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遁与复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历史小说”的创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给人提供咀嚼和思索的巨大空间,让人在文学美的陶醉中,更有着哲学层次上的领悟。因此,要进入小说的深层次世界必须把握其沉重的主题,捕捉其凝重的感受。《我的帝王生涯》要表现的主题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我”的帝王生活,精神和人身自由同时受困,在绝望中选择了——逃遁;二为流亡生活,一路寻找生命的归宿,牺居在理想的精神家园——复活。
  【关键词】“新历史小说”;逃遁;复活
  
  自1989年发表《妻妾成群》开始,苏童的风格大变,“技法上由写意转向写实;题材上,抛弃了童年,家庭故事而转让有泛历史领域,遁入‘历史’,拉开了时空距离,创作的自由度大为增强。”故事的人物是读者熟悉的,但同时又是读者陌生的。读者熟悉的是历史和文化,读者所陌生的则是现代人关照历史和文化的眼光。作者并不试图在小说里指出问题解决问题,也不打算为解释某种观念而创作,但从小说里,依然可以看出现实的影子和印痕。这种风格的小说被称为“新历史小说”。“与传统的历史小说不同,其表面上讲述的是历史故事,故事所处的某一时期的历史环境、文化氛围可以辨析,但人物和事件大多虚构而成,很难判断它有多少历史的真实成分。”
  
  “历史”与“先锋”的结合
  
  《我的帝王生涯》是“新历史小说”又一力作。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想摆脱祖母与母亲的控制,却无能为力。宫廷内血雨腥风,刀光剑影:杨夫人被活活钉死在棺材里;先王的宠妃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打入冷官,仅仅因为其善弹琵琶,就被妒火中烧的孟夫人打断十个手指;爱哭的废妃们被小皇帝剜去了舌头!宫廷外,为国奋战的负伤将士死在自己尽忠的帝王手中,对起义失败的李义芝的血腥审问更是让人心悸。但是,作家的叙述永远是极为冷静,波澜不惊的。
  在这里,凸显了人性的弱点,人物的堕落,命运的悲剧,历史的乖谬,不易招致过分的指责,也在很大程度上免除了“对号入座”所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正如苏童自己所说:“希望读者们不要把《我的帝王生涯》当历史小说来读,我在写作中模糊具体年代的用意也在于此,考证典故和真实性会是我们双方的负担。”
  有评论家认为:“他(苏童)的两个长篇《米》和《我的帝王生涯》只是向我们提供了两幅庶民与帝王在那个时代的生活图景,个体的真实与局限,阻碍了苏童向人类性的深处掘进。”在“无法对现实主体进行表达时,历史主体便成了现实主义匮乏的一种补充”。但这也正是作家的文学机智,正由于“历史”的出现,才刺激创作的活力。“新历史小说”把“先锋”和“历史,’这似乎处于对立两级的东西统一在一起,“既摒弃了先锋小说不知所石的故弄玄虚,又以对主题思想多方位深层次的开掘避免了传统小说难免的一览无余。”这就为小说的创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给人提供咀嚼和思索的巨大空间,让人在文学美的陶醉中,更有着哲学层次上的领悟。因此,要进入小说的深层次世界必须把握其沉重的主题,捕捉其凝重的感受。《我的帝王生涯》要表现的主题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我”的帝王生活,精神和人身自由同时受困,在绝望中选择了——逃遁;二为流亡生活,一路寻找生命的归宿,栖居在理想的精神家园——复活。
  
  绝望的选择:逃遁
  
  在故事的层面上,拿苏童的另外一部作品《米》做比较。《我的帝王生涯》与《米》的主人公端白和五龙有着大相径庭的角色背景、文化身份,南辕北辙的生命挣扎过程又呈现了不同的机智。《米》强调人性堕落、复仇,而《我的帝王生涯》则强调人类寻找自我,个体的复苏,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两部作品又有着几乎相同的情节构架,都叙述了成长的历程,他们的生存心态,生命际遇,在他们的世界里都充满着潮湿与糜烂、暴力与复仇。在他们的生命中,逃遁、回归等存在境界和存在意象也是相同的,他们都是绝望存在中的存在者,都曾经面对过黑暗和恐惧。
  与苏童的其它逃遁故事一样,《我的帝王生涯》中也具有这种逃遁的性质。端白一直在“逃遁”,他想逃出宫中窒息的生活:逃离祖母皇甫夫人、母亲孟夫人的控制;逃避“白色小鬼”、黛娘、杨夫人、杨松等幽灵的追赶……逃离一切命运带来的不幸。到了最后也要面临怎样逃脱敌人凶残屠刀的噩运。他要自由,成为出色的走索艺人,那是他儿时的梦想,之所以逃遁,那是对现实的绝望,生比死要复杂得多。作者试图以简单反抗复杂,童年的欲望简简单单:宣读遗旨时,端白却只对皇甫夫人的玉如意感兴趣;当父王下葬时,端白关注的也只是棺材里装满的珠宝,上朝听政,让他挂心的却是手中的促织……另一反抗现实的途径便是暴力,充满血腥的灵魂和场面不断出现,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冷酷少年——端白。黛娘、杨夫人、杨松、杨栋、李义芝都是暴力的牺牲品。
  “逃遁虽然先天地具有被动性,同时也先天地含有新的可能和新的希望”。从端白的逃遁的最后结局来看,逃遁完全是无望的挣扎,新的可能总是迅速变为不可能,新的希望总是迅速变为绝望。端白终于成为走索王,带着他小小的班子,向京师而行,不料等待他的,却是另外一场更加血腥的杀戮,突然的命运的捉弄,使小说显得更加阴暗残酷。这种逃遁更主要地表现为对既定生活轨道和既定命运的恐惧、拒绝与反抗。这种主题与生活环境的转换不转换没有直接的关系,国王端白对于权力的厌倦于贪婪几乎同样强烈,他的精神流浪可以说从宫廷生活中就开始了,待到他在政变中被兄弟夺权,被贬为庶民,他的真正流浪也就正式开始了。他的流浪历程也就是寻找新的生命和新的生命状态的历程。
  
  命运的转机:复活
  
  这种寻找新的自我的历程,有人称为“救赎”,用“复活”也许更为恰当。当“逃遁”无法改变一切的时候,“复活”带来了生命的转机。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中的主人公涅赫柳多夫一样,端白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经历了“复活”的转变,成为脱胎换骨的另一个人。没有涅赫柳多夫复活得那么突兀,端白的复活是在冲突和彼此消长中进行的。他的精神生命里除了暴戾,还有许多复杂得层面。“我很敏感,我很残暴,我很贪玩,其实我还很幼稚。”“我”对促织的喜爱,“我”对蕙妃的爱情,“我”对燕郎天真与聪明的欣赏,“我”对走索艺人的崇拜……都是人性的曙光,这些人性的曙光也正是端白复活得精神基础。再者,政变的到来成为端白复活的契机。在宫中他不可能复活,他的反抗也拒绝、逃遁一无所获。成了庶民的端白反而在非常人所能理解的痛苦训练中成为走索王,在一次次血腥的杀戮之后,他“梦见了一个新的世界”,他可以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了。
  端白最后去了师傅觉空早在八年前为他准备好的苦竹寺里度过他的下半生,过着“白天我走索,夜晚我读书”的生活。他“用了无数个夜晚静读《论语》”,有时“觉得这本圣贤之书包容了世间万物,有时却觉得一无所获”。他对一切都看透了,像师傅觉空那样——觉“空”,摆脱了贪婪、嗔怒和痴迷的蛊惑,悦纳自己的一切遭遇,肯定自己的生活价值,栖息在自己的精神家园。
  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解读,其可能性都是无限的,《我的帝王生涯》也是如此。本文从主题的角度切入小说,以求在某种程度上给读者以启发。
  
  引文出处:
  (1)(2)见张应中,世纪末的回眸
  (3)见苏童,《我的帝王生涯》自序《梦想中的梦想》
  (4)(5)见谢有顺,《历史时代的终结:回到当代》当代作家评论1994
  (6)吴义勤《沦落于救赎》当代作家评论
  (7)见《逃遁与陷落》当代作家评论1998
  其他引文出自小说《我的帝王生涯》
其他文献
【摘 要】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过去的课堂改革过多的关注课程内容的改革,忽视了对学生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的认识,学生获得的仅仅是知道,而没有感悟,仅仅是知识,而没有智慧。当前较受关注的课改理念——“动态生成”,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理想课堂必然显现的关键词汇。  【关键词】动态生成 师生共同成长  一、引言  布卢姆说
【摘要】“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如何在教学中做到“以问启知”。让学生因“知”而“好”学。是一个教者在新课程理念下必备的重要素质。若要达到这一点,教者就必须熟谙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方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技巧;教学反思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
【摘 要】如今,新的基础教育的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更是要更加重视这一问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来面对整个教学过程。  【关键词】创新精神 兴趣 实践  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推动着教育的创新。知识经济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意味着机遇也暗藏着挑战。这让我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名族的振兴,社
新课程改革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到了重要的目标。课本已不再成为唯一的教学资源,特别是语文教学更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利用资源。因此多媒体的运用教好的解决了语文教学工作中资源缺乏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设计合理的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语文教学,能使学生易于学习,加深课文的理解,增大课文的信息量,能提高教学的效益,更好的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下面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际来谈谈,希望大家给予鼓励、帮助。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
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正在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一、利用教材适时点拨   
摘要 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
【摘 要】“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的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正因为如此,英语教学不能成为没有德育教育的真空。我们英语老师,理应义不容辞,在英语教学中要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把德育教育寓于英语教学之中,圆满完成我们所肩负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英语教学 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重视和加强青
【摘要】德育教育是中职学校各门课程、各项教育活动必须渗透的教育内容之一。本文首先简述了中职学校各门课程德育教育开设的必要性与开设内容,之后本文提出了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的主要思路,包括:培养教师高尚素养与品德,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充分延伸课堂知识,加强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等方面。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渗透主要思路    1 引言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设计好课堂提问对上好一节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已不是被动的纯客体,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研究中心已不再是纯教材,而必须包括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应研究“学法”。所以,作为
摘要:作为构建语言的基础单位的词汇,应该彰显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颠覆长期以来语法翻译法占椐主导地位的事实。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就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可见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问题探讨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1.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语法是一种语言规范,在其约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