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系对土体加筋效应研究

来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343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自建的西宁盆地周边试验区为例,通过对寒旱环境4种类型试样即素土、草本–土复合体、灌木–土复合体、灌木–草本–土复合体试样分别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对比分析这4种试样的强度及其相应的应力–应变特征,评价试验区植物根系对边坡土体的加筋效应及其固土护坡贡献。结果表明:(1)在围压20,30和40 kPa作用下,根–土复合体和素土的主应力差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且最终趋于稳定值,曲线形态基本属于应变硬化型。在荷载作用的初始阶段,根–土复合体的抗剪能力较素土增长快;(2)在3级围压作用下,根–土复合体试样的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培养学生将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相结合,理解和学习数学的能力。”新教材在编排上也切实落实了这一要求,无论是例题设计还是作业安排都涉及生活中的数学,非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直流断路器选择性技术的应用对直流系统安全运行十分重要。本文针对国产应用较广泛的直流断路器选择性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实际工程应用经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实施小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机会。在测查学习者个体间差异、制订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学习的资源和材料,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遵循自己的思维逻辑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建构的过程中,知识结构的序列是否合理、知识横向的对比是明晰、知识内在的结构是否符合逻辑,都会影响学习者建构的质量。然而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由于既要考虑一个地区、一大部分群体的共同需要,又要考虑文本表述的相对“线形化”,故而使得它在呈现数学知识的时候,往往只关注了这些知识的显性
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反映了其对数学的真实理解,形成于他的自我数学活动过程之中,伴随着他的数学学习而发展,并最终成为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数学活动经验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