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不达标不发毕业证实施难度有点大
10月初,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姚明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新体育: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版)有何评价?测试数据准确性和测试时间安排如何?
姚明焰:除了测试项目由选测改为必测,最低标准也有所下调。增加了男女50米短跑、男子引体向上、女子仰卧起坐项目。800米和1000米耐力跑的体测标准比往年降低了十几秒,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也跟目前外国青少年的体质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今年体测的准确率会比往年高,因为人工手测的多,用仪器测量的少。仪器测量多了,会因损耗而出现数据误差。北师大今年的体测时间从10月11日持续到10月19日,10月21日集中补测,以周末集中测试为主。
新体育:教育部文件中“体育不达标不发毕业证书”传达了什么信息?执行起来有没有具体标准?
姚明焰:文件明确指出:“务必请按学校对测试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许补测一次,若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评测为不及格,则学年评测为不及格,毕业的时候评测分数达不到50分的学生,按照结业或者肄业颁发证书。”
体育不达标不发毕业证书,以前也有这个要求,但力度没那么大,没有现在这么严格和坚决。今年出台的文件特别强调提出,并成为硬性规定,表明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和校园体育的重视程度。这一举措督促学校和学生对体育锻炼和体质达标有全新的认识和行动。北师大校方批示体育运动学院负责全面落实全校的体质测试,但教育部要求的体育测试达标与毕业证书挂钩,实际操作上存在困难。
10月14日,记者再次来到北师大,体质测试正在邱季端体育馆内外进行。男女生分成两组依次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肺活量指数等项目的测试,同时,田径场上进行50米、800米和1000米跑测试。
姚明焰介绍说:“北师大今年的测试数据由仪器直接传输和人工卡片记录同步进行,堪称双保险。体育馆墙上贴出测试标准指示牌,大一、大二女生800米耐力跑及格成绩是4分30秒,男生1000米耐力跑及格成绩4分32秒,比往年及格标准降低了十几秒,十几年前,男女生耐力跑测试及格成绩都在4分以内,从中可见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不争事实。北师大全校现有8000余名学生,每天测500至600人,需要十几天测完,全部测完后进行数据筛选,不及格的允许补测一次。” 中学生体质健康 高考围城中的突围
在海淀区中学生运动会上,北京市101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丁玉山接受了本刊采访。丁玉山说,101中学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由来已久,刚实行每周双休那会儿,101中体育课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一节。这些年,101中学为高校输送了许多素质优良的学生,得益于“健康第一和体质强健是人才重要标准”的办学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贯彻在学校体育的点滴之间。
丁玉山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
为保证落实,学校成立了测试领导小组,制订并监督执行测试工作方案、测试计划和工作重点,严格按要求测试和评价,及时汇总、统计和上报测试结果。
丁玉山说,体测标准实施取决于对过程的把握。体育活动开展得好,学生参与热情高,效果也好。我校努力把实施体测标准与体育教学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与运动竞赛项目结合,实践效果显著。
101中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规定和海淀区教委体卫中心统一安排,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指数、台阶试验、立定跳远、篮球运球、男生实心球和1000米跑、女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90分以上为优秀,75分以上为良好;60分为及格。
近3个半月的努力,顺利完成了体质健康测试。全校学生3219人,参加测试3174人;优秀1313人,优秀率40.79 % ;良好449人,良好率45.01% ;及格301人,及格率96.5%。
丁玉山认为,当前全国青少年学生体质总体水平下降,折射出高考制度的压力和学业负担过重,以及电脑网络生活方式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冲击影响。一直以来,101中克服困难,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比往年还有提升。
多年来,101中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强化作息制度体育概念(早操、课间操等),办好学校体育节、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锻炼,不断充实丰富课外竞赛单元活动,内容有以体能、技能、趣味、球类、新兴运动项目为主的班级小型体育和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形式互补、灵活有效的体育活动在促进学生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增进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还强化了体育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在北京市教委举办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中,北京市101中学连续两次夺得第一,数次在海淀区举办的测试赛中获得第一名。
千里之行 任重道远
李树旺对学子的建议是:体育运动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体质健康的关键。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有赖于全社会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也需要努力克服不良娱乐习惯的诱惑和对体育运动的厌倦。国外大学没有体育课,但体育俱乐部红红火火,丰富多彩,家庭体育办得也很好,青少年都是在俱乐部参加体育运动。重视体育锻炼相当于为身体存钱,从健康保健到身体素质的提高,水到渠成。国内大学的体育课相当于福利,青年学子要懂得珍惜,在锻炼上更需加强科学指导,坚持每周三次健身,不断巩固良好的健身意识和运动习惯。
持续多年的体质测试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不乐观,也意味着学校体育任重而道远。
10月初,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姚明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新体育: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版)有何评价?测试数据准确性和测试时间安排如何?
姚明焰:除了测试项目由选测改为必测,最低标准也有所下调。增加了男女50米短跑、男子引体向上、女子仰卧起坐项目。800米和1000米耐力跑的体测标准比往年降低了十几秒,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也跟目前外国青少年的体质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今年体测的准确率会比往年高,因为人工手测的多,用仪器测量的少。仪器测量多了,会因损耗而出现数据误差。北师大今年的体测时间从10月11日持续到10月19日,10月21日集中补测,以周末集中测试为主。
新体育:教育部文件中“体育不达标不发毕业证书”传达了什么信息?执行起来有没有具体标准?
姚明焰:文件明确指出:“务必请按学校对测试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许补测一次,若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评测为不及格,则学年评测为不及格,毕业的时候评测分数达不到50分的学生,按照结业或者肄业颁发证书。”
体育不达标不发毕业证书,以前也有这个要求,但力度没那么大,没有现在这么严格和坚决。今年出台的文件特别强调提出,并成为硬性规定,表明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和校园体育的重视程度。这一举措督促学校和学生对体育锻炼和体质达标有全新的认识和行动。北师大校方批示体育运动学院负责全面落实全校的体质测试,但教育部要求的体育测试达标与毕业证书挂钩,实际操作上存在困难。

10月14日,记者再次来到北师大,体质测试正在邱季端体育馆内外进行。男女生分成两组依次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肺活量指数等项目的测试,同时,田径场上进行50米、800米和1000米跑测试。
姚明焰介绍说:“北师大今年的测试数据由仪器直接传输和人工卡片记录同步进行,堪称双保险。体育馆墙上贴出测试标准指示牌,大一、大二女生800米耐力跑及格成绩是4分30秒,男生1000米耐力跑及格成绩4分32秒,比往年及格标准降低了十几秒,十几年前,男女生耐力跑测试及格成绩都在4分以内,从中可见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不争事实。北师大全校现有8000余名学生,每天测500至600人,需要十几天测完,全部测完后进行数据筛选,不及格的允许补测一次。” 中学生体质健康 高考围城中的突围
在海淀区中学生运动会上,北京市101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丁玉山接受了本刊采访。丁玉山说,101中学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由来已久,刚实行每周双休那会儿,101中体育课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一节。这些年,101中学为高校输送了许多素质优良的学生,得益于“健康第一和体质强健是人才重要标准”的办学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贯彻在学校体育的点滴之间。
丁玉山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
为保证落实,学校成立了测试领导小组,制订并监督执行测试工作方案、测试计划和工作重点,严格按要求测试和评价,及时汇总、统计和上报测试结果。
丁玉山说,体测标准实施取决于对过程的把握。体育活动开展得好,学生参与热情高,效果也好。我校努力把实施体测标准与体育教学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与运动竞赛项目结合,实践效果显著。
101中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规定和海淀区教委体卫中心统一安排,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指数、台阶试验、立定跳远、篮球运球、男生实心球和1000米跑、女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90分以上为优秀,75分以上为良好;60分为及格。
近3个半月的努力,顺利完成了体质健康测试。全校学生3219人,参加测试3174人;优秀1313人,优秀率40.79 % ;良好449人,良好率45.01% ;及格301人,及格率96.5%。
丁玉山认为,当前全国青少年学生体质总体水平下降,折射出高考制度的压力和学业负担过重,以及电脑网络生活方式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冲击影响。一直以来,101中克服困难,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比往年还有提升。
多年来,101中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强化作息制度体育概念(早操、课间操等),办好学校体育节、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锻炼,不断充实丰富课外竞赛单元活动,内容有以体能、技能、趣味、球类、新兴运动项目为主的班级小型体育和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形式互补、灵活有效的体育活动在促进学生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增进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还强化了体育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在北京市教委举办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中,北京市101中学连续两次夺得第一,数次在海淀区举办的测试赛中获得第一名。

千里之行 任重道远
李树旺对学子的建议是:体育运动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体质健康的关键。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有赖于全社会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也需要努力克服不良娱乐习惯的诱惑和对体育运动的厌倦。国外大学没有体育课,但体育俱乐部红红火火,丰富多彩,家庭体育办得也很好,青少年都是在俱乐部参加体育运动。重视体育锻炼相当于为身体存钱,从健康保健到身体素质的提高,水到渠成。国内大学的体育课相当于福利,青年学子要懂得珍惜,在锻炼上更需加强科学指导,坚持每周三次健身,不断巩固良好的健身意识和运动习惯。
持续多年的体质测试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不乐观,也意味着学校体育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