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IL-8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以及IL-8信号通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乳腺癌MDA-231细胞IL-8的分泌及rhEGF、anti-EGFR对IL-8分泌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膜受体CXCR1和CXCR2的表达;MTT和matrigel invasion(基质凝胶侵袭)方法分析rhIL-8及anti-IL-8对癌细胞
【机 构】
:
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化疗科,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化疗科,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化疗科,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IL-8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以及IL-8信号通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乳腺癌MDA-231细胞IL-8的分泌及rhEGF、anti-EGFR对IL-8分泌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膜受体CXCR1和CXCR2的表达;MTT和matrigel invasion(基质凝胶侵袭)方法分析rhIL-8及anti-IL-8对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rhlL-8及anti-IL-8对EGFR活化的影响.结果 乳腺癌细胞可分泌大量IL-8,其细胞膜表面表达CXCR1和CXCR2两种受体.rhlL-8及其中和抗体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影响其侵袭能力:rhIL-8可提高癌细胞的侵袭活性(P<0.05),其中和抗体则对癌细胞的侵袭有抑制作用(P<0.05).rhEGF及anti-EGFR均明显抑制了MDA-231细胞IL-8的分泌(P<0.05,P<0.01);未发现rhIL-8对EGFR的酪氨酸磷酸化有任何影响,相反anti-IL-8却诱导了EGFR活化.结论 IL-8不是乳腺癌自分泌的促细胞生长因子,IL-8主要通过促进癌细胞的侵袭而影响肿瘤的发展.乳腺癌中G蛋白耦联受体(GPCR)介导的IL-8信号通路与EGFR信号通路之间并无cross-talk,而是竞争抑制的关系。
其他文献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组织,宁夏医学院科学协会、宁夏干部保健学会联合承办的“第九届全国红细胞免疫研讨会”和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输血科主持的“首届现代系统免疫学实验研究体系研讨班”于2007年10月19日至22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代表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山西、江西、宁夏等省市,共28人。
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 WPG)能激活巨噬细胞.目前认为WPG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之一是提高其胞内游离ca2+离子([ca2+]i)的水平,但[Ca2+]i升高的途径仍不清楚.本文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了WPG对巨噬细胞[Ca2+]i和pH以及膜电位的影响。
目的 对前期研究中所筛选出的能够与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重组衣壳蛋白颗粒P239存在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分析验证.方法 使用pull-down、MALDI-TOF-MS、免疫共沉淀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对与P239有潜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鉴定和进一步分析.结果 MALDI-TOF-MS及免疫共沉淀技术,均表明该蛋白为热休克蛋白90(HSP90)并与P239相互
目的 筛选和鉴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eutrophil-activating protein,NAP)的有效抗原表位,为Hp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方法 以抗NAP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经3轮吸附-洗脱-扩增免疫,筛选噬菌体随机7肽库,随机挑选噬菌体克隆,经噬菌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交叉反应试验及竞争抑制试验鉴定阳性克隆,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用PCR法检测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9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及Ⅰ类整合酶基因并对整合子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选出58株多重耐药的Kpn,测定对亚胺培南等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真菌人侵人体后,首先面临的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清除,其中很重要的是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通过吞噬小体复杂的生化信号传导系统,激活了和膜相连的NADP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依赖的氧化酶复合物,吞噬了真菌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发生呼吸暴发,产生大量毒性的反应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杀伤其吞噬的真菌,这是吞噬细胞处理侵入机体真菌的主要方
目的 研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小鼠后对该菌感染的保护能力.方法 将60只BALB/c小鼠平均分为5组,分别为3种抗原单独免疫、三抗原联合免疫和PBS对照组,用注射方式免疫3次,抗原和佐剂均为每次100μg/只.采集免疫前和各次免疫后7d的小鼠血清检测抗体,末次免疫10d后以109CFU的0157全菌液经口感染小鼠.观察小鼠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检测粪便与肠道带菌情况,并作病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L-8含量及肝活检组织中IL-8 mRNA的表达.方法 筛选典型HB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8水平;实时PCR检测肝活检组织中IL-8mRNA含量,以lg cDNA/Ig 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代表其mRNA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IL-8及肝活检组织中其mRNA水平分别为(431.39±97.39)μg/L、1.3647±0.2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人类感染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细菌耐药性通常由获得耐药基因引起,在抗生素选择性压力下,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使耐药菌株广泛流行,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整合子是含有位点特异重组系统和基因盒的遗传结构。整合子根据整合酶的不同而分类,其中Ⅰ类整合子最常见,本研究分析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性。
目的 表达并纯化人IFN-ε,并对其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 利用PCR技术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获得目的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后,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IFN-ε,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并对表达进行了优化.产物的表达形式为包涵体,经过纯化复性后,获得高纯度的活性蛋白IFN-ε.对IFN-ε的理化性质和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