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研究的扛鼎之作——《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读后

来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t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拥有广袤的边疆地区.边疆治理是历代王朝施政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关乎王朝兴衰,亦对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巩固和发展影响深远.清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疆域最终底定时期.清朝因革损益历代得失,在推进边疆治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关于清代边疆治理的研究历来不乏学人关注,遗憾的是,尽管已经有不少相关著作出版,但至今尚无一部以清代边疆治理为整体考察对象的宏观性著作.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马大正先生主编的《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弥补了这一不足.《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采取“总—分—总”的谋篇原则,共设置了10章37节内容,总计52万余字.该书从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等角度系统地梳理了清代边疆的发展态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呈现了清代边疆的治理历程,对丰富中国边疆研究的内涵、构筑中国边疆学学科均具有里程碑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我国刑事司法解释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判赔死亡赔偿金的问题上一直采取否定态度,限制了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民事权利.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通过明确死亡赔偿金属于财产损失赔偿,完善民事责任优先原则,尽力矫正刑事司法解释在有关问题上的认识误区.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司法理念上应从比较片面的"案结事了"转变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要求司法机关对《刑事诉讼法》的有关条文进行重新认识,作出有利于保护被害人民事权利的解释;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切实实施
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是全面推进共同富裕战略的重要目标.残疾人的社会参与是指残疾人为了提高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采取特定的手段和方式参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行为.目前,残疾人社会参与存在空间有限、机会缺失、渠道单一、能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制度阻滞”.“制度阻滞”是指残疾人社会参与在制度安排上的缺失、冲突问题以及在制度执行上的曲行问题.当前残疾人社会参与的“制度阻滞”主要表现为“制度缺失”“制度冲突”与“制度曲行”三个方面.因此,要消除“制度阻滞”,促进新时代残疾人的社会参与,使之共
学位
实践中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多发,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矛盾.从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来看,将此类纠纷一概通过司法裁判解决,并非最佳处理方式.一些看似案情简单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也需要经过复杂的诉讼程序,既增加当事人的诉累,又不利于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将纠纷化解的视角前移,构建诉源治理机制,分类施策、多管齐下,将纠纷“化于诉外,止于诉内”,是一种实效性较强的纠纷处理方式.为此,要加强法治宣传,培育现代物业服务观念;实行多方联动、多元共治,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化解纳入基层治理中统一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