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还以为厨师就是那在油腻荤腥中每天烤得面红耳赤的伙夫,那你也太跟不上时代了。
作为餐桌上的艺术家,他们本应是受人尊敬的一类人。比如法餐圈里那些气场不凡的大牌,当然,你也许还听说过来自西班牙的分子菜传说。他们不仅是食客眼里的上帝,更是杂志、电视荧屏上的明星。不过随着吃货们的级别越来越高,吉米·奥利弗(Jimmy Oliver)为首的那些英国面孔已经不再够用,也许昨天餐厅里刚刚为你做出一份完美牛排的大厨今天就在聚光灯下谈笑风生。所以我们找来了节目制作人,厨师选秀冠军,当然还有美食圈里的那些名流,让他们告诉你,明星大厨是怎样炼成的。
陈晔:用大片标准做厨师秀
如果你把《顶级厨师》看做一档美食节目,那就未免太简单了。
在与版权方谈定合作之后,《顶级厨师》总导演陈晔收到了对方提供的厚达2000多页的节目“宝典”,其中包含了海量信息,大到拍摄场地的占地面积,小到一颗螺丝钉的型号都罗列得清清楚楚。在8000平米的拍摄现场内,布置了多于6000盏灯来控制灯光,一共有26台机位不停地捕捉着现场所有细节,短短十秒的美食镜头,需要三个机位花十几分钟来完成拍摄。同时节目组也进驻了一支“多国部队”,来自澳大利亚的“美食美术指导”的任务是让一切呈现在镜头下的食物显得尽善尽美,拍摄团队也有许多人员都有参与国外《Master Chef》的经验。
这不能不让人想到《中国好声音》在制作过程中相似的严谨度,无怪乎陈晔发出感慨:中国真人秀节目已经进入大片时代。
至于跟风美食热的问题,事实上 《顶级厨师》的操作时间要早于《舌尖上的中国》,陈晔所看重的还是这档节目所具有的独特性。“美食真人秀这个项目在中国还是缺失的,没有同类竞争,因此我们选择了《顶级厨师》,而且我们也想尝试不同类型的节目制作来储备制作团队。”
而《顶级厨师》走的也并非是专业厨师的路线,参加的选手都是业余爱好。在陈晔看来,这样的选择才符合真人秀节目的定位。为了进一步冲淡厨师这一职业的专业味道,增强节目的娱乐性,《顶级厨师》也将更多时间放在交代选手故事身上,其中不乏催人泪下的成长故事,也有选手之间的勾心斗角,甚至有选手在比赛中互骂脏话—很符合国际潮流地,节目组在经过消音处理后,也分毫不落地剪进了成片中。
同样,《顶级厨师》的评委也显得有些“不务正业”,原版的三位都是货真价实的“顶级厨师”,但到了中国,却变成了一个专业厨师加一个音乐人加一个主持人的奇怪组合,这自然也是为了让节目更接地气的考虑。正如选择刘一帆作为唯一的专业厨师评审,陈晔说道:“他可能不是做菜做得最好的,但他是最适合电视表达的厨师。”
然而《顶级厨师》的收视率似乎并不能与其精良的制作水准相匹配,这多少会让人有些泄气。“与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相比,美食真人秀在题材上有些天生不足,观众群肯定不可能这么广泛,还需要一段培养的过程。”陈晔并不担忧节目的未来,即便有高昂的版权费用,《顶级厨师》第一季依旧做到了盈利,因为美食节目天生比其他节目更具有植入空间,单单是节目的广告收入,就已经足够支撑节目继续运作下去。
如今,第一季已经顺利完成,“第一季我们和版权方有了很好的磨合,第二季是本土化改造、自主创新的比较好的时机,和版权方的沟通会更多。”作为国内首档美食真人秀节目,《顶级厨师》未来的前景似乎还是相当明朗的。
秀的不止是厨艺:
对于普通人来说,厨房并非比拼的战场,更多的是关注爱意的有情之所。在微博上悄然走红的厨师大多并非因为绚丽的刀功,而是在每道菜里花费的心力。
@LOVE章鱼宝宝只是一位普通的妈妈,因为9岁的女儿挑食,她决定每天提早半小时起床,变着花样为女儿做早餐。后来,她将这些造型精巧的早餐拍成照片传到微博上,如今粉丝数量已经超过6万人,多于许多名厨开设的美食微博。
有好几家出版社联系她希望能出版一本关于给孩子做爱心早餐的书,她一一拒绝:“首先,我不是一个专家,还没有这样的资格。我只是一个愿意为女儿去做爱心早餐的妈妈,很普通。出书,是很慎重的事情,尤其是孩子的早餐,讲究营养搭配。我的早餐,只是我的一种方法、一种兴趣爱好,不能成为一种教科书。”
章鱼妈妈说自己偶尔也会偷懒,也一度想过放弃,但想到孩子满足的笑容,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美食,比拼的不仅是厨艺。
作为餐桌上的艺术家,他们本应是受人尊敬的一类人。比如法餐圈里那些气场不凡的大牌,当然,你也许还听说过来自西班牙的分子菜传说。他们不仅是食客眼里的上帝,更是杂志、电视荧屏上的明星。不过随着吃货们的级别越来越高,吉米·奥利弗(Jimmy Oliver)为首的那些英国面孔已经不再够用,也许昨天餐厅里刚刚为你做出一份完美牛排的大厨今天就在聚光灯下谈笑风生。所以我们找来了节目制作人,厨师选秀冠军,当然还有美食圈里的那些名流,让他们告诉你,明星大厨是怎样炼成的。
陈晔:用大片标准做厨师秀
如果你把《顶级厨师》看做一档美食节目,那就未免太简单了。
在与版权方谈定合作之后,《顶级厨师》总导演陈晔收到了对方提供的厚达2000多页的节目“宝典”,其中包含了海量信息,大到拍摄场地的占地面积,小到一颗螺丝钉的型号都罗列得清清楚楚。在8000平米的拍摄现场内,布置了多于6000盏灯来控制灯光,一共有26台机位不停地捕捉着现场所有细节,短短十秒的美食镜头,需要三个机位花十几分钟来完成拍摄。同时节目组也进驻了一支“多国部队”,来自澳大利亚的“美食美术指导”的任务是让一切呈现在镜头下的食物显得尽善尽美,拍摄团队也有许多人员都有参与国外《Master Chef》的经验。
这不能不让人想到《中国好声音》在制作过程中相似的严谨度,无怪乎陈晔发出感慨:中国真人秀节目已经进入大片时代。
至于跟风美食热的问题,事实上 《顶级厨师》的操作时间要早于《舌尖上的中国》,陈晔所看重的还是这档节目所具有的独特性。“美食真人秀这个项目在中国还是缺失的,没有同类竞争,因此我们选择了《顶级厨师》,而且我们也想尝试不同类型的节目制作来储备制作团队。”
而《顶级厨师》走的也并非是专业厨师的路线,参加的选手都是业余爱好。在陈晔看来,这样的选择才符合真人秀节目的定位。为了进一步冲淡厨师这一职业的专业味道,增强节目的娱乐性,《顶级厨师》也将更多时间放在交代选手故事身上,其中不乏催人泪下的成长故事,也有选手之间的勾心斗角,甚至有选手在比赛中互骂脏话—很符合国际潮流地,节目组在经过消音处理后,也分毫不落地剪进了成片中。
同样,《顶级厨师》的评委也显得有些“不务正业”,原版的三位都是货真价实的“顶级厨师”,但到了中国,却变成了一个专业厨师加一个音乐人加一个主持人的奇怪组合,这自然也是为了让节目更接地气的考虑。正如选择刘一帆作为唯一的专业厨师评审,陈晔说道:“他可能不是做菜做得最好的,但他是最适合电视表达的厨师。”
然而《顶级厨师》的收视率似乎并不能与其精良的制作水准相匹配,这多少会让人有些泄气。“与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相比,美食真人秀在题材上有些天生不足,观众群肯定不可能这么广泛,还需要一段培养的过程。”陈晔并不担忧节目的未来,即便有高昂的版权费用,《顶级厨师》第一季依旧做到了盈利,因为美食节目天生比其他节目更具有植入空间,单单是节目的广告收入,就已经足够支撑节目继续运作下去。
如今,第一季已经顺利完成,“第一季我们和版权方有了很好的磨合,第二季是本土化改造、自主创新的比较好的时机,和版权方的沟通会更多。”作为国内首档美食真人秀节目,《顶级厨师》未来的前景似乎还是相当明朗的。
秀的不止是厨艺:
对于普通人来说,厨房并非比拼的战场,更多的是关注爱意的有情之所。在微博上悄然走红的厨师大多并非因为绚丽的刀功,而是在每道菜里花费的心力。
@LOVE章鱼宝宝只是一位普通的妈妈,因为9岁的女儿挑食,她决定每天提早半小时起床,变着花样为女儿做早餐。后来,她将这些造型精巧的早餐拍成照片传到微博上,如今粉丝数量已经超过6万人,多于许多名厨开设的美食微博。
有好几家出版社联系她希望能出版一本关于给孩子做爱心早餐的书,她一一拒绝:“首先,我不是一个专家,还没有这样的资格。我只是一个愿意为女儿去做爱心早餐的妈妈,很普通。出书,是很慎重的事情,尤其是孩子的早餐,讲究营养搭配。我的早餐,只是我的一种方法、一种兴趣爱好,不能成为一种教科书。”
章鱼妈妈说自己偶尔也会偷懒,也一度想过放弃,但想到孩子满足的笑容,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美食,比拼的不仅是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