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称痤疮为粉刺,是一种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慢性炎症皮肤病。本病好发于颜面部位,临床上以面部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由于本病所发生丘疹如刺可挤出色白碎米样粉汁,故中医称谓之"粉刺"。传统中医认为面部皮肤主要为肺经与胃经所司,痤疮是由于肺胃血热所致:如明代《外科正宗》曰:"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酒渣鼻属脾,总皆由血热郁滞不散"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认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治疗上,传统中医对痤疮多从肺、从热论治,一般用泻肺胃、凉血解毒的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