟校内特色基地,实践珍珠科学养殖
我校地理条件优越,在校的东面就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湖,湖水清澈见底,非常适合河蚌的养殖。为了让队员真切地感受到河蚌的生长过程,培养队员的动手能力,我们在四到六年级中开展河蚌养殖基地,每个年级都有规定的区域。
校领导请有关养殖的专家来学校指导孩子养殖,从湖上的泡沫球到植核手术,我们都提倡孩子亲自动手。手术一般在春天进行。孩子们先取同类贝的外套膜,切成小片,打开贝壳,再将外套膜小片送入,珍珠的植核手术就完成了。随后就是把植核手术后的蚌系在泡沫球下放养在湖中。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感受河蚌每个时间段的生长,我们在顾问的指导下定期捞起河蚌,用工具打开蚌体查看河蚌的生长。本项活动深受孩子的喜爱,队员在活动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河蚌的生长过程,能使他们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还进行了河蚌养殖的科学研究,如河蚌挂入水中的深浅和生长的关系、河蚌挂在水中养殖好还是沉入泥里生长好等。队员根据实践研究,写成了一篇篇科学小论文,如《河蚌与淤泥的关系》、《河蚌的养殖经验》等多篇科学小论文在比赛中获奖,真正使珍珠文化研究和实践结合了起来。
(三)丰富校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珍珠品质
1.结合德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我们借助少先队特色活动基地之一——中国珍珠宝石城,开展有关珍珠文化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近珍珠,走进珍珠文化,加强队员实践活动,体会珍珠的高贵、安康、完美和纯洁。真正使珍珠娃特色活动不拘泥于课堂和校园生活。
(1)自制珍珠饰品
队员走出课堂,走进珍珠宝石城,和店主联系后,自制珍珠饰品,并放在店里寄卖,当孩子亲手把自己做的饰品卖出去时,那份喜悦、那份自豪是无以言表的。
(2)设计珍珠标语、标记
我们还和宝石城的工作人员联系,让队员参与珍珠标语与标记的设计,这也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设计水平,孩子们把对珍珠的爱,对珍珠的祝福都融入到了自己的设计当中。
(3)参加历届中国宝石节
一年一度的中国宝石节,我们大队部都会派队员参加,如2009年宝石城举行的世界休闲小姐大赛,队员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来自世界各地的休闲小姐、镇领导、宝石城领导等,让队员们参与家乡的重要活动,培养队员热爱家乡、热爱珍珠的美好感情。
再如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1中国苏州·渭塘珠宝节于12月1日在渭塘隆重举行。我们借着地利之便,立即组织小记者前往参观学习。渭塘珍珠以其大、光、亮、圆而被誉为“中华之最”。刚进入大厅,大家不禁被人声鼎沸的场面和恢弘的气势所感染。
2.结合各学科渗透珍珠文化
少先队还结合美术组开展“珍珠饰品比赛”,结合英语组开展情景剧比赛“老外与渭塘珍珠”,结合语文组开展作文比赛“我爱渭塘珍珠”,演讲比赛“我心中最美丽的珍珠”等。学校通过各种活动,丰富队员生活,活动中处处渗透着珍珠文化。
3.开展品牌主题队会
少先队组织开展以珍珠为主题的队会,让队员在活动中感受珍珠的美、珍珠对渭塘的作用、珍珠与人们的关系等。
如六(1)中队在2009年12月份开展了面向全区的《让沙粒变成珍珠》主题队会,本次队会主要是让队员了解更多家乡——渭塘的珍珠文化,感受珍珠文化同我镇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关系,激发队员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使队员了解珍珠饰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及珍珠的其他作用,同时对我镇的珍珠城过去、现在等有更深的了解。通过本次活动,培养队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在实践中,开拓视野,丰富珍珠文化,了解珍珠的内涵,让队员感受沙粒变成珍珠的精神,争做“十佳珍珠娃”。本次队会对孩子们的影响非常大,相信他们会以身边的“珍珠娃”为楷模,好好学习,好好成长。
(四)围绕特色品牌项目,开展社团活动
学校设有小珍珠记者团、小珍珠文化团、小珍珠童谣团队,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并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特别是学校的《珍珠童谣》团队,自创了《满身都是珍珠香》、《十粒珍珠》两首童谣,把浓郁的珍珠文化融入到童谣传唱当中。最终我们珍珠湖小学的《珍珠娃娃唱童谣》获得苏州市童谣说唱比赛特等奖。这次比赛确确实实地展现了我校少先队特色品牌项目的成效,也充分体现了我校珍珠文化实践的成果。
(五)抓实珍珠娃评选活动,升华孩子行为素养
“珍珠娃”的评选更是我们学校少先队工作的一个亮点。
1.“珍珠娃争章”活动
我校把品牌活动和传统的雏鹰争章活动有机结合,开展了“珍珠娃争章”活动,根据我校队员日常行为规范“三讲三会”(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会学习、会健体、会休息)要求,结合学校少先队员特长发展制定出自理珍珠娃、自护珍珠娃、文明珍珠娃等10枚奖章。我们将这10枚奖章渗透到一学年的少先队评比活动中。
2.“十佳珍珠娃”评选活动
“十佳珍珠娃”的评选是我校少先队工作的一个亮点,也是我校队员的最高荣誉。
学校大队部根据队员获得珍珠娃奖章的情况,评选出铜牌、银牌、金牌珍珠娃奖。在金牌珍珠娃的基础上,经过竞赛形式(个人介绍+才艺表演),评比出队员最高荣誉“十佳珍珠娃”,在“六一”儿童节当天颁奖,并制作专题版面在校园宣传橱窗展示。真正使珍珠文化弥漫于整个校园,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
珍珠文化,根植于队员的实践活动,在一次次的活动中,珍珠娃们对珍珠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同时也提高了队员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高贵、安康、完美、纯洁的珍珠文化品质。
我们的学校在相城区渭塘镇上,这个小镇,是以珍珠闻名全国,在七八十年代,基本家家户户养珍珠,成立了全国最大的一个珍珠交易市场,现在我们的珍珠市场不仅走向了全国,而且还走向了世界。优质的淡水资源和深厚的吴文化,使渭塘百姓依托珍珠过上了勤劳致富的生活。我校地理条件独特,学校正好建在美丽的珍珠湖畔,因此我校就被命名为珍珠湖小学。良好而独特的地方资源,成为我校少先队研究和实践的独特优势。
从珍珠的本质属性延伸,它具有许多象征性的内容。比如:珍珠圆润光洁、珠光璀璨,让人想到纯洁、自然、气质高雅的品质;珍珠有着多种药用价值,默默为人们谋求幸福;珍珠生于逆境中,却充满爱心回报社会(天然的珍珠是因为蚌壳内进入了沙粒,经过长时间的磨砺,一层一层包裹才形成的);沙粒变成珍珠,再到制作成精美的饰品,这是个升华的过程。就像一个懵懂无知的儿童,通过少先队特色活动的教育变成一个闪亮的珍珠娃,这些象征性的内容能充分唤起队员的主体意识,从而形成队员学习的精神力量。
我们把这种珍珠的特色内涵,融入于队员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对珍珠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使队员进一步热爱劳动,热爱家乡,提高审美情趣,逐步形成高贵、安康、完美、纯洁的珍珠文化品质。为此,我们将珍珠文化内涵提升为:勇于尝试、勤于实践、追求创新、提升自我。“勇于尝试和勤于实践”是解读珍珠文化的基础和动力源泉;“追求创新和提升自我”是解读珍珠文化的终极目标。
二、特色品牌活动精彩纷呈
(一)借助校本课程,感悟珍珠独特内涵
《珍珠文化》是我校的校本课程,里面介绍了有关珍珠的传说,珍珠在渭塘的发展,珍珠的养殖等等,内容详尽。我们通过“地安课”,在一至三年级中开展教学,使队员从小开始就对我镇的珍珠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使他们初步感受到珍珠与我镇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还能培养他们对珍珠的喜爱之情。四到六年级的孩子主要是学习珍珠养殖方面的知识。
(二)开辟校内特色基地,实践珍珠科学养殖
我校地理条件优越,在校的东面就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湖,湖水清澈见底,非常适合河蚌的养殖。为了让队员真切地感受到河蚌的生长过程,培养队员的动手能力,我们在四到六年级中开展河蚌养殖基地,每个年级都有规定的区域。
校领导请有关养殖的专家来学校指导孩子养殖,从湖上的泡沫球到植核手术,我们都提倡孩子亲自动手。手术一般在春天进行。孩子们先取同类贝的外套膜,切成小片,打开贝壳,再将外套膜小片送入,珍珠的植核手术就完成了。随后就是把植核手术后的蚌系在泡沫球下放养在湖中。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感受河蚌每个时间段的生长,我们在顾问的指导下定期捞起河蚌,用工具打开蚌体查看河蚌的生长。本项活动深受孩子的喜爱,队员在活动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河蚌的生长过程,能使他们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还进行了河蚌养殖的科学研究,如河蚌挂入水中的深浅和生长的关系、河蚌挂在水中养殖好还是沉入泥里生长好等。队员根据实践研究,写成了一篇篇科学小论文,如《河蚌与淤泥的关系》、《河蚌的养殖经验》等多篇科学小论文在比赛中获奖,真正使珍珠文化研究和实践结合了起来。
(三)丰富校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珍珠品质
1.结合德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我们借助少先队特色活动基地之一——中国珍珠宝石城,开展有关珍珠文化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近珍珠,走进珍珠文化,加强队员实践活动,体会珍珠的高贵、安康、完美和纯洁。真正使珍珠娃特色活动不拘泥于课堂和校园生活。
(1)自制珍珠饰品
队员走出课堂,走进珍珠宝石城,和店主联系后,自制珍珠饰品,并放在店里寄卖,当孩子亲手把自己做的饰品卖出去时,那份喜悦、那份自豪是无以言表的。
(2)设计珍珠标语、标记
我们还和宝石城的工作人员联系,让队员参与珍珠标语与标记的设计,这也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设计水平,孩子们把对珍珠的爱,对珍珠的祝福都融入到了自己的设计当中。
(3)参加历届中国宝石节
一年一度的中国宝石节,我们大队部都会派队员参加,如2009年宝石城举行的世界休闲小姐大赛,队员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来自世界各地的休闲小姐、镇领导、宝石城领导等,让队员们参与家乡的重要活动,培养队员热爱家乡、热爱珍珠的美好感情。
再如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1中国苏州·渭塘珠宝节于12月1日在渭塘隆重举行。我们借着地利之便,立即组织小记者前往参观学习。渭塘珍珠以其大、光、亮、圆而被誉为“中华之最”。刚进入大厅,大家不禁被人声鼎沸的场面和恢弘的气势所感染。
2.结合各学科渗透珍珠文化
少先队还结合美术组开展“珍珠饰品比赛”,结合英语组开展情景剧比赛“老外与渭塘珍珠”,结合语文组开展作文比赛“我爱渭塘珍珠”,演讲比赛“我心中最美丽的珍珠”等。学校通过各种活动,丰富队员生活,活动中处处渗透着珍珠文化。
3.开展品牌主题队会
少先队组织开展以珍珠为主题的队会,让队员在活动中感受珍珠的美、珍珠对渭塘的作用、珍珠与人们的关系等。
如六(1)中队在2009年12月份开展了面向全区的《让沙粒变成珍珠》主题队会,本次队会主要是让队员了解更多家乡——渭塘的珍珠文化,感受珍珠文化同我镇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关系,激发队员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使队员了解珍珠饰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及珍珠的其他作用,同时对我镇的珍珠城过去、现在等有更深的了解。通过本次活动,培养队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在实践中,开拓视野,丰富珍珠文化,了解珍珠的内涵,让队员感受沙粒变成珍珠的精神,争做“十佳珍珠娃”。本次队会对孩子们的影响非常大,相信他们会以身边的“珍珠娃”为楷模,好好学习,好好成长。
(四)围绕特色品牌项目,开展社团活动
学校设有小珍珠记者团、小珍珠文化团、小珍珠童谣团队,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并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特别是学校的《珍珠童谣》团队,自创了《满身都是珍珠香》、《十粒珍珠》两首童谣,把浓郁的珍珠文化融入到童谣传唱当中。最终我们珍珠湖小学的《珍珠娃娃唱童谣》获得苏州市童谣说唱比赛特等奖。这次比赛确确实实地展现了我校少先队特色品牌项目的成效,也充分体现了我校珍珠文化实践的成果。
(五)抓实珍珠娃评选活动,升华孩子行为素养
“珍珠娃”的评选更是我们学校少先队工作的一个亮点。
1.“珍珠娃争章”活动
我校把品牌活动和传统的雏鹰争章活动有机结合,开展了“珍珠娃争章”活动,根据我校队员日常行为规范“三讲三会”(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会学习、会健体、会休息)要求,结合学校少先队员特长发展制定出自理珍珠娃、自护珍珠娃、文明珍珠娃等10枚奖章。我们将这10枚奖章渗透到一学年的少先队评比活动中。
2.“十佳珍珠娃”评选活动
“十佳珍珠娃”的评选是我校少先队工作的一个亮点,也是我校队员的最高荣誉。
学校大队部根据队员获得珍珠娃奖章的情况,评选出铜牌、银牌、金牌珍珠娃奖。在金牌珍珠娃的基础上,经过竞赛形式(个人介绍+才艺表演),评比出队员最高荣誉“十佳珍珠娃”,在“六一”儿童节当天颁奖,并制作专题版面在校园宣传橱窗展示。真正使珍珠文化弥漫于整个校园,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
珍珠文化,根植于队员的实践活动,在一次次的活动中,珍珠娃们对珍珠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同时也提高了队员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高贵、安康、完美、纯洁的珍珠文化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