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的教学心态,让课堂更精彩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jx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前提是要抓好课堂效益,抓好课堂效益,要从教学方法、过程、手段、模式等方面着手,而往往忽略了课堂的教学心态。教师要有教学更新、创新,要做到这些首先对文本要有宗教式的研究,对文本要有独到发现,这样进课堂便有很坦然的心态。而教师良好的、坦然的教学心态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要想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必须要有这种坦然的教学心态。
  记得一次外出学习,时间较长,本人落下了不少课要补上,所以一回到学校,就匆匆将要上的课,苏教版十一册中《船长》一课快速备了一下,就进了课堂。上课时先检查了生字词预习情况,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先指导学生体会用平缓、轻快的语调读“诺曼底”号正常航行的部分。再体会轮船遇险时惊慌、混乱的场面。然后体会船长沉着、镇定指挥抢险的场面。当讲到遇险一段时,我把朗读语气和学生交流后,指导学生朗读,几个学生没读出那个气氛。于是我范读了一遍,可那“惊慌、急促”的语气感觉就是没读到位。一堂课很快结束了,教学任务也完成了,但是遇险那段没有读出效果,心里总是堵得慌。这时我才体会到对文本要达到宗教式的研究的含义。要想做到进课堂心态坦然,必须对文本在熟悉的基础上还要细心揣摩,认真研究,细细品味,注意每个细节,有独到的发现,开发亮点。就像圣教徒读圣经那样虔诚加上殷勤,在行为上,心态才能达到坦然。我们教师虽然不是圣教徒,但是要想在课堂上心态达到坦然,那么对文本的处理,还需达到那样痴迷的程度。
  教学《船长》第二课时前,我对所教内容认真研究了一番,重点语句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如何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各环节之间如何联系、过渡,重点如何突出等等都详细地备到了教案上。由于准备比较充分,进课堂时,留意了一下,心里比较轻松。比上节课时,坦然了许多。课按计划顺利地进行着,当总结课文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由船长哈尔威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提出,我以为很多学生肯定能畅所欲言,感想很多。可不少同学干巴巴几句结束,很不理想。原打算学生大有发挥的内容,只好草草收场。一进课堂时的坦然心态现在荡然无存。只留下个“为什么这样的结果”问题。后来想想很简单的原因,如果把问题改成:“生活中,有没有体现船长这种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的人或事,当然大事能体现,小事也能体现,请同学们自由谈一谈。谈时再加一点自己的评价。这样提出来,我想学生情感一定会被调动起来,谈论就会具体而富有感情了。由此我又进一步想到,一堂好课光对文本的细心研究精心安排,还远远不够,还要关注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要想达到心态坦然,还要加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联系。
  后面的一课证明了这个想法。紧接着上的《飞向月球》一课。 之前我将教材内容认真分析研究了一遍,对每个细节考虑了又考虑。妆决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这一课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并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将这一课学生所提到的问题全想了一遍。真正做到了既备文本又备学生。上课时我是面带微笑进课堂的。围绕题目,学生提了不少问题。我将问题一一列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读课文自己解决。学生读得很认真,讨论也比较热烈。问题被学生自己一一解答了。当讨论”为什么用飞而不用登上月球“这个问题时,学生都沉默了,望着我,我也装着为难的样子(这个问题是有点难度,早在意料之中的)。于是我把话锋一转,让学生再读课文,并给课文按提示分完段,再回答这个问题,正好又回到这堂课重点上来。学生按要求分好段并且总结完段意后,一部分学生恍然大悟,看着学生自己思考而解决问题露出满脸的高兴,我心里也感到无比的欣慰,全身显得非常轻松。
  而能把一堂课设计得结构完整,节奏明快,问题由浅入深、清清爽爽,课堂上就更能让人心如明镜,坦然自如。教学《生命的林子》给我留下了这方面的感觉。这是一篇说理的文章,内容不难理解,关键思路要清晰。之前我把文本脉络理清,弄懂说明的道理,觉得提问题不宜过多,学生能读明白的地方,不必过问太多,关键明白道理。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所以,我设计好了一组连贯问题,才进入了课堂。课堂上,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说出主要内容,然后提问:玄奘为什么要离开法门寺?玄奘为什么没走?方丈如何劝导他的?方丈讲的是树,那么,人是不是这样的道理呢?生:是的,一个人想成才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一样。师: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文中讲的这个道理的理解吗?生:我们要想成才,只有在社会大环境中学得更多的知识。生:我们只有在班级、学校这些集体中学习,交流,将来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学生谈论很多,学生兴趣很高,老师也觉轻松。当然,如果没有课前,对文本充分的把握,没有进课堂前的坦然心态,也不可能有课堂上心态的坦然。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说不准,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进课堂或课堂上,教师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上好课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那么,要想有一个坦然的心态,首先对文本的处理是关键,对文本一般的处理是远远达不到的。我们必须耐下心,沏上一杯茶,在静静的灯下,面对着文本,带着淘金者的渴望,怀着侍奉婴儿般谨慎,来细心研究和挖掘。目标如何实现,重点如何突出,结构如何安排,过渡怎样自然;如何培养语感;知识如何让学生轻松掌握,能力在一节课里能提高多少;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了多少发展,选择什么样方法学生学习最佳;如何激发学生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得没得到培养。设计的方案学生能不能接受,设计的问题有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处变不惊,利用教学机智化险为夷。将学生、文本、教师三者有机、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达到高境界的心态,有了这种坦然的教学心态,何愁课堂效益不提高。
其他文献
工民建的民用住宅和办公楼(基础、板、梁、柱),等工程建筑物主要以结构安全和防渗等基本上是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来承担,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在工程建筑物中显得尤其重要,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水平、原材料的质量等因素给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困难。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像其他社会思潮一样,也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就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论及的历史虚无主义而言,这一社会思潮的历史由来具体体现为孕育、发展于西方,
摘 要 房地产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防范和控制房地产金融风险,不仅是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发展的要求,而且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金融的研究背景,具体阐述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成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房地产 金融风险 成因  一、引言  金融是房地产得以发展的支柱,房地产金融的健康发展是房地产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房地产金融风险是指经营房地产
上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西方世界的金融风暴,全球经济遭受打击,其影响延续至今.人们在寻找和反思导致上述经济劫难的原因时,不约而同
期刊
期刊
我最近刚学会了用微信,便急着跟大洋彼岸的外孙视频对话,半年多没见,小家伙愈发活泼可爱了.可是,尽管他从开办有中文课的华盛顿市郊幼儿园被保送到小学,普通话的接受和表达能
期刊
学生在课文理解、习题解答、技能训练中,由于自身年龄特点、知识结构以及教材、目标、手段等多方面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思维障碍,发生思维疏乎、偏向或终止现象。教师如何诱导和启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将思维导向深入,促使学生产生顿悟,越过障碍,流畅思维,体现了教师的点拨艺术。“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重要的不是讲述,而是点拨。”那幺,教师该怎样恰到好处地点拨呢?下面谈几种做法。  一
对于应用软件研发类项目的需求过程,这些年经历的那些绕不开躲不过的奇葩堵心事儿,其解决之道除了教科书上的定义方法和软件工程的标准规范之外,试着从实战角度换种思路分析现实
多项国际研究显示,不合理的饮食会破坏机体平衡,诱发疾病,而一些遵循低热量、平衡饮食的人,至少可增寿10年。如何吃得健康,营养专家们最有发言权。鱼腥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区域联合训练保障是对现行保障体制和方式的补充和完善,其实质就是围绕共同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联合方式,打破行政区划分界限,打破建制单位界限,打破部门所有的狭隘利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