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信任,收获奇迹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6689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我刚参加教育工作的第二个年头,我在武冈一所县重点中学担任初一班的班主任。这是第二学期开学初的事情。
  报名第一天,大约是傍晚,趁没人在我房间的时候,一位矮个子男生给我带来大约半斤米的糯米粑粑,还给我带了几两腊肉。我之前特意在班上公开提醒全体学生,不要想给老师送礼的事情。我告诉学生,只要大家遵规守纪,在班上尽职尽责,努力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就是一个尊敬老师的学生。老师就很喜欢,很满意。如果给老师送礼,老师会不喜欢这样的学生和家长的。我这么说,是为了培养班级的正气,使学生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
  我当即表示了拒绝,并对他提出了批评。这个学生在我眼里是个胆小怕事的学生,个子也很矮小。我内心对这个学生其实一直很喜爱的。可是他却很执着,我从他的语言和神态中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我拒绝了反而会对他造成深深的伤害。权衡再三,出于保护他的自尊心的考虑,我只好同意收下。但同时跟他强调,下不为例,也不能去同学中说这个事,以免别人学他。
  过后一两天,他就向我提出要当班长。他的这个要求一提出,把我吓了一跳。因为,我从来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本来,我刚刚担任班主任时,是发动大家“毛遂自荐”当班干部的。但他的成绩在班级的排名中等偏后。全班70多个学生,他排在40多名。
  原指定的班长本来就已经有辞职要求,班长这个职位并没有问题。我担心的是,一个中等偏后的学生担任班长,能不能服众,会不会遭到全班同学的嘲笑和挖苦,以及他能否承受同学们的挖苦。这时候,我忽然想到,他前面给我送点小礼物,看来还是有点“目的”的。
  我把我的担心跟他说了,他却非常自信,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说不怕别人的嘲笑啥的。问他为何要当班长,他说因为只有当了班长他的成绩才会上升。我联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没觉得这个成绩跟当班干部有多大联系。可他却跟我保证,如果他当了班长,成绩肯定会进入前十名。而且他告诉我,他小学的时候一直是当班长的。
  他的说法让我感到非常新奇,难以置信。我不敢相信一个排名40多的学生会因为当了班长,成绩就进入前十名。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个学校是重点中学,学生的素质普遍较好,成绩好的学生非常多。要在一个强手如云的班级提高几十个名次,困难可想而知。
  怀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在征得原来提出辞职意愿的班长的同意之后,答应了他的要求。在我宣布的那一刻,我清晰地感受到,班里出现了一阵意外的情绪的波澜。这个意外跟我的意外是一样的。基于我早就实施和宣传过“毛遂自荐”的“第一班干原则”,且他是唯一的毛遂自荐的人选,学生们虽然意外,但是也没啥意见。
  奇怪的是,期中考试,新班长果然成绩从原来的40多名一跃而上升到了第8名的位置。当我看到这个排名的时候,就像《皇帝的新装》中的老大臣一样眼睛瞪得大大的,简直不敢相信!我特意对他的成绩进行了逐一的查看和累加,他在短短的半学期内,各科成绩平均提高了10分左右。
  为了进一步排除我心中的疑惑,我甚至为此跟一些科任老师进行了沟通,大家都说他这个学期的学习有明显上升的势头,这才让我彻底相信和理解了这一成绩变化的奇迹。
  这是我曾经十年的一线教学中的难忘事件,它让我明白了少年儿童的心理世界中有着各种意想不到的秘密和潜力。老师们要给予其充分的信任和百倍的尊重,并呵护它们!
  (湖南武冈市教科所 潘璋荣)
其他文献
在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教育将成为一种面向全民的教育,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突出个性的创新教育。我们认为通过对学生进行开放性思
清寒的夜色里,跑道上的我气喘如牛。  身后是我的18位学生。前方终点处是为我们打气的另一群学生。  我们不是在进行体育比赛,而是在兑现一次惩罚。  本学期“语文学习共同体”第一场PK的结果在本周一公布:第二组获胜,第四组落败。获胜组的成员获得了加分的奖励兴高采烈,落败组的成员如约接受惩罚唉声叹气。周四放学后绕田径场4圈1500米的罚跑令一宣布,便引起了落败组女生装模作样的惊悚的惨叫和敢怒不敢言的哀
和约翰初次见面在1986年的秋季广交会。他长相英俊,身材健美,我握着他的手说,约翰,你不是爹妈生的。他一愣。你是米开朗琪罗雕的。他笑了。相处久了渐渐无话不谈。  因外祖父印裔,约翰的西洋五官却配有一头微鬈黑发,明净的目光中隐含一丝忧郁,每到一处迷倒痴女无数。有一次广交会上订购一批维生素C,来自东北出口公司的小姐盯着他的脸,朱唇微启,目光迷离,春魂飞出壳,哪有心思谈生意!问了几次价毫无反应,恨得我“
朋友入职新公司也有几个月了,原本以为经过几个月的朝夕相处,她与新同事的关系早就得到改善,结果昨天一起吃饭的时候才知道,她的日子依旧过得不那么舒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她认为自己已经为了维护和加深彼此的关系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妥协了很多事,但没有收到相应的回应,这让她有种莫名的失落,还有一种更深沉的自卑:是不是我还做的不够好?  细细聊来,我倒是有点吃惊于她的毅力——能如此持之以恒的取悦别人,难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