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冬小麦的栽培技术原理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ssus19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河北省春小麦种植面积很小,因此分析明确冬小麦的栽培技术原理,采取相应技术对策,对于提高全省小麦生产能力十分必要。
  一、 小麦分蘖期较长,容易达到足够的分蘖数
  河北省冬小麦的分蘖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0月中下旬至11月底或12月初的冬前分蘖期,二是翌年返青到起身期的春季分蘖期。分蘖期长,分蘖较多,容易达到需要成穗的分蘖数。冬前蘖的成穗率较高。为争取冬前的分蘖数量和质量,应保证底墒和底肥充足,确保播种质量。
  二、越冬期明显,要协调保证安全越冬和节水的关系
  河北省冬小麦种植区地处我国冬小麦区北缘。冬季气侯寒冷,越冬期明显。越冬期间中北部麦区部分叶片冻死,南部麦区12月至翌年1月也明显停止生长。进入2月份以后虽然气温缓慢回升,但一般天气多变,气温波动较大。小麦越冬期间生长量极小或基本不生长,蒸腾需水极少。但越冬期间一般降雨降雪量极少,且越冬末期多风,蒸发耗水较多,因此,在小麦栽培中既要考虑保证安全越冬,又要考虑节约越冬前的灌溉用水。
  三、 返青晚,返青期后初期生长缓慢,需肥和生理需水较少
  从常年平均看,自2月中旬河北省冬小麦从南向北开始返青,最北部要到3月中旬。由于早春升温慢,返青后初期生长缓慢,对养分的需求量不大。在适当施用底肥的情况下,返青到起身不需要施肥。由于春季干旱多风,小麦耗水量较大。而且随着春季表土壤水分增加,总耗水量和蒸发量也随之增加,春季土壤增温和返青也更缓慢。因此从节水和促进初期生长考虑,应尽量推迟春季第一水的时间。
  四、 小麦分蘖两极分化快,分蘖成穗率较低
  河北省冬小麦一般在起身期总茎数达到最高值,个别情况在拔节期达到最高值。起身期以后分蘖两极分化,拔节期以后小分蘖大批死亡,至孕穗期穗数基本稳定。由于返青晚,春季分蘖到拔节很难长成具有自己根系的大分蘖,因此春季分蘖成穗少。河北省冬小麦从起身到孕穗只有30天左右,从拔节到孕穗只有15天左右,中等分蘖赶上主茎和大分蘖的时间短,所以分蘖成穗率较低。因此,不能靠提高单株成穗数取得适宜的群体穗数,而要以较多的基本苗,采用主茎和分蘖成穗并重的途径。
  五、 小麦穗分化时间短,不易形成大穗
  河北省冬麦区真正的分化基本上是从春季开始,至孕穗结束。由于起身期以后气温升温快,穗分化速度也较快,穗分化各阶段的持续时间较短,不易形成大穗和增加穗粒数。虽然起身期水有减少小穗退化、促进小花分化、提高穗粒数的作用,但可能造成群体恶化,增加倒伏危险,因此远不如通过拔节期肥水减少小花退化来争取穗粒数的途径稳妥。
  六、 小麦灌浆期较短,不易形成高粒重
  虽然河北省冬小麦的生育期较长,但从开花到成熟的时间较短。5月下旬以后升温极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还常受干热风的侵袭。因此,冬小麦的粒重增加受到限制,尤其是大穗大粒的晚熟品种,后期受高温和干热风的影响较大,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年际间波动幅度大,而早熟品种相对受影响小。在河北省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中,也曾有种植外省引进和本省育成的高粒重品种的尝试,但多以失败告终。这同样也说明,在河北省不宜采用大穗大粒的冬小麦品种,在小麦育种和栽培上以高穗数和中等穗粒的技术途径更为稳妥。
   河北省任丘市农业局王艳菊
其他文献
2016年全国兽医“四个一行动”举行颁奖活动,内蒙古自治区、青海大通县畜牧兽医站等荣获十佳基层兽医服务团队称号。  随着近年来我国兽医事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社会各界对兽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入,同时也对兽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国兽医系统广大职工要全面加强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管理,为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
洛阳市农广校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她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对象是农民。她是个很大很大却又很小很小的学校,大到没有围墙,遍布洛阳市村村落落,大到负责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规划、实施和组织,能使千千万万的农民入校学习;她小得只是农业局所属的最小的二级机构,只有几间办公用房,也只有7名专职人员,女同胞4人。  农广校虽小但工作内容一点不少,日常管理工作中,办公室、财务、人事工作一样不少,业务工作有招生、培训、
近年来,“互联网 农业”融合发展之势迅猛,农业农村网络创业经济渐成热潮。如何乘势而为,借助互联网“东风”,推进农村电商引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成为焦点。通过几年的不懈探索,江苏宿迁市抓住“互联网 ”的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受到央视、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宿迁以实际行动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积极拓展农业经济版图。宿迁现已与阿里、京东、苏宁等知名
牛奶是人们喜爱的营养品之一,有“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的说法。奶牛养殖者应该根据所在区域的气候环境、奶牛的品种特点、饲养条件、生产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就目前而言,我国主要饲养的奶牛优良品种有中国荷斯坦牛、娟姗牛等,从生产用途来说,又分为专门乳用型和乳肉兼用型两种。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有不少企业个人养殖户投资养牛,那么如何能够选择到优质高产的奶牛品种就成为很关键的问题。本期节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要加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爭力,电子商务的作用不可忽视。  电子商务在農村不单单是工业品进村或者农产品进城,还表现在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出去,在农村聚集本地特色产品网销,将和电子商务相关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聚集在农村形成县域经济延伸,将农民的生活用品、农资设备实现送货服务到村等。  本期节目主要介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本发展情况、计算机的基本操
陈勇,从事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34年,为农服务是他的终身职业,广阔的农村是他的讲堂,朴实的农民是他的学员。为了泰兴的农广事业,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献出了最好的青春年华,迎来了泰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一腔豪情,坚定了推进改革的决心  1982年,陈勇从江苏省农学院毕业,立志为农服务的他坚持到一线锻炼,被分配到离城10多公里的泰兴农科所,主要从事花生、玉米等旱地作物的研究工作
根据规划,我国将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作物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和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同时,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整合30多亿元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重点用于“镰刀弯”地区粮改饲、粮豆轮作补助;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完善玉米收储政策,推进“市场化收购” “补贴”改革;认真落实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维护农民利益,引导扩种大豆。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始终把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加快农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不断拓展培训领域,提高培训质量。近几年大力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应用摆在了重要位置,初步显现了应用效果。为使远程教育成为让广大党员干部、农广学员和农村群众学习充电的新阵地,让远程教育平台成为农民群众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发家致富的助推器,宁夏农广校通过在各县市建立乡镇远程教育工作站深
在江西南城养殖界,农民“猪倌”黄永洪小有名气。他坚持生态养猪16年,规模越做越大,产业越做越强,不但鼓起了“钱袋子”,还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养殖经”。今年,黄永洪投入资金150万元,在他的家乡——建昌镇上湖村建设了4幢共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猪圈,准备将养殖规模再扩大一倍。听到消息后,笔者来到了他的养殖基地,与他聊起了养猪的“曲线图”。    三个高点    谈起养猪的三次大收获,黄永洪显得特别
在加快推进小康建设的进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就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河南省唯一的大型国有现代农业示范农场——黄泛区农场而言,当务之急便是如何培育农场农工。  一、 黄泛区农场基本情况  黄泛区农场位于河南省西华县城西10公里处。1951年建场以来,经过几代农垦人60多年的辛勤建设,已成为一个拥有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万亩、总人口5.84万人的省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