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细胞性胃肠炎7例分析

来源 :中国误诊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临床较少见,自1937年Kaijser首次报道以来,全世界大约有300多例病例报道^[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对外源性或内源性过敏原的全身或局部变态反应所致,共同病理特征是胃肠道壁各层组织被大量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同时伴以周围血的嗜酸粒细胞增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个例报道增多,1996/2007年我院收治7例,分析如下。
其他文献
家族性皮质醇症少见,我院遇到一家三代7人患有皮质醇症,现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15岁。主要头晕,面部、腹部肥胖而入院。查体:T36℃,P80次/min,R18次/min,BP24/16kPa,身高122cm,体重38kg,
由于导电排截面尺寸选择性多,其电流密度方便控制,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容量大电流电机引出线采用导电排结构。但导电排在安装时没有橡胶电缆灵活,必须在图纸设计阶段就需对其空间布
对近年来小麦HMW-GS基因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对小麦HMW-GS基因的分子检测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