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红豆缘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6ur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寅恪平生最后一部著作为《柳如是别传》,他在病痛缠身、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撰成此书,无疑倾注了最多情感。关于此书撰著原因,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缘起》言道:
  
  昔岁旅居昆明,偶购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因有笺释钱柳因缘诗之意,迄今二十年,始克属草。适发旧箧,此豆尚存,遂赋一诗咏之,并以略见笺释之旨趣及所论之范围云尔:
  东山葱岭意悠悠,谁访甘陵第一流。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
  
  由此可见,陈寅恪写作此书,皆因偶然购得白茆港钱氏故园中一粒红豆之故,一粒红豆为何会引起陈寅恪这般感慨?其实渊源有自。
  红豆树,又名相思树,其来历,据晋人干宝《搜神记·韩凭妻》一文载,战国末宋国有一暴君宋康王,底下有一名叫韩凭的舍人,韩凭有妻何氏,美艳,后被宋康王所夺,韩凭、何氏情重,皆殉情自杀。宋康王嫉恨韩凭、何氏的相爱,将两人远远埋葬,但两处墓地,“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这就是相思树亦即红豆树的来历,相思树所结子实,名相思子,又名红豆子,常用来代指男女的爱慕相思之意,唐人王维《相思》一诗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宋代女词人唐琬《钗头凤》一词写道:“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均为此意。
  钱谦益于顺治十一年(1654)购得常熟白茆港之芙蓉庄,因庄内种植一株稀见红豆树,故更名为红豆庄。钱谦益迎娶柳如是后,柳如是即长居红豆庄内,两人于这株红豆树亦颇有因缘,王应奎《柳南随笔》载:“芙蓉庄在吾邑小东门外,庄有红豆树,又名红豆庄。树大合抱,数十年一花,其色白,结实如皂荚,子赤如樱桃。顺治辛丑,是花盛开,邑中名士咸赋诗纪事。”此处所记顺治辛丑(1661)红豆花开,所叙正是钱、柳故事,其时正值钱谦益八十岁生日,柳如是命童子采得红豆一粒以祝寿,钱谦益自然领会柳如是的深挚情意,欣然命笔,写下一组红豆诗,诗题为《红豆树二十年复花,九月贱降时,结子一颗,河东君(即柳如是)遣童探枝得之。老夫欲不夸为己瑞,其可得乎?重赋十绝句,示遵王,更乞同人和之》,钱氏《红豆诗》共有十首,其一写道:“院落秋气正飒然,一枝红豆报鲜妍。夏梨弱枣寻常果,此物真堪献寿筵。”其三写道:“秋来一颗寄相思,叶落深宫正此时。舞辍歌移人既醉,停觞自唱右丞词。”其喜心翻到,可见一斑,亦见两人情意款洽。
  按钱氏此处所言“红豆树二十年复花”,二十年前,指明崇祯十三年(1640)此树开花结子,即在是年,当时誉满东南的秦淮名妓柳如是独自乘舟至常熟过访钱谦益,两人一见倾心,定下终身之约,据钮琇《觚剩·河东君》言:“(柳如是)昌言于人曰:‘天下惟虞山钱学士始可言才,我非从才如学士者不嫁。’适宗伯(即钱谦益)丧偶,闻之大喜,曰:‘天下有怜才如此女子者耶,我亦非如柳者不娶。’”可见二人相惜相慕之意。
  在红豆树两度花开的二十年中间,钱、柳二人有两情相得的欢愉缠绵,如钱氏写有《陌上花》一诗赠柳:“陌上花开正掩扉,茸城草绿雉媒肥。狂夫不合堂堂去,小妇翻歌缓缓归。”柳亦有《奉和陌上花》一诗回赠:“陌上花开一片飞,还留片片点郎衣。云山好处亭亭去,风月佳时缓缓归。”可谓是音声浏亮,风致潇洒。
  然而,这二十年中间,最为触动人心的却是家国倾覆、江山易主的山河之痛,钱谦益《后秋兴》一诗可见其哀:“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没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断日月是胡笳。恒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此诗心意,亦即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一词所言:“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明室覆亡,柳如是先是准备以身殉国,《牧斋遗事》载:“乙酉五月之变,柳夫人劝牧翁曰‘是宜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牧斋(即钱谦益)有难色,柳奋身欲沉池中,持之不得入。”为何钱谦益不愿殉国?从他一句诗中也许可以见出其心迹,“为报新亭垂泪客,好收残泪觅神州”,同他人面对神州陆沉一味泪流无所作为不一样,在这四海秋气、淫雨霖霖的日子里,于故国葆有浓郁感情的钱、柳,怀想的是投戈而起,山河重光,钱谦益《韩蕲王墓碑记》写道:“辛巳长至日,余与河东君泛舟京江,指顾金、焦二山,想见兀朮穷蹙打话,蕲王夫人佩金凤瓶,传酒纵饮,桴鼓之声,殷殷江流濆沸中,遂赋诗云‘余香坠粉英雄气,剩水残山俯仰间’,相与感慨叹息久之。”这里钱谦益遥想当年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与其妻梁红玉共同率兵阻击金军,可见他与柳如是之怀抱。钱谦益有诗集《投笔集》,即取投笔从戎、志在抗清之意,明将姚志卓在东南组织反清力量,其五百军士装备,多赖柳如是资助,《投笔集》载:“姚神武(即姚志卓)有先装五百罗汉之议,内子尽橐以资之,始成一军。”另据祝纯嘏《孤忠后录》载,顺治四年(1647),黄毓祺起兵海上,谋复常州,“常熟钱谦益命其妻艳妓柳如是至海上犒师,适飓风大作,海艘多飘没”。亦见钱、柳之志向。钱谦益两个著名弟子瞿式耜和郑成功,都是杰出的抗清志士,当时一个在西南辅佐南明督师,一个在金山、台湾联合浙东抗清力量,窥视东南,力图匡复,钱谦益和他们多有声息相通。顺治十六年(1659)钱谦益“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八首,陈寅恪即言:“殆因此时延平(即郑成功)之舟师虽败于金陵,然白茆港尚有郑氏将领所率之船舶,牧斋欲附之随行。后因郑氏白茆港之舟师亦为清兵所击毁,故牧斋随行之志终不能遂……此叠八首,不独限于个人儿女离别之私情,亦关民族兴亡之大计。”
  铜驼荆棘,蒿目时艰,一个人在二十年间,可能很难见识到这般天翻地覆,此际红豆树二十年再度开花结子,既有钱、柳慕爱之意,更有一种家国之感寄寓其中。钱氏《红豆诗》其七写有“便将红豆兴云供,坐看南荒地脉回”,其九写有“上林重记虞渊薄,莫作南方草木看”,从这里明显见出一粒红豆寄托有钱、柳的故国之思,绝非仅有男女间单纯的相思爱慕之意。关于这段公案,陈寅恪另有诗写道:“高楼冥想独徘徊,歌哭无端纸一堆。天壤久销奇女气,江关谁省暮年哀?残编点滴残山泪,绝命从容绝代才。留得秋潭仙侣曲,人间遗恨总难裁。”“然脂瞑写费搜寻,楚些吴歈感恨深。红豆有情春欲晚,黄扉无命陆终沉。机云逝后英灵改,兰萼来时丽藻存。拈出南山一公案,可容迟暮细参论。”可见其间更多渗透是钱、柳的身世之悲和人间之恨。
  陈寅恪自言:“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阙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已者焉。”商量古人,为何自己会“感泣不能自已”?确实,陈寅恪从购得这粒红豆的二十年中间,路途多艰,人生实难,世上的沧海桑田,更非一般言语所能道。笺释钱、柳,在他眼里,冥冥当中和钱、柳也许存在某种天然相似命运和相近情感。陈寅恪助手黄萱言陈寅恪晚年撰写该书,体现的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可见其身心投入程度。余英时言《柳如是别传》乃是一部“心史”,亦是史学最高境界。没有和钱、柳相近的情感,进而以心会心,怎能臻至这一境界?
  “本来草木最无知,遇到痴人亦便痴。画里朱颜诗里泪,江南此物最相思。”由这小小一粒红豆,牵引出这样一部大著,确实是人间奇事一桩。
其他文献
本文从顾客忠诚度对于电商企业重要性的论述展开,分析了顾客忠诚度培养的障碍,提出了顾客忠诚度培养的策略,为电商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更具参考的视角。
“九五吟翁自作诗,时清人瑞语非虚。已将迟暮供多病,似此精勤我不如。”2009年春分,我持《周退密先生自书诗》册请吴小如先生题跋。吴先生盥诵数过,口角留香,慷慨高歌,即兴挥毫,赋诗代跋。  小如先生尘外孤标,向不轻易许人,却对退翁诗词书法高看一眼,推崇十分,“吴小如书法馆”六字即出退翁之手。我曾咨询《锻铁居珍藏名家诗稿手迹》何人题签相得益彰?先生信口应答:“南有周退密,北有王世襄,舍此二人实难寻合适
微创鼻内窥镜手术在鼻科的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使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宰高达80%~90%[1]].进入21世纪鼻内窥镜手术在我国已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2],它具有损伤轻、痛
著名歌词作家 乔羽先生和夫人佟 琦做客中央电视台 “夫妻剧场”时,主 持人问:“你们二 老数十年恩恩爱 爱、相濡以沫、白头 偕老,有什么秘诀 吗?”乔老笑答: Famous songwri
期刊
目的 通过调查社区家长对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的认知程度情况,评价社区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风险和收益的了解程度,为今后社区家长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
著名的文字音韵学家钱玄同,在“五四”时期曾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为了表示对封建遗老的憎恶,他曾经说过一些过激的话,如“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之类。 The famo
目的在考察大专生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成熟度问卷》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370名大专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内控性与大专生职
在国内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泌尿系肿瘤尚属于新技术,总结7例泌尿系肿瘤病人经皮氩氯刀冷冻消融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及处理并发症,使不能耐受传统手术
文章分析了桥台跳车产生的原因及对工程的危害,讨论了一些预防的措施和应对的方法.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构建社会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本文以阐述当前高职船舶机舱自动化课程教学的现状为切入点,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