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粉含量和粒径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来源 :硅酸盐通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layall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石灰石粉(以下简称石粉)参数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利用TAM Air-八通道微量热仪探究不同石粉含量和粒径对水泥水化放热量以及水化放热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辅助胶凝材料的水化放热量和水化放热速率总体上呈降低的趋势。其中当石粉含量为15%(质量分数)时,石粉粒径为400目时放热量为223.22 J/g,水化峰值速率为2.399 2 mW/g,石粉粒径为3 000目时放热量为215.98 J/g,水化峰值速率为2.214 0 mW/g,其放热量和水化峰值速率降低的趋势最明显。同时,当石粉掺量较大时,石粉粒径对水化反应的影响更加明显,粒径过小或者过大都会提高水化放热量和水化放热速率。当石粉粒径为1 250目时水化放热量较小且水化放热速率较低。通过物相分析发现,石粉的加入不会使体系产生新物质,当石粉含量为15%(质量分数)、粒径为1 250目时,Ca(OH)2衍射峰强度最高并伴随着大量C-S-H的生成,说明了该组石粉能够更大程度地促进水泥水化,使反应更充分。
其他文献
根据《GB/T12959-2008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中溶解热法(基准法),按照《GB/T 27418-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进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测量不确定的评定。通过对测定中的各分量分析量化,评定出被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给出各分量对不确定度的贡献值。评定结果:3d水化水泥水化热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c3d=1.14×10-2,扩展不确定度U3d=4.84J/g;7
期刊
文中结合某住宅小区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需求,探究了粉煤灰、矿渣粉单掺及粉煤灰+矿渣粉复掺对超大体积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水化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有助于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但会影响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而掺入矿渣粉能够增加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但会导致3 d水化热增大,粉煤灰和矿渣粉复掺能够有效解决单掺粉煤灰或矿渣粉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采用FA15SP15作为施工配合比时,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内外最大温差及
期刊
<正>基于时代发展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变革需求,作为一种“从做中学”、强调实践探究的学习模式,项目化学习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活动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兴趣,培养其创新和实验意识。本文通过梳理项目化学习和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相关研究,尝试使用跨学科、混合式项目化学习进行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项目化学习研究,探讨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及评价策略,为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提供可操作和具有实效性的探索。
期刊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为工程项目参与各方提供了数据共享、协同工作的平台,有助于提升各方的工作效率。但是现阶段BIM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技术障碍使其发展受到了限制。这些技术障碍导致设计阶段的信息传递效率低,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BIM构件复用性低,设计师缺乏有效工具去高效地调用构件建立模型;二是BIM软件与结构分析软件之间数据兼容性差,BIM
学位
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无定形、球状、针状、层状等不同形貌的水化硅酸钙C-SH,探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C-S-H形貌和结构之间的变化规律。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研究了不同形貌C-SH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发现水泥水化热与水泥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C-S-H形貌设计得到不同微观形貌的水泥制品,其增强效果由高到低依次是无定形、球状、
期刊
深汕特别合作区望鹏大道拟建围仔岭隧道为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单洞开挖断面面积约200 m~2,开挖跨度达20 m,双洞净距31.3 m,属特大跨度近净距隧道。此外,围仔岭隧道中部以约18 m净距斜交上穿既有高铁隧道。为评估围仔岭隧道交叉段开挖施工对既有高铁隧道衬砌结构的附加影响,论证三台阶、CD法等开挖方法对于上穿施工的适用性,应用FLAC3D开展上穿交叉段的施工过程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两种
期刊
新时代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各地区各高校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作为、主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明显提高。需要指出的是,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尚存在内容与方式的不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期刊
为了实现水泥水化过程及微结构演变规律的数值模拟,根据水泥组成矿物相的水化反应机理,利用随机概率方法,建立了水泥水化反应及微结构演变过程的概率模型,该模型通过水泥净浆初始组成结构中各矿物相颗粒像素的随机移动与碰撞反应,模拟水泥水化及微结构的演变过程。以水灰比分别为0.23、0.35、0.53的水泥净浆为例,利用该模型数值模拟了水泥净浆的水化过程及微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可显著影响水泥水化过程
期刊
水泥因其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等特点,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新拌水泥砂浆凝结时间有不同的要求。要想控制水泥砂浆凝结时间,就必须了解水泥水化过程的基本机制。其中诱导期是水化过程中决定水泥凝结时间的重要阶段。目前,主流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诱导期内的水化过程,其水化反应诱导期机理有待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了离子种类(Ca2+、OH-、SO42-、Na+和K+)
学位
为研究矿粉对水泥早期水化特性的影响,采用非接触式电阻率和水化热等方法进行表征。利用不同活性矿粉水泥复合浆体水化热测量结果定量计算矿粉对水泥水化的作用和复合浆体的水化度;结合水化度和水化动力学模型计算复合浆体固体体积分数;并研究了3 d电阻率与抗压强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其它掺量的样品相比,矿粉质量分数为20%的复合浆体样品在3、7和28 d的抗压强度均最大。提出了一个参数K值来表示矿粉对复合浆
期刊