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知识的一个统称,同时它也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一个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初中语文它与语文课程改革、教材发展、教学实践同步,着重研究、探讨并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语文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常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一个有效的、正确的教育方式对我们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积极地的三观是有重要影响的。为此,国家教育部门规定各个院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要融入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即:德育教育。下面笔者将以初中的语文科目为例来探讨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初中的语文课程之中开展积极有意义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31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等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因此它在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等方面拥有着别的学科所没有的优势。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我们对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更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帮组学生更好的树立三观,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发展。所以,在基于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日益凸显的同时,再加上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初中语文必须明确认识到“德育教育”回归的必然性。
  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
  德育教育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它是一定社会或集团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多数国家的学校德育限指道德教育,中国学校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实为社会意识教育。政治教育指形成学生一定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在初中的语文课程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为了: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如何在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在日常教案撰写中融入德育教育
  我们的初中语文老师可以在自己日常的教案编撰时根据相关文章的具体的内容和查阅相关的文献档案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二单元中的《藤野先生》这一篇文章时,怎样才能挖掘出它所蕴含是深层思想呢?《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选自其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讲述了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重点记叙了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从对自己的责备和对老师的感激侧面突出了作者为祖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这是一篇看似十分零散,实际上却思想明确的文章,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语文教师只要准确的选取切入点在课堂之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就能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一个积极的影响,从而达到德育教育在课堂上的理想教学目标。
  (2)、在课本中融入德育教育
  初中的语文课文大多都是我国有名的文学作者的代表作品例如:课本里面有记载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科学家对科學的事业的献身精神以及历史学家追求历史真相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等等,里面所包含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内涵都值得我们去反复推敲和探究,为此,就学要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之中积极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去理解这些文章所蕴含的深层思想,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四单元中的《白杨礼赞》这一篇文章时让学生明白《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哪一个时期革命先烈的高尚品质和大无畏的民族精神,从而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精神洗礼。
  (3)、在课外阅读中融入德育教育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命运,但并不是一定改变命运。所以,语文教师既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也要注意利用课外的阅读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加固,学生对一部优秀文学著作的认真阅读往往会比在课堂之上对某一理念的理解更深刻。为此初中院校的语文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名的文学著作来辅助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学。例如:可以给学生推荐《白鹿原》这样的经典文学小说,让学生明白《白鹿原》的寻根主题主要是精神和心灵的寻根,带着对精神中“真”的追求写出儒家文化的精髓,并通过文本中人物的个性描写,来宣传中国文化的深刻价值,表达自己“寻根”理念。作者的寻根性思考,并不仅仅停留在以道德的人格追求为核心的文化之根,而是进一步更深刻的揭示出传统文化所展现的人之生存的悲剧性。《白鹿原》在以关中人生存为大的文化背景下,展开了一系列的人物活动,粗野朴实的乡村习俗、慎独隐忍的儒家精神,则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体现出来。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广大初中院校学生的德育精神我国的教育部门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标准,为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并通过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的改善来帮助学生理解德育精神,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学识和道德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康海平.探究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J].当代家庭教育,2019(05):159.
  [2]王彦瑚.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J].课外语文,2017(04):193.
  [3]苏俊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苑教育,2015(16):47.。
  山西省临汾市解放西路平阳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瑰丽而丰富的宝藏。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悠扬。“青少年兴则国家兴,青少年强则国家强”,德育至关重要,开展国学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有益于学生一辈子的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293  今天,我们和李老師的“战斗”又激烈上演了一场。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却迟迟不见语文李老师的身影。走廊上聚集了好几个人,都是来“打听情报”的。  我们迅速摆好阵型,以防李老师的突然“袭击”。  只见黄炽东与李国豪率先抵达作为前哨的六(1)班门口(这里是通往我们班级的一个入口),以便第一时间获得情报;有时候李老师也会神不知鬼
期刊
摘要:探索了如何运用“小组积分制”来量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借助“小组积分制”来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各层面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变得更加主动、自觉。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让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更加优化。另一方面“小组积分制”也不是万能的,不能照搬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完善。  关键词:小组积分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292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情境创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情景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加强改进,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情境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286  引言  新的课程改革对小学
期刊
摘要:在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形成一种健康的个性品质,这也是学生们形成个性品质的关键时期。由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其中蕴含着很多教育内容。与此同时,传统节日活动形式多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十分有利于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节日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培养幼儿优秀品质,促进民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
期刊
摘要:新课标将学生确立为学习的核心部分,在小学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对学习做出改变,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管理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教育素养。 由于现有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与知识的接触有限,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学业成绩低于城市小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产业不断更新发展,但农村教育资源仍然匮乏,导致农村学生学习不够理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的调整,以适应作为新课标一部分的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初中英语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3  引言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实现了多领域的应用。教育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国家的教育制度在不断改进,对学生的教育目标
期刊
摘要:基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于英语这一学科而言,其具备语言性的特点,应要从小抓起,因此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在当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以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全面打破,使具体的教学与互联网全面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的同时,还能使课堂的教学效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298  素质教育开展至今已有若干年头,各个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在摸索中前进。学校一直很重视素质教育,结合岗位,对利用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浅析,对小学数学的有力开展做了一些探索。  一、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当前课堂的教学方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是指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的、为师生共同遵循的教與学
期刊
摘要: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学生首先定下适合自己的阅读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之下,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充足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进行阅读。对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状态,拟定合适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合农村小学生阅读的课余书目,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内心状态,选择适合其阅读的书目,并与家长配合起来一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通过双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