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CO2/O2共存流体中N80钢腐蚀特性分析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davi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温高压釜中进行CO2和O2共存流动液体环境中N80油管钢的腐蚀实验,采用失重法测量腐蚀速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腐蚀表面形貌和成分的方法,得到N80钢在流动多元热流体中的腐蚀规律与形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CO2和O2共存环境下,N80钢腐蚀以均匀腐蚀为主伴有部分局部腐蚀,腐蚀速率呈现随温度的升高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的趋势;200℃时生成的腐蚀产物以碳酸亚铁和铁的氧化物为主,该腐蚀产物膜更为致密,腐蚀速率更小;在CO2和O2共存环境下相比于介质中仅含CO2或O2环境下N80钢的腐蚀程度更严重.
其他文献
使用Petrel软件建立了威远20XHXX平台的三维地质模型,优化了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参数.研究表明不同的压裂段长与射孔簇数有合理的匹配关系,而且存在最优的用液强度和加砂强度,随着压裂段长、射孔簇数的增加,需要合理调减水平井间距.针对威远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建议增加射孔簇数缩小簇间距,提高施工排量,不同压裂段长时采用优化的用液强度和加砂强度值.
马肠道非常发达,其中定居着丰富又复杂的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在宿主的生理、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和分析手段的改进,对复杂环境中微生物的研究更加方便、透彻.本文就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技术在马肠道核心菌群、不同肠道段菌群结构、不同因素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及马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以期了解马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和组成模式,为今后马肠道微生物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为探究甘肃不同采样点野生羊肚菌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以及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真菌菌群组成和多样性,揭示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的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差异较大;9个采样点共有的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数为32个,特有的OTU数较多;迭部采样点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最高.所有采样点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ete)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