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新旧石器时代过渡机制探析

来源 :史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是人们的共识。但是这两个阶段之间究竟是如何衔接的,一直是史前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欧洲的新旧石器时代之间存在中石器时代,其面貌表现为采集渔猎生活,使用打制或琢制石器,但磨制石器还没有出现,而且文化表现出较强的地域色彩。[1]在中国,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裴文中等先生就把广西的武鸣苞桥、芭勋、腾翔和桂林附近的洞穴遗址推定为中石器时代,后来相继在华北 Prehistoric society is divided into Paleolithic and Neolithic stages, is the consensus of people. However, how the two phases converge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in prehistoric research. In the Mesolithic period between the Neolithic and the Middle Ages in Europe, the face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acquisition of fishing and hunting life, the use of making or cutting stone tools, but the grinding stone has not yet appeared, and the culture showed a strong geographical color. [1] In China, as early as the 1930s, Pei Wenzhong et al. Presumed the Neolithic sites of the Wumeihouqiao, Paixun, Tengxiang, and cave sites near Guilin in Guangxi Province,
其他文献
一、颠覆与重建中华民族是个十分重视历史的民族。历史典籍数量之多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所无法想象的。二十四史所记录、展示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改朝换代史。近现代的中外史
1997年在河南鹿邑太清官遗址发掘的“长子口”墓~([1])是近年来商周考古的重要收获之一。这座墓葬丰厚的发掘成果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并对墓葬内反映出的许多问题提出
1.引言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距市中心约50公里。地处华北平原和太行山脉的接壤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9°41′,东经115°51′。自1921年发掘至今,先后发现不
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但是在绝大部分时间内,人类是吃生冷食物的,火食或熟食是很晚才出现的。人类所经历的生食时代,又称茹毛饮血时代,只有人工取火发明之后,才进入火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