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学政:去草原行医的人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的草原还挺美的,”这是第一次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的戚学政最直观的感受。那天天气很好,“夏季的草原风很凉爽。”2019年7月20日中午11时许,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从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门口出发的戚学政抵达一片绿海前。
  这是戚学政参与京蒙扶贫医疗对口支援工作的开端。此后一年内,除了疫情期间被迫留京三个多月外,他多在太仆寺旗医院的手术室和当地贫困患者的家之间来回奔走。
  作为一名骨科医生,戚学政希望凭己所能,让太仆寺旗的贫困患者拥有健康的生活。2020年7月23日,戚学政完成了为期一年的支援工作,回到北京。这一年来,他所带领的团队完成骨科内固定手术一百六十余例,其中相对疑难复杂手术二十余例,填补当地医院空白手术十余例。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戚学政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坦言这份荣誉来得很意外,“我当时说实话真没往心里去,因为觉得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儿。”昌平区政府让其递交申报材料时,戚学政不相信自己有评上的可能,年过半百的他觉得自己只是个不服老、还想干点实事的医生而已。

“总得干一两件回忆起来有意义的事”


  与戚学政的初次见面在他的门诊室口。2021年3月8日,周一,他刚结束手头的治疗,从门诊室的内室走向门侧的洗手台进行清理。此时的他着装仍然严谨,医用帽、口罩、白大褂穿戴整齐,只是迟缓而略显沉重的步态暴露了他的疲惫。周日的值班和当天的专家门诊让他超过30个小时未能休息。这是戚学政从医的第35年。如果近距离观察,可以清楚看到他医用帽下的两鬓已经染上和白大褂一样的颜色。
  1981年,16岁的戚学政不顾家人反对报名参军。他从家乡吉林临江出发,前往沈阳,成为原沈阳军区工程兵建筑第130团的一员。通过谈话,部队得知戚父当时是他老家某医院的党委书记,出于对其退伍后工作安排上的考虑,部队将他调去了卫生所。两年后,原工程兵建筑130团被撤销,戚学政参加成人高考,考取了长春双阳卫校,开始系统地学医。1986年卫校毕业,他去往临江市大湖医院工作。
  临江大湖煤矿资源丰富,大湖医院便成了矿工们常来常往之地,医院对外科医生的需求量大,戚学政选择了做一名骨科医生。1996年,经过断断续续的半脱产学习,戚学政成功考入延边大学医学院,开始了本科学习。2002年,恰逢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招聘新医生,戚学政前往北京应聘被录用。时至今日,他已成为该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扎根北京。
  近几年,昌平区中医医院有许多帮扶新疆、西藏、青海、内蒙等地的项目。“有时派一些年轻医生去,他们孩子小、家里牵挂多。听说这个事后,我就说我想试试,我家里也没什么事。”1965年出生的他有些不服老,想挑战一下自我。他直言自己不是想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总得干一两件事,这一辈子回忆起来觉得很有意义。”怀着这样的信念,戚学政主动向医院申请去太仆寺旗做医疗对口支援。他没有预料到,这份“主动”将为那儿的一些患者带去生活的希望。
  出发之前,家里人忙着收拾了些生活用品,戚学政则给自己准备了业务上可能会用到的书和资料。谈及家人对其赴蒙支援的态度,戚学政说:“他们都知道我的性格,我决定了想要试试,不同意的话那也没辙,还不如就同意得了。”这同意的背后,除了有家人对其性格上的熟稔,还有对他能力上的放心。少年时早早离家、只身在部队生活过的戚学政早已学会了独立。他笑称家中的家务爱人会做的还不如自己多,“一个骨科大夫你会缝人,你还能不会缝被子?”此外,从基层走出来的戚学政曾长年从事“大外科”的工作,除骨科外,还要做大量外科的基础工作。非典期间,戚学政曾奋斗在一线,“骨科外科都得干,要不然不够人。”这些经历都让家人对他的支援工作有了更多信心。

帮助更多的人行走


  2019年7月20日上午6点多,在医院领导的陪同下,戚学政坐着单位派的专车从中医医院门口出发,前往太仆寺旗。
  抵达已是午时,戚学政见到的是政府投资新建完没几年的太仆寺旗医院新楼。那儿的房舍条件良好,医疗设备齐全,但人手相对不足,一个骨科大夫可能还要兼看内科很多病。“他们很累,我看得都很心疼。”戚学政说。
  刚到医院没多久,他便被拉进了手术室,这让他略感意外。“到那以后我原本想着一个礼拜之内先别做手术,先看看医院环境、人员配备、技术力量这些方面情况如何。”手术室内即将进行的是一台截肢手术。患者年轻时4个脚趾骨折,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脚趾长期弯曲,无法正常行走。医院与患者达成的治疗方案是截肢。原本只打算旁观手术的戚学政了解到患者病情后,深感截肢太过遗憾,他重新为患者设计了治疗方案。于是,原计划一周内先不做手术的他拿起了手术刀,站上了手术台。后来手术成功,患者得以恢复行走的能力。
  与上述患者同获生活希望的还有63岁的老人石海,这是戚学政在2019年9月走访骆驼山镇的贫困户时发现的瘫痪病人。数年前的一次意外事故导致石海左大腿粉碎性骨折,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他只做了个内固定钢板手术。不幸的是,术后伤口被感染,而后的三次补救手术也未能成功。四次失败的手术不仅让正值壮年的石海绝望地瘫痪在床,也拖垮了他的家庭。“他的遭遇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帮助石海的念头盘旋在戚学政的脑海。
  经过一系列的详细准备,2019年12月6日,石海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历时3个半小时。2020年3月30日,石海前往医院拍片复查,结果显示:骨折周围固定坚强、骨痂生长良好、切口愈合較好,下肢活动度理想。“2020年3月30日,对于内蒙古太仆寺旗骆驼山镇的石海老人一家人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而对于我作为一名医疗扶贫工作者来说也是值得骄傲和喜悦的日子。”戚学政后来在一篇自述中如是记录。
  戚学政的支援工作就在一台接一台的手术中进行着。可光靠自身的力量,手术永远也做不完。他非常重视对当地医疗团队的培养。好在当地的医生即便工作劳累,仍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年轻医生如果有时间,就会跟着他出诊。有时碰上上了年纪、无法用汉语交流的患者,还能让年轻医生帮忙翻译。
  支援期间他常常给当地医生讲课,遇到特殊的手术就让大家共同参与,术后一起讨论。从太仆寺旗回到北京,环境变了,戚学政紧凑的工作节奏一以贯之,但他和太仆寺旗的医生还会在网上互相交流业务。“现在他们相当不错了。一般常见的手术都没问题,可以独当一面了。”戚学政高兴地说。
其他文献
在影视作品中具有“逆天”能力,而当下人类又不具备的科技,被称为“黑科技”。“黑科技”并不神秘,3D打印、曲面屏都能算是;“黑科技”很牛掰,《星际穿越》的智能机器人,《007系列》的X光眼镜也能算是。近年来,“黑科技”成为了科学家与各大厂商的新欢,黑科技产品给人满满的“未来感”。  隔空操控  2015年5月29日,在谷歌开发者大会中,谷歌先进科技与计划部门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隔空操控。
休眠的巨兽  在美国怀俄明州西北角,有一个享誉世界的黄石国家公园。于197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世界上第一个最大的国家公园,被美国人自豪地称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  别看这里风景优美,每年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和美国国内到此游览的游人多达上千万人。但大家也许不知道,其实这个公园里蛰伏着一头恶魔——黄石火山。  黄石火山是一个活火山,是全球十大最活跃火山之一,曾多次喷发。在我们的
晚上8点半,广州万佳服装批发市场,网红主播卡卡在档口直播间对着上百台手机进行新款连衣裙推荐,五六十名戴着口罩的小主播则围在两旁拍视频夜幕降临,沙河一带的服装批发市场没有了白天热闹喧嚣的景象。此时,正是网红主播卡卡直播卖货的忙碌时刻开播前,在万佳服装批发市场广场等了一个多小时后看到网红主播卡卡到来,一名小主播激动地将她抱起,其他人则连忙拍视频发段子  “进来的小仙女们把爱心上一波,我们现在开播,先给
《上海堡垒》一度被视为接棒《流浪地球》的年度华语票房大片,同样出自粉丝众多的当红作家之手,同样是“世界末日由中国人来拯救地球”的爱国科幻题材,《上海堡垒》还有流量明星鹿晗和影后级演员舒淇的加盟。《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此前没有什么特别成功的案例,而滕华涛好歹还有个票房上佳、获得金马奖最佳编剧的《失恋33天》,怎么看卖相也不会有多惨。  但是偏偏每一项都成了坑。一部《上海堡垒》让原著、编剧、导演、主演
1959年,美国空军计划蓝皮书的编辑茹彼得上尉写道:二战结束的时候,德国研制的飞碟堪比人们目击的UFO了。1945年,英国航空工程师费登说:如果战争再持续几个月,德国把他们的飞碟用于战争,盟军就将面对历史上最强大的飞行器和武器,战争的结果很可能完全相反。  1950年代,意大利一个有名的报纸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是意大利科学家、意大利前国民经济部部长彼陆祖教授写的,他说,德国和意大利早在1942年就
3月14日,日本东京,行人在雪中经过新国立竞技场附近的五环标志  进入2020年3月中旬,东京奥运会几乎每日都会登上微博热搜。  虽然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等官方组织一个月来如磐石般坚定,屡屡声明“未考虑推迟或取消奥运会”,但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已构成全球性大流行,多国先后关闭边界、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NBA、意甲等国际顶级赛事相继停摆……各方围绕办与不办的表态、猜测、质疑和澄清,还是让这场已
南美洲是个神奇的大陆,神秘建筑物和远古文明的遗迹随处可见,甚至有人说,南美洲的每块石头都是一个谜。纳斯卡地画是这片土地上的谜中之谜,很多人是从各种未解之谜、神秘现象排行榜中得知纳斯卡的,以为那里曾经有外星人光顾。  纳斯卡位于秘鲁伊卡省的东南部,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小镇的东面是巍峨绵延的安第斯山脉,小镇和山脉之间横亘着一片广袤的荒原,面积约250平方公里,当地人称之为“纳斯卡荒原”。这片不
意大利男子奥比托·艾罗迪从1978年开始,根据儿时“幻觉”中的图案花了16年时间造出了9座金碧輝煌、高达5层楼的“达曼胡尔神庙”。  这一秘闻是一本名为《达曼胡尔庙:人类之庙》的新书披露的。据悉,57岁的奥比托·艾罗迪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名前保险经纪人。从10岁开始,奥比托的脑海中就一直充斥着各种神奇而壮观的神庙图像。他认为这些幻觉都是某种“前世记忆”残留下来的神庙影像,并发誓要将它们修建出来。从上世
《哥德堡变奏曲》  广州大剧院温和的场灯突然渐变到明亮。在这座线条流动的现代建筑里,38岁的郎朗将演奏自受伤复出以来最重要的独奏作品——《哥德堡变奏曲》。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这半年几乎是古典音乐甚至全世界音乐行业最艰困的时期,大部分演出都被延期或取消。已经取消了八十多场世界演出的郎朗,用这部准备多年的严肃作品,正式回归他最熟悉的钢琴家角色。  《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在1742年的晚年作品,全曲包
日前,英国男子亚当·莱顿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一天内到访最多国家。本着仅能乘坐公共交通或步行的原则,他成功地在24小时内到访欧洲12个国家。据悉,莱顿在5月25日上午7点1分,从德国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并依次到访了卢森堡、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典、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奥地利这11个国家。借助此次旅程,莱顿发起了一项慈善行动,为患病的新生儿筹集善款。事后,他称自己很庆幸完成了这次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