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颞浅筋膜瓣游离移植联合皮片移植修复大面积烧伤患者踝后区深度创面的效果。方法2013年9月—2017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11例大面积烧伤且伴有踝后区深度组织缺损患者,其中2例患者为双侧踝后区组织缺损,创面面积5.8 cm×4.6 cm~11.7 cm×5.2 cm。踝后区创面清创后,设计并切取与创面等大的颞浅筋膜瓣修复创面,端端吻合颞浅静脉近端与胫后静脉,端侧吻合颞浅动脉和胫后动脉,按患者供
【机 构】
: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烧伤中心,烧伤与皮肤外科,西安 710032,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烧伤中心,烧伤与皮肤外科,西安 710032,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烧伤中心,烧伤与皮肤外科,西安 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颞浅筋膜瓣游离移植联合皮片移植修复大面积烧伤患者踝后区深度创面的效果。
方法2013年9月—2017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11例大面积烧伤且伴有踝后区深度组织缺损患者,其中2例患者为双侧踝后区组织缺损,创面面积5.8 cm×4.6 cm~11.7 cm×5.2 cm。踝后区创面清创后,设计并切取与创面等大的颞浅筋膜瓣修复创面,端端吻合颞浅静脉近端与胫后静脉,端侧吻合颞浅动脉和胫后动脉,按患者供皮条件取皮覆盖筋膜瓣。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
结果本组患者移植筋膜瓣全部成活,2处移植皮片出现部分坏死,经再次皮片移植后愈合,术后随访6~13个月,所有患者术区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颞浅筋膜瓣游离移植联合皮片移植可尽快修复大面积烧伤患者踝后区深度创面,筋膜瓣抗感染能力强,受区外形好,供区损伤小,患者病程短、预后功能好。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研究环磷酰胺(CT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评估因CTX治疗效果不佳而调整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入选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脏科肾活检确诊的228例IMN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接受CT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患者首
镁是人体内重要的阳离子,参与体内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骨代谢、心血管功能、神经传导等。近年来,血镁水平异常对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透析患者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血镁异常在透析患者中并非少见,但是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低镁血症、高镁血症对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骨矿物质代谢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就ESRD透析患者血镁水平异常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对透析患者
IgA为主型感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是近年新发现的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光镜和电镜下表现类似于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检查显示为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或毛细血管壁分布,常伴C3沉积。我们基于目前国内外对IgA为主型感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相关研究,从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来阐述这一特殊的肾小球肾炎类型,为临床医师提供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间充质干细胞(MSC)外泌体是MSC在静息或活化状态下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的膜性小囊泡,直径为30~150 nm。最近的研究表明,MSC外泌体可作为重要的信号传导介质,有效转运mRNA、微小RNA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至靶细胞,在调控组织再生修复及免疫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MSC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及在脓毒症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依据。
目的分析24 h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居住在山东和江苏省4个县的2400名居民,年龄18~69岁。检测所有入选者24 h MAU,比较不同人群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分析危险因素聚集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MAU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265名调查对象纳入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MSC)对小鼠压疮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2016年9月,取1例60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皮下脂肪组织,采取胶原酶消化法提取AMSC培养,取第3代细胞用于后续实验。观察细胞形态,行成骨、成软骨、成脂诱导分化鉴定,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90、CD105、CD73及CD34的表达(样本数为3)。(2)取16只6~8周龄雌性C57BL/6野生
脓毒症的定义为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全球性的健康危机。细胞因子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主要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两大类,参与脓毒症的免疫及炎症调节。此外,细胞因子亦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脓毒症的预警、诊断及预后评估及作为治疗靶点用于脓毒症的防治。本文就近年脓毒症相关的部分细胞因子研究进展及笔者单位开展的相关工作做一简要总结,阐述其在脓毒症
严重(Ⅲ~Ⅳ度)冻伤是寒区较常见病,尤其多见于寒区军事作业及灾害事件,且致残率较高。严重冻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前期的快速复温以及后期的截肢治疗,而严重冻伤继发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组织灌注减少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经导管动脉溶栓是治疗严重冻伤的新技术,具有微创、安全性高、可显著降低截肢率等优势,本文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应用股内侧肌穿支皮瓣修复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继发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8月—2016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12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质外露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5~72岁。原发创面清创后大小10 cm×8 cm~22 cm×14 cm,采用面积为12 cm×10 cm~24 cm×16 cm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供区利用皮肤延展性缝合后遗留继
笔者单位于2017年11月收治1例54岁男性下肢慢性溃疡患者,入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坏疽性脓皮病。采用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含氧液冲洗治疗创面,克服高原低气压缺氧对创面愈合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创面愈合,患者最终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