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机工程与正确高效的使用人的智力和体力是密切相关的,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这三要素的关系,并为解决该系统里人的效能、健康等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的科学,是产品设计在优化设计方案中的强有力的依据。本文结合一些基本理论来阐述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机工程;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23-1
一、产品设计的现状
(一)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结合了艺术、数学、物理、工程实践等学科,着重研究人———产品———环境———社会等关系的一个复合型学科。它已不是单纯地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从本质上看,产品设计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用设计的方式创造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品,满足如何面对要服务的人群需求变化;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待高情感问题;如何适合日益突出的设计思潮等精神属性上的需要是人体工程学应用的主要问题,是设计者要深思的问题。
(二)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人体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相交叉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与产品造型设计关系密切,是产品设计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目前国内外对人机工程学的解释有多种,但在研究对象、手段及目的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即主要研究如何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要求来设计、布置机器设备、仪表等,设计、安排工作场所及工作环境,使人的劳动更合理,使机器设备、仪表、工具等便于操作,从而达到改善劳动条件、减少能量消耗、减轻疲劳、降低事故发生率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人机工程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1984起正式决定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人体工程学研究,起初是用于安全及效率方面,对于人体工程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体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存在几个方面问题:
对人体工程学的重视还不够,人体静态尺寸仍沿用1989年的数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在某些方面研究的不够深入,特殊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方面的研究资料还很少;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正确定位问题,过度地强调设计中对人体工程学的依赖,影响到设计的创新发挥,将设计思维引入机械的、刻板的、缺乏生机的导向。
三、人机工程在产品中的应用
(一)为设计提供“人体尺寸”
人机工程学深入分析研究人体尺寸、人体结构、肢体活动范围、视野范围、视觉机能及特征、听觉机能及特征、人体力学、人审美需求等,如GB/T10000-1988给出了对应于一定百分位数的包括身高、体重、上臂长、大腿长、小腿长等6项人体主要尺寸数据和立姿人体尺寸、成年人坐姿人体尺寸等,运用这些数据和原理,使工业产品在其外观造型、操纵装置、信息显示装置等方面得到合理布局,才有可能为使用者创造安全、舒适、健康、高效的工作条件。
(二)为设计物的功能提供合理依据
人机的系统关系优化是为了创造最优的人机配合,优化的尺度关系、舒适的环境关系、可辨识的界面关系都是充分发挥人、机各自的特点,相互配合、协调工作的重要因素,两者之间的系统设计问题也是人和产品有机交流的重要前提。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优劣决定了人机系统中工作效能的高低。工作效能取决于物的效能和人的智能,两方面协调得好,就能达到好的功能,反之就会出现问题。
(三)为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
产品的造型设计要符合产品的使用环境,产品的内部环境也要对人的健康与效率负责,重视细节的微观内部环境与重视系统关系的宏观外部环境构成了产品人机环境因素的主体。环境设计还应考虑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站在人类根本利益基点上全方位的设计观念。它既满足人的需求,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四)为人———机———环境提供依据
人机工程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机———环境的系统配合。人在工作时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范围,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的工作效率。因此,研究人的工作空间与人的行为活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定向动作和习惯动作,使设计物所占空间与人的行为方式更有效的配合,发挥好的工作效率。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体对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分析声、光、热、振动、粉尘和有毒气体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生理、心理以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确定人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环境的舒适范围和安全限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保证人体安全和高效率工作。
四、结论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以新的方式来感知世界,人们越来越多的在追求一种新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毫无疑义,未来的人性化设计具有更加全面立体的内涵,它将超越我们过去所局限的人与物的关系的认识,向时间、空间、生理感官和心理方向发展,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人性化设计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结合,是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
参考文献:
[1]庄达民,刘东明,王睿.人机工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家电科技,2005,(02).
[2]孙常青,吴凤林.家用医疗器械人机交互界面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0,(15).
关键词:人机工程;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23-1
一、产品设计的现状
(一)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结合了艺术、数学、物理、工程实践等学科,着重研究人———产品———环境———社会等关系的一个复合型学科。它已不是单纯地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从本质上看,产品设计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用设计的方式创造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品,满足如何面对要服务的人群需求变化;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待高情感问题;如何适合日益突出的设计思潮等精神属性上的需要是人体工程学应用的主要问题,是设计者要深思的问题。
(二)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人体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相交叉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与产品造型设计关系密切,是产品设计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目前国内外对人机工程学的解释有多种,但在研究对象、手段及目的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即主要研究如何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要求来设计、布置机器设备、仪表等,设计、安排工作场所及工作环境,使人的劳动更合理,使机器设备、仪表、工具等便于操作,从而达到改善劳动条件、减少能量消耗、减轻疲劳、降低事故发生率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人机工程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1984起正式决定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人体工程学研究,起初是用于安全及效率方面,对于人体工程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体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存在几个方面问题:
对人体工程学的重视还不够,人体静态尺寸仍沿用1989年的数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在某些方面研究的不够深入,特殊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方面的研究资料还很少;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正确定位问题,过度地强调设计中对人体工程学的依赖,影响到设计的创新发挥,将设计思维引入机械的、刻板的、缺乏生机的导向。
三、人机工程在产品中的应用
(一)为设计提供“人体尺寸”
人机工程学深入分析研究人体尺寸、人体结构、肢体活动范围、视野范围、视觉机能及特征、听觉机能及特征、人体力学、人审美需求等,如GB/T10000-1988给出了对应于一定百分位数的包括身高、体重、上臂长、大腿长、小腿长等6项人体主要尺寸数据和立姿人体尺寸、成年人坐姿人体尺寸等,运用这些数据和原理,使工业产品在其外观造型、操纵装置、信息显示装置等方面得到合理布局,才有可能为使用者创造安全、舒适、健康、高效的工作条件。
(二)为设计物的功能提供合理依据
人机的系统关系优化是为了创造最优的人机配合,优化的尺度关系、舒适的环境关系、可辨识的界面关系都是充分发挥人、机各自的特点,相互配合、协调工作的重要因素,两者之间的系统设计问题也是人和产品有机交流的重要前提。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优劣决定了人机系统中工作效能的高低。工作效能取决于物的效能和人的智能,两方面协调得好,就能达到好的功能,反之就会出现问题。
(三)为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
产品的造型设计要符合产品的使用环境,产品的内部环境也要对人的健康与效率负责,重视细节的微观内部环境与重视系统关系的宏观外部环境构成了产品人机环境因素的主体。环境设计还应考虑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站在人类根本利益基点上全方位的设计观念。它既满足人的需求,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四)为人———机———环境提供依据
人机工程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机———环境的系统配合。人在工作时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范围,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的工作效率。因此,研究人的工作空间与人的行为活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定向动作和习惯动作,使设计物所占空间与人的行为方式更有效的配合,发挥好的工作效率。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体对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分析声、光、热、振动、粉尘和有毒气体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生理、心理以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确定人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环境的舒适范围和安全限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保证人体安全和高效率工作。
四、结论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以新的方式来感知世界,人们越来越多的在追求一种新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毫无疑义,未来的人性化设计具有更加全面立体的内涵,它将超越我们过去所局限的人与物的关系的认识,向时间、空间、生理感官和心理方向发展,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人性化设计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结合,是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
参考文献:
[1]庄达民,刘东明,王睿.人机工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家电科技,2005,(02).
[2]孙常青,吴凤林.家用医疗器械人机交互界面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